谁说过程不是一种美丽--学习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3:42:46
谁说过程不是一种美丽!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 亡的时候。
学习资料
所有的学习资料
主题:3    
2005/05/06
艾尔.帕西诺------绝对不容错过的精彩!
作为影迷,之所以热爱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杰克.尼科尔森等殿堂级别表演大师。绝不单单因为他们的名气;论大牌的话,哈里森.福特、汤姆.汉克斯以及当今一线男星汤姆.克鲁斯、布拉德.彼特等等都与之并不相上下!讲经典的话,之前不少隔世相望的传奇巨星依旧耳熟能详且津津乐道,似乎也不太可能被超越。 热爱他们,也绝不仅仅是喜欢他们的表演。诚然,这批从出道就注定了是“天生”伟大演员的传奇人物,在他们个人精湛的演技与优良商业电影的融合之间,不知道塑造了多少我们追捧的电影形象。70年代,他们这一代演员,从马龙.白兰度等一批传奇人物手里,开始接任并挑起了美国好莱坞演艺界的大梁,一直活跃至今。 更为重要的是,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更被誉为好莱坞演艺界最具权威的“演员训练班启蒙老师”!几乎所有与他们合作过的演员日后都成为相当不错的演员,而且他们几乎全都表示与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前辈们对戏,简直就象是上了一堂免费的表演课程。由此可见,他们对那些后生晚辈的影响力是可想而知的! 曾经与他们搭戏演出的众多后来影星中,西恩.潘、约翰.尼德普、奇诺.里维斯、拉塞尔.克罗、爱德华.诺顿、布拉德.彼特、朱迪.劳、本.阿弗雷德、安迪.加西亚、科林.法瑞尔、乔.派西、克里斯.奥唐纳尔、约翰.库萨克、杰米.福克斯、查里兹.塞隆、卡梅隆.迪亚兹(太多了,一时想不全)等等均从他们身上获益非浅,从而得到演技的大大提升。 正如我之前简单回顾电影一样,热爱他们以及对他们的评价,难免夹杂了一些个人情感因素。因为我是70年代才出生的后来小辈。那些太过久远的传奇偶像实在是很难发自内心的去追捧。而热爱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杰克.尼科尔森、安东尼.霍普金斯、摩根.弗里曼、凯文.史派西、约翰.特拉沃尔塔等等电影人,却有着一种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喜悦感觉在心头;也正是他们坚定着我成为了一个影迷! 现在就开始吧!一下子可能写不完,我会陆续补充进来。 1、《女人香》--- 帕西诺的伟大表演秀(推荐指数:男性98;女性98) 剧中艾尔.帕西诺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出色发挥,使得整个影片豁然开朗、荡气回肠!换了我所能知道的其他任何谁来饰演,可能都会成为败笔,使影片黯然失色许多!(当然,按我女友的话说,也许安东尼.霍普金斯可以胜任此角色。我也还是认同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不管怎样,影片最后的那段即兴式的豪迈演说。我看是换谁都不行,别觉得我固执,谁说换谁我就跟谁急!呵呵) 影 片中,他所塑造的那个双目失明的退伍军官。面对黑暗的世界与内心的挣扎,最终依旧自我的投入生活!很难找到确切的词汇来形容对他的感觉。不求人可怜,不自 叹可悲,宛如游走穿梭于上流社会的绅士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那段精彩舞戏,他竟以双目失明之躯在音乐中进退自如,竟凭着舞伴身上的香水味来判断舞 步的分寸,他以超凡自信,跳完一曲令人叹为观止的探戈!------因为艾尔.帕西诺,这部电影化腐朽为神奇。奥斯卡那些顽固不化的评委们,终于将早该给他的小金人衷心的送到了帕西诺手中。 不 论是他的《教父》、《疤面人》还是《盗火线》,帕西诺似乎从来都是这样自负,即使他只是个不受人欢迎的盲人,他照样能坦然地走到貌美高贵的女子面前伸出邀 请的手。那曲完美的探戈如同片中他驾驶红色法拉利时一样的光芒四射,虽然只有短短数分钟,却仿佛让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个时刻。所有观看者似乎都为这一幕瞠目 结舌而后惊叹敬佩。 而艾尔.帕西诺只是在舞后留下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微笑。 凭心而论,《女人香》所探讨的人生主题,单从影片来看,其实很难彻底说服我;不过因为艾尔.帕西诺的精彩演绎,却深深打动感染了我。 2、《盗火线》--- 警匪片不可超越的经典(推荐指数:男性99;女性90) 这部影片,导演迈克尔.曼给我们定义了什么才叫真正的明星荟萃:方.基墨、强.沃特、阿什丽.贾德、汤姆.塞兹摩尔、还有那个可爱的娜塔丽.波特曼。开句玩笑话,剧中除了群众演员以外,所有配角都是明星。当然他们的出席也只是为了众星拱月般烘托着两位当代影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艾尔.帕西诺与罗伯特.德尼罗。 如此空前绝后的合作。这种感觉,就好比李连杰与成龙一起拍武打片,史泰龙与施瓦辛格一起拍动作片,姜文与周润发一起演剧情片,周星驰与许冠文一起整搞笑片,汤姆.克鲁斯与布莱恩.彼特一起演爱情片(当然,在彼特尚未成为一线演员时,曾经搭戏配克鲁斯出演恐怖片《夜访吸血鬼》)实在是让观众梦寐以求,但又极可能失望的!好在有迈克尔.曼从容的掌控,加上精妙的剧本,以及大量的财力、物力,最终铸就了这部警匪题材的非凡之作。 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二人才出道不久时曾合作过《教父2》,当时二人名气并不大,也未在影片中真正同时出现上演对手戏。而该片中,仅仅观赏阿尔.帕西诺(饰警)和罗伯特.德尼罗(饰匪)之间的两场对手戏就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大呼过瘾;更不用说紧张刺激、曲折回转的剧情。 伟 大演员技艺精湛自不用多说,而导演刻画人物更是细致入微,有血有肉;无论警与匪都不单以各自所处的角色而存在,他们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弱点,也正因 为如此,让你看完之后会发自内心的称他们为英雄!而对于其他那些好莱坞刻意塑造大英雄形象的影片,个人向来嗤之以鼻,只觉一点嚼头都没有! 至 于影片剧情方面,这里就不多讲了。以免破坏了尚未看过影片的朋友第一次观赏的效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在观看该片,两大巨星斗智斗勇且惺惺相惜,随 着剧情紧张发展,你会完全融入进去,不时的为匪徒捏一把汗,不由得为警察感慨一番,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他俩令人陶醉与互相征服的迷人气息......我想这也是该片的魅力所在吧! 命 运这个词放到该片里有了最让人激动却又感伤的诠释。还记得那场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咖啡桌前的对手戏。二人精彩的演绎,暗含杀机于谈笑自若间。初次看时,你可 能感觉台词似乎虚无飘渺,好象有点卖弄的嫌疑;可当看到最后,再回头来方才发现导演的“用心良苦”,从而不禁佩服影片剧情构思之精妙。影片随处都可见闪光 的地方,也有不少的经典瞬间。当然,最为传神之处在结尾,其它比如帕西诺在车场与德尼罗的对峙,方. 基默见妻在阳台上挥手,德尼罗的面对女友的“不辞而别”......无不让人神伤,而有怆然泪下之感! 3、《情枭的黎明》--- 一部容易被影迷错过的佳作(推荐指数:男性99;女性96) 93年由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的力作,同年在《女人香》带来奥斯卡小金人的光环下,容易被影片朋友忽视的一部佳作,该片是帕西诺作品中,黑帮角色我比较喜欢的一部。影片中与帕西诺搭档出演的是去年奥斯卡影帝西恩.潘。就他当时的表演来说,可圈可点。不过这个好莱坞“酷”得出了名的坏小子在帕西诺面前还算虚心讨教,二人配合也还是默契。 故 事围绕一个有情有义的黑帮罪犯出狱后想改过自新、迈向自由生活而展开,剧情曲折精彩。看完一遍你一定想看第二遍回味,不管男的女的都可能喜欢该片。我已经 在周围同事、朋友身上试验过了。以至于现在有事没事就问我,还有没有象《情枭的黎明》这类片子介绍给他们。撇开这个剧情故事不说,影片中导演轻描淡写的几 处对爱情的刻画,非常传神!个人觉得,比纯粹的爱情片更容易被其爱情所感染,由此可见导演功力之深厚。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相信我!快结尾的时候,你的 心一定会随着剧中人物一起跳动,而结局更是意味深长! 影片中时常配有帕西诺的内心旁白!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经典之处。比如,影片开始不久,他蹲了5年苦牢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每想到曾经被他伤过心的爱人,准备去见她可又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她。于是,在一个雨夜,他跟在她后面,远远的注视着她,影片一段忧伤的音乐响起,配以帕西诺磁性般的内心旁白: 蹲土窑的时候,整天在心里盘算出狱的第一天要去看谁然后第二天,第三天但是出狱之后,每一张脸都跟你记忆的不同也许你也变了你祈祷着有一张脸不会变有张脸还记得你用一贯的眼神看你 ...... 4、《教父》--- 黑帮题材史诗巨作(推荐指数:男性99;女性85) 大导演科波拉的代表作,该剧云集了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罗伯特.杜瓦尔,第三集导演也不避嫌,把爱女也是才女,小科波拉(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迷失东京》的导演)也搬上屏幕,可谓众星闪耀,也因此分别两界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但是贯穿三集都出演的艾尔.帕西诺无疑成了最闪亮的明星,似乎也成了他自身很难再超越的艺术境界。 帕西诺当时刚出道名不见经传!可他锋芒毕露且递进鲜明的表演足以与马龙.白兰度分庭抗礼。正像许多人评价的,马龙.白兰度的酷是历尽沧桑的淡看风云,而艾尔.帕西诺的酷则是与生俱来。不过,凭心而论,就《教父》而言,第一集很经典,第二集也不错,第三集就实在勉强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以后美国黑帮题材片公认的蓝本。 5、《疤面人》--- 想成为黑帮一份子必修的一门教科书(推荐指数:男性96;女性80) 自《教父》之后,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二人就与黑帮片结下不解之缘。这部《疤面人》由奥立弗.斯通亲自抄刀重新编剧,并由大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指导,成为了又一部无冕之王的黑帮题材经典片。特别在美国电影界演艺圈内有口皆碑,时常被提及。 据说该片也是那些想成为黑帮一份子或贩卖海洛因的罪犯必修的一门教科书! 帕西诺把一个来自古巴的难民到后来在美国迈阿密的地下社会中游弋的黑帮分子演绎的淋漓尽致。充分诠释了那个年代,社会边缘人的孤独、冷血、乖张和狠辣,揭示了那时美国社会的黑暗与丑恶。 而艾尔.帕西诺以他精湛的演技刻画了一个容易暴怒、飞扬跋扈、粗话连篇、谁也不鸟,但最后还是自食其果的悲剧人物!相比其在《教父》中的形象更加生动。《教父》较内敛一些,《疤面人》要张扬一点! 6、《忠歼人》--- 最为打动我的一个黑帮人物(观赏指数:男性98;女性90) 看过之前他出演的那些电影,再来欣赏这部片子,只能用难以言说的悲凉与伤感来形容内心的不平静。《忠歼人》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作品之一。 本片由迈克.纽 威尔导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卧底警察混入意籍黑手党,逐渐取得黑帮一小人物信任后所发生的故事。也许是基于真实故事的原因,个人觉得,该片剧情 非常之棒!再加上帕西诺那炉火纯青的演技,将一个黑帮小人物的命运真实呈现于我们面前;剧中与帕西诺对戏的忧郁王子约翰.尼德普(饰卧底警察)在帕西诺的带动下,也有着极出色的发挥! 随着剧情故事的发展,约翰.尼德普与帕西诺形影不离、亲如一家人的寻常生活,渐渐让他对帕西诺产生出敬佩之情而后又生悲悯之心,其内心那种身不由己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入骨三分;帕西诺更是倾注全身精力融入到角色之中,把那个黑帮小人物的悲哀刻画得感人肺腑、难以忘怀!经过这次合作,约翰.尼德普对帕西诺佩服得五体投地,称帕西诺应该凭此片再拿奥斯卡。 影片故事不复杂、很真实、极感人,始终能深深吸引着你!简单的正与邪、人性的好与坏在这部影片里,好象失去了衡量的标准,很大气也很悲! 港版《无间道》即使1、2、3集全部加起来,与之相比,仍旧还是小巫见大巫! 7、《热天午后》--- 一部最具戏剧性冲突的不朽作品(观赏指数:男性98;女性88) 该片由今年获终身成就奖的西德尼.鲁曼特执导,根据一宗真实的银行抢劫案改编。 一个炎夏午后,导演首先呈现了因意外状况被困在银行内的劫匪与警察对峙的戏剧性冲突场面。然后将帕西诺所扮演的那个极负个性的劫匪,放到银行这个弹丸之地去展现发挥。天才演员帕西诺不负众望,精确传达了导演所赋予角色的内涵。我个人觉得该片是帕西诺作品中异常精彩的一部! 全片十分紧凑、构思巧妙又不乏黑色幽默,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底层小人物的无限同情。 8、《魔鬼代言人》--- “虚荣,我最爱的原罪!” (观赏指数:男性96;女性88) 这一次与帕西诺搭戏出演的,还是一位小帅哥(奇诺.里维斯)外加一位大美女(查里兹.塞隆) 当然,与约翰.尼德普比起来,奇诺.里维斯与查里兹.塞隆的演技都显得稚嫩了许多,正如剧中在老戏骨帕西诺所扮演的魔鬼撒旦面前,他(她)俩只能毕恭毕敬得象个学生般仰视和讨教。 影片气势磅礴,浑然一体,结尾自然是个震撼的高潮!而帕西诺的那句:“虚荣,是我最喜欢的原罪!”更是意味深长,人类无止尽的欲望,它既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 9、《惊爆内幕》--- 愈老弥坚之作(观赏指数:男性90;女性80) 大导演迈克尔.曼执导作品,影片以美国著名新闻节目“60分钟”为背景,帕西诺与拉塞尔.克罗给观众上演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最终,引发了烟草业的巨额赔偿。 该片中的艾尔.帕西诺已近花甲之年,无疑更显苍老了许多,当然也更具智慧了许多。按不少帕西诺迷的话来说,那种感觉与曾经《教父》中的马龙.白兰度神似。那种看淡风云、冷静智慧、孤独、坚毅的复杂内心世界,已时常在后期的一些作品中表现出来。 剧中艾尔.帕西诺扮演著名新闻节目“六十分钟”的制作人兼采访记者。为了寻找事实的真相,一次次挺而走险,面对重重困难与巨大压力,表现出极其的坚韧、冷静与智慧!在他疲惫的身躯之下,暗涌着一股正义与道义的力量。人物刻画比较成功,只是影片主题稍微有点说教。 在迈克尔.曼与艾尔.帕西诺的带动鼓舞下,剧中的拉塞尔.克罗所演绎小人物也颇为精彩。那种重压之下,关乎正义尊严以及前途的矛盾与选择,被他刻画的淋漓尽致!该片以后,拉塞尔.克罗的演技得以相当大的提高。而该片也自然成为了拉塞尔.克罗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10、《挑战星期天》--- 最成功的体育题材电影(观赏指数:男性90;女性85) 大导演奥立弗.斯通,可以说是专门为帕西诺量身打造的作品。剧中除了帕西诺之外,还有大美人卡梅隆.迪亚兹。 该 片是为数不多的一部体育题材的经典佳作。当然,更重要的是帕西诺剧中所扮演的那个教练,实际上也折射出他本人现实生活的状态,反映了中年男人的那种疲惫、 孤独与危机感!没有一个男演员能像帕西诺那样,将疲惫的人生状态表现得如此焦躁不安,甚至情绪亢奋。他那布满皱痕的脸,看上去总像是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而他那双闪亮的棕色眼睛以及眼睛下深深的眼袋,似乎也在向观众诉说着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不过,影片还是积极乐观的!有些东西毕竟还是自己可以掌控和改变的。所以,影片的最后结尾,犹如神来之笔。唤醒了帕西诺也唤醒了观众!(帕西诺另外一部与金.贝辛格合作的《致命人脉》,基本上也表现了这样的生活状态,但整个影片比《挑战星期天》要悲观很多)
Posted byMagretta at 10:47  阅读(155)评论(0)引用(0)学习资料
巴黎1895永恒的魅力 法国电影百年回顾(一)不完全手册
电影从这里诞生   巴黎,是19世纪欧洲文化的中心。巴黎,是世界艺术的橱窗。巴黎,是电影的故乡。在嘉布遣大街的尽头,有一家“大咖啡馆”。假如电影是宗教,这家咖啡馆就应当是电影的圣地。漫步街头时,百年前的一幕浮现在想像中: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幽暗的“大咖啡馆”印度厅里正式公映。一组短片震惊了现场观众:影片中的火车头仿佛迎面扑来,令惊恐不已的观众躲闪不迭。这是活动电影机创造的礼堂奇观。这一天,是电影的生日。从此,电影借助无与伦比的影像魔力,圆满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再现世界、使短暂的生命化为永恒的梦想。电影也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   “电影之父”是发明了活动电影机的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   这座豪华的住宅是卢米埃尔兄弟在里昂的故居,如今是卢米埃尔研究所。   (采访卢米埃尔研究所所长):“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故事,卢米埃尔研究所设在这里,这就是历史上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地方。1895年前,在德国、英国和美国,有很多人从事同样的发明活动,但是,电影的最早发明人是卢米埃尔兄弟。在法语中,‘卢米埃尔’的词义是‘光’。‘光’兄弟发明了电影,真是恰如其分。”   不言而喻,19世纪末,电影发明的条件已经成熟。法国人马莱发明的摄影枪,经过完善,具有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的功能;赛璐珞胶片的问世使成像更加清晰。卢米埃尔兄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最终研制出电影摄影——放映机,俗称“活动电影机”,从而为电影的初期发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卢米埃尔的第一批短片是世俗生活的如实记录。工人下班了——《工厂大门》,火车抵达里昂的车站——《火车到站》,可爱的男孩吃饭——《婴儿午餐》,顽童恶作剧——《水浇园丁》……逼真的生活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让观众如临实境。   (采访 卢米埃尔研究所所长):“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就是路易·卢米埃尔最早放置摄影机的地方。工人走出工厂大门,这是他最早拍摄的镜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的脚下还是一家工厂的厂址。这也是电影诞生的地方。”   电影问世后的两三年,从1896年到1897年,在电影的故乡巴黎,只有寥寥数家影院和几间木棚在经营。“电影之父”卢米埃尔也认为过不了多久,电影机就会像万花筒和立体视镜,被抛弃在物理实验室或玩具店堆栈的尘埃中。因为曾经对活动影像幻觉般魔力惊异不已的观众,看腻了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场景,《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午餐》一类写实短片已经刺激不了观看的欲望,从而受到了冷落。假如历史没有电影只能记录、摹写自然和生命的成见,二十世纪的艺术世界也许就会因为少了一位风情万种的新缪斯而深感寂寞。   拯救电影的使命落在了“魔术大师”梅里爱的肩上。梅里爱在巴黎经营的剧院专演魔术。当初,幕间休息时插映几部短片是时尚。他熟悉娱乐业的经营之道,洞悉大众心理,深知魔术的奥秘,又略知电影。在“魔术”的诱引下催人入梦,是梅里爱的电影观念。他倾注心血拍摄“幻景影片”和“排演影片”,运用幽灵般的影像营造超现实的世界。凡是魔术、光学效果、舞台机关设置、特技、模型、布景产生的光怪陆离的组合都是“幻景影片”的元素。凡是喜剧、追逐场面、丑角表演、杂技、古典剧、芭蕾舞、歌剧、宗教仪式、历险故事、战争场景、时事、社会新闻、灾难、犯罪和谋杀都可以是排演影片的题材。   富有想象力的梅里爱发现了电影的精魂,懂得如幻似梦的故事的乐趣,梅里爱营造的魔幻世界,为几乎夭折的电影注入了活力。   世界电影史是艺术史,也是产业发展史。   商人们发现电影是风水宝地,捷足先登的人在这里有聚敛财富的机遇。当爱迪生还担心公映影片会“杀死一只生金蛋的母鸡”时,当卢米埃尔在电影市场中还犹豫不决时,商人查尔斯·百代已经认识了“电影是明日的戏剧、报纸和学校”。百代创办了雄霸一方叱咤风云的电影帝国——百代公司。1902年百代修建了三座大型玻璃顶摄影棚和一家洗印厂,实现了纵向一体化企业经营,以现代工业傲视梅里爱的手工作坊。后来,落伍的梅里爱为拍片甚至把自己的剧场和位于蒙特洛伊的摄影制作为抵押,向百代公司告贷。如日中天的百代在各地市集设立了24个大放映棚,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豪华影院。星探还在巴黎的剧院里物色到了优秀的喜剧演员麦克斯·林戴。购买影片的定单雪片似飞来:1901年,百代公司拍摄了70部影片,次年猛增至350部,片长比当时一般短片长两倍,情节也更复杂。   创办了一个半世纪的高蒙公司设立了自己的电影博物馆。高蒙开始闯荡电影的年代,是艺术电影诞生的年代。   (采访 高蒙公司国际发行部部长飞利浦·罗斯顿) :“高蒙公司是世界上至少是在欧洲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公司之一,高蒙公司成立于1865年,制造胶片生产设备,后来,随着电影问世,高蒙公司也开始投资电影制作,公司的业务涉及电影的众多领域。”   当时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业。观众涌入黝黑的大厅,观赏俗俚俗气的笑剧、叙述手法笨拙的情节剧、疯狂的追逐和魔术幻景。文人雅仕对电影仍然侧目而视。在他们的心目中,电影终究是给俗人看的俗物。确实,电影1908年还不是一门艺术,哪怕是通俗艺术。1908年巴黎的影市行情一蹶不振,滑稽表演式的电影已经无人喝彩。为拯救电影,有人主张回归初期电影的记录功能,表现历史地理工业和科学;有人倾心于戏剧,主张摈弃陈腐的噱头,挖掘喜剧潜能;有人寄托希望于色彩和声音,梦想把幼稚的神话故事纺织得更精彩,把粗糙的英雄传奇复述得更瑰丽。   1907年成立的“艺术影片公司”,有意与高雅攀亲。巴黎艺术名流和文化人接纳了由名作家编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以取代手舞足蹈的动作和由法兰西喜剧院一流演员领衔主演苦心拍摄的第一部艺术影片《吉斯公爵遇刺》。   聪明的商人慧眼识金,争先恐后提升电影文化品格,打名著、名家和名伶的“三名”牌,为电影开辟新财路。在电影题材发生危机的1907 年,百代公司也随机应变,倡导“艺术电影”,借文学艺术戏剧名家和名伶,提高电影身价,以招徕一批有文化修养的“白领”。百代公司创办“作家文艺家电影协会”,改编了《神曲》、《小酒馆》、《逍遥王》、《巴黎圣母院》、《九三年》、《萌芽》、《阿莱城姑娘》、《巴黎的秘密》、《驴皮记》、《夏倍上校》等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   文学和戏剧驮着电影走出了困境,题材宽了,情节丰富了,人物性格分明了,演员名气大了,表现手段多了,文化品格初见端倪了。借文学和戏剧的光,法国早期艺术影片获得雅俗 共赏的效果,名利双收。法国电影开始探索艺术精神、娱乐功能和市场机制的新和谐。   (采访法国ESEC电影学院电影史教授让·罗伊):“法国是电影的诞生地。法国的电影蓬勃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特别是1912年以前,法国著名的制片商百代先生制作的影片数量超过了美国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总和,当时法国的电影在世界各地应该说占统治地位。后来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的电影业逐步衰落了。法国电影的辉煌正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   重访电影的故乡,漫步在嘉布遣大街,仿佛重温了电影呀呀学语的童年时光。热爱电影这门二十世纪伟大艺术的人们,对发明了电影技术、创造了电影艺术和培育了电影产业的先驱,充满了敬意。 法国电影史重要流派 真实电影 Cinema Verite 始于50年代欧洲的一种电影制作风格。由让·卢什和社会学家莫兰为首的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组成。他们主张用采访报道的形式拍摄纪录片,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由拍摄者人为诱导的情节发展,通常会表达出强烈、甚至激进的思想倾向。由于当时已出现轻便型无杂音同期录音的摄影机、微型话筒及高感光度胶片,使得创作人员有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自如地进行拍摄。尽管它流行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拍摄手法所产生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纪录电影之中。   “真实电影”自称师承前苏联电影眼睛派的导演维尔托夫。代表作品有:《我这个黑人》(1958)、《夏日纪实》(1961)、《美丽的五月》(1963)等等。它作为独立的电影流派虽然仅存在几年时间,但是它的拍摄手法却对很多国家的电影产生了影响,而且跨越了各种电影类型。 印象主义学派   法国印象主义学派从1917一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由于这一学派最先在电影艺术中体现了先锋主义的创作意图,因此也被人们称为是“第一个先锋派”。作为这一学派中心人物的路易;德吕克倾慕于美国电影中的格里菲斯影片的磅礴气势,卓别林影片的细腻情感,以及瑞典电影对大自然的抒怀,并从中激发了他振兴法国电影的热情。他曾在自己创办的《电影》杂志首页上以标语形式呼吁“法国电影必须是真正的电影,法国电影必须是法国的电影”。他时常在论述中运用“印象主义”一词,并于1918年创作了《西班牙的节日》(由谢尔曼,杜拉克拍成影片),成为印象主义学派最初的代表作品。德吕克从电影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他在《上镜头性》(1920年)一文中摄影制作者们要在作品的题材和技巧上下功夫,创作要寻找真正适合电影的题材和电影的表现手段。电影必须摆脱戏剧以及文学的桔梗,使自己真正成为独立的第七艺术”。   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1919年),在异国情调的背景中两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弄得神魂颠倒、争风吃醋最后相互残杀致死。杜拉克的另这些作品在叙事上的共同特征都是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作品的诗意状态。(外国电影史) 新浪潮电影Nouvelle Vague   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弗凭《四百下》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电影制作之中。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   60年代中期,法国“新浪潮”电影转入后期,以阿仑·雷乃、瓦尔达、罗伯·格里叶等为代表的“左岸派”(因居住在法国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声誉日隆。他们的影片更新重末探讨现代人的迷惘和心理过程本身,很少直接表现浪漫主义的抒情主题;更多地热衷于进行各种心理实验,向体现存在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方面进了一大步,并吸纳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布莱希特的戏剧技巧。由于他们与新浪潮电影导演的风格非常接近,有时也被归于新浪潮电影名下。但“左岸派”却公开拒绝被贴上“新浪潮”的标签。然而,由于1959年《广岛之恋》的出现正好赶上“新浪潮”的幸福之年,因此,人们便把它看作“新浪潮”的一部分。   “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用“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两片的导演都是阿仑·雷乃。前者编剧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后者编剧是罗伯·格里叶。两位编剧都参与设计了导演构思。由于“左岸派”导演和文学有深切渊源关系,所以他们的探索和创新,有时偏离电影固有的形式太远,像杜拉斯后来独立拍摄的电影,往往是一些静态的画面,配上文学性极强的画外音(如《印度之歌》,1975;《阿迦塔》,1981),因此被称为“非电影”。但阿仑·雷乃在视觉和语言之间却找到了非常完美的平衡。 有恒的经典 十部影片都是1953年以前出品的,分为无声片和有声片两部分。无声片把人们带到了电影诞生的年代,带到了电影诞生的故乡。电影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世人公认的诞生日期是1895年12月28日,即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正式放映《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无声短片的日子。 卢米埃尔短片集   空无一人的火车站。一个中年搬运工手推轻便行李车出现在月台的右前方。画面右上角的后景中,一个黑点很快变成清晰的火车向观众冲过来,火车头一度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火车减速,车头驶出画面,车身沿着月台缓缓停下,有些旅客向车厢走来,其中有带着两个孩子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夫人。车厢门打开,熙熙攘攘的旅客上下火车。一个手持包裹的年轻农民走向车厢时,在画面上呈现了腰部以上的中近景。一个身穿洁白冬装的少女紧接着走过来,无意间看到了摄影机,非常自然地露出了羞涩的神情,然后走过摄影机,登上火车。在这期间,有人走近摄影机并好奇地看着,有时半个身子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以上就是拍摄于1895年的《火车进站》向我们描述的场景。如今,这部影片早已成为电影诞生的象征和标志。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便迅速传到了世界各地。自1896年初开始,卢米埃尔兄弟陆续派遣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至 1897年底,这些摄影师涉足过除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总共拍摄了750多部影片(其中包括在中国拍摄的影片,电影正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 1965年,为纪念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诞辰100周年和法国电影诞辰70周年,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始人之一亨利·朗格卢瓦,将苦心收集和保存的卢米埃尔影片进行了精心修复,并编辑成《卢米埃尔短片集》,后人才得以观看电影诞生初期的珍贵影片。 《铁塔》La Tour   12分钟35毫米黑白无声纪录片   阿尔巴特罗影片公司1928年出品   编导:雷内·克莱尔   摄影:乔治·贝利纳尔,克高拉·鲁达霍夫   一天早晨,埃菲尔铁塔的夜间守塔人在等待换班。虽然早已过了约定的时间,换班的人还是没有来。由于停电,守塔人只好独自走下高塔。来到街上,他发现既没有车辆也没有行人,整个巴黎静悄悄的。他继续寻找,虽然看到了几个人,可是这些人就像雕塑那样一动不动。后来,他遇到了五个从马赛乘飞机来巴黎的人,并跟他们一起闲逛。在空荡荡的巴黎,他们感觉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开始尽情地享受自由的巴黎。在铁塔上,他们一开始玩得兴致勃勃,不久就感到百无聊赖,甚至打起了架。这时,电话铃响起,他们按照电话的提示,找到了一个被囚禁的少女。原来,这个少女的叔叔是一位科学家,是他发明的一种魔光使巴黎陷入了沉睡状态……   雷内·克莱尔(1898— 1981)在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用两条坐标线定位他在当时法国影坛的地位:纵向看,他是乔治·梅里爱与麦克斯·林戴以来最著名的法国电影艺术家;横向看,他与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尔内并称为早期的法国影坛三杰。此外,克莱尔于1962年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电影家。《沉睡的巴黎》是他编导的第一部影片,已经显露出不俗的艺术才华。此片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前身达达主义的影响,是先锋派电影的重要作品。这部以有限的资金而且主要是在露天拍摄的影片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按照萨杜尔的看法,是因为“克莱尔用轻松的讽刺,描绘了八个人物生活在死寂的巴黎的情况”。导演犹如电影诗人,影片中的巴黎景色富有诗意,画面拍得非常精美。此外,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这部影片中的“一个真正的演员”。 美女和野兽》La Belle et la bête   96分钟35毫米黑白故事片   安德烈·波尔维1946年出品   导演:让·谷克多 编剧:让·谷克多   主演:约塞特·戴伊,让·马莱,马塞尔·安德烈,米歇尔,奥克莱   从前,一个濒临破产的商人和他的儿子和三个女儿生活在乡下。大女儿菲莉西和二女儿阿德莱德自私、狂妄、邪恶,像对待仆人那样对待小女儿贝尔。一天,她们的爸爸在森林里因迷路而进入了一个奇怪的城堡。商人为小女儿贝尔采摘一朵玫瑰,他的这个举动引来了城堡的主人贝特,这是一个半人半兽的魔鬼,具有神奇的魔力。魔鬼判处商人死刑,或者让他的一个女儿代他受刑。贝尔来到城堡,准备为父亲做出牺牲。然而,贝尔逐渐发现这个怪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野蛮,甚至对他产生了好感。最后,贝特变成了王子。   本片是二战后法国神怪幻想片的重要代表作,改编自法国18世纪女作家让娜—玛丽·勒潘斯·德·布蒙(1711—1780)的同名神话故事。导演是受18世纪绘画作品的启发而创作这部影片的,画面模仿当时绘画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而且拒绝对画面进行光学加工。一流的技术顾问、一流的摄影师、一流的化装师、一流的画家的加盟,使影片的艺术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   让·谷克多(1889— 1963)起初是作家和文艺批评家,20岁时在文坛初露头角。他虽然在20年代就已涉足电影,但真正对电影感兴趣是在40年代。如同从事其他艺术创作,谷克多以迪卡尔学说构建自己的电影:既具体可见又富有理性。总体来说,他的电影需要节日般的戏剧场面、可以变形的魔镜、童话传奇。戏剧场面引人入胜,童话传奇给人启发,变形的魔镜反倒可以更好地映射被掩盖和伪装的真实世界。在剪辑台上,他努力寻求音乐和影像之间的共时性。电影的手工制作方式令他兴奋,拍在胶片上的世界居然可以用手创造出来。1955年,谷克多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金马车》   100分钟35毫米彩色故事片   帕纳利亚影片公司、奥什影片公司1952年出品   导演:让·雷诺阿 编剧:让·雷诺阿,杰克·凯克兰德,冉佐·阿万佐,吉利欧·马克柴   主演:安娜·玛格纳妮,奥多阿多·斯巴达罗,纳达·菲莱里、达特   19世纪的拉丁美洲处在西班牙委派的总督统治之下。一个意大利剧团漂洋过海来到这里演出,由于演出很受欢迎,剧团受到总督的关注。总督被剧团里漂亮的女主角卡米拉所吸引。这时,总督从荷兰订购的象征权利和财富的金马车也运送到了总督府。一位斗牛士和演员比利也在追求卡米拉,卡米拉在这三个男人之间周旋。总督答应卡米拉,把她梦寐以求的金马车送给她。但是,议会反对总督的决定,甚至要解除他的职务。混乱中,卡米拉宣布金马车归自己所有。晚上,总督、斗牛士和比利同时去找卡米拉,三人都向她倾吐爱意。虽然卡米拉安排得十分缜密,可是三个男人还是碰面了,而且发生了争斗。最后,卡米拉请来大主教,宣布把金马车献给教会,而她自己却选择了与舞台为伴。   让·雷诺阿(1894— 1979)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30年代是雷诺阿电影创作的全盛期,这个时期的影片以关注社会的主题、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确立了他在法国乃至世界影坛的重要地位。《金马车》是他的晚期代表作,改编自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戏剧作品。这部投资巨大的豪华古装片,集中体现了雷诺阿对壮观场面的热衷与追求。一辆金马车成了南美殖民地所有人的欲望的象征,而三个男人对卡米娜的争夺也间接地对男人和他们的爱情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几乎所有角色都是彬彬有礼而又十分虚伪,即便是女主角卡米拉在影片快要结束之前也不例外。雷诺阿把这一幕幕的人生活剧不加评判地搬上了银幕。 《乌鸦》Le Corbeau   93分钟35毫米黑白故事片   大陆影片公司1943年出品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 编剧:路易·夏旺斯,亨利—乔治·克鲁佐   主演:皮埃尔·弗雷内,吉内特·勒克莱尔,米歇丽娜·弗朗塞,皮埃尔·拉尔盖   在法国中部的一个乡村,雷米·吉尔曼医生居然成了一只“乌鸦”的受害者。原来,有人写了一封署名“乌鸦”的匿名信,诬告他犯有通奸罪和非法施行流产手术。很快,这封诬告信就在村子里广泛流传开来,闹得整个村子惶恐不安,每一个村民都被怀疑是这封神秘匿名信的作者。雷米医生在对此事展开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同胞们的卑鄙无耻和小肚鸡肠。   本片拍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取材于二战前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即法国蒂尔市的匿名信案件。创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侦探小说的悬念手法叙述故事,而且采取了杰出的艺术手法。但是,由于影片的悲观主义色彩,导演和编剧在法国解放后被一个清洗委员会暂时驱逐出了电影界。本片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1907—1977)是一个为了艺术而不顾一切的电影艺术家,拍摄于德军占领时期的《乌鸦》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勇气。他是法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但是他将现实主义引向了自然主义,追求最纯粹、最严谨的戏剧性,以避免简单化和情绪化。克鲁佐影片中的人物通常是腐败的、懦弱的、悲惨的。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寄生着善良与丑恶,真实和谎言。这种对生活的清醒认识,无疑是解开克鲁佐的道德观的关键。但是,他在影片中总是回避对事件进行道德思考,拒绝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他不是人类心灵的分析者,而是人类行为的描绘者。他以拍摄曲折离奇的惊险片而著名,艺术风格别致,主题独树一帜,我国观众熟悉的他的影片有惊险片《恐惧的代价》(1953,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1956)。 《沉睡的巴黎》(Paris qui dort )   80分钟35毫米无声故事片钻石影片公司1924年出品   导演:雷内·克莱尔   编剧:雷内·克莱尔主演:亨利·罗朗,马尔迪奈利,米拉·塞莉   一天早晨,埃菲尔铁塔的夜间守塔人在等待换班。虽然早已过了约定的时间,换班的人还是没有来。由于停电,守塔人只好独自走下高塔。来到街上,他发现既没有车辆也没有行人,整个巴黎静悄悄的。他继续寻找,虽然看到了几个人,可是这些人就像雕塑那样一动不动。后来,他遇到了五个从马赛乘飞机来巴黎的人,并跟他们一起闲逛。在空荡荡的巴黎,他们感觉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开始尽情地享受自由的巴黎。在铁塔上,他们一开始玩得兴致勃勃,不久就感到百无聊赖,甚至打起了架。这时,电话铃响起,他们按照电话的提示,找到了一个被囚禁的少女。原来,这个少女的叔叔是一位科学家,是他发明的一种魔光使巴黎陷入了沉睡状态……   雷内·克莱尔(1898— 1981)在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用两条坐标线定位他在当时法国影坛的地位:纵向看,他是乔治·梅里爱与麦克斯·林戴以来最著名的法国电影艺术家;横向看,他与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尔内并称为早期的法国影坛三杰。此外,克莱尔于1962年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电影家。《沉睡的巴黎》是他编导的第一部影片,已经显露出不俗的艺术才华。此片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前身达达主义的影响,是先锋派电影的重要作品。这部以有限的资金而且主要是在露天拍摄的影片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按照萨杜尔的看法,是因为“克莱尔用轻松的讽刺,描绘了八个人物生活在死寂的巴黎的情况”。导演犹如电影诗人,影片中的巴黎景色富有诗意,画面拍得非常精美。此外,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这部影片中的“一个真正的演员”。 《厄舍古厦的倒塌》(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63分钟35毫米黑白无声故事片   让·爱普斯坦影片公司1928年出品   导演:让·爱普斯坦 编剧:让·爱普斯坦   主演:让·德布古,玛格丽特·冈斯,夏尔·拉米   罗德里克与年轻的妻子玛德莱娜生活在厄舍家族的古厦里,一位医生经常来这里看望体弱多病的玛德莱娜。如同厄舍家族的所有男人,罗德里克充满激情地为妻子画肖像。在这个过程中,玛德莱娜的健康每况愈下,好像她的灵魂逐渐转移到了肖像上。随着肖像的完成,玛德莱娜停止了呼吸。深深地爱着妻子的罗德里克相信妻子只是睡着了,拒绝将她埋葬,而是在孤独中等待她的归来。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终于看到妻子活着回到了自己身边。然后,他们一起飞向天空,看到身下的厄舍古厦在雷击引起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本片取材于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的同名短篇小说,并且参照了他的其他两个短篇小说。坡的小说可以分为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两大类,《厄舍古厦的倒塌》属于前者。坡自称他的小说的特点在于“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机智扩大成嘲弄,把奇特变化为怪异和神秘”。影片《厄舍古厦的倒塌》通过非常的摄影角度、特写镜头、画面叠印、镜头移动等艺术技巧,较好地传达了原著的恐怖和神秘气氛。影片发行后虽然获得评论界的好评,但是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值得提及的是,路易斯·布努艾尔以助理的身份参加了这部影片的创作。本片导演让·爱普斯坦(1897—1953)是法国20年代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起初从事电影理论研究和影评写作,20年代初开始导演生涯,一生中创作过约30部影片。1924年,法国的印象派电影随着其创始人路易·德吕克的去世而宣告结束,爱普斯坦转而拍摄先锋派的新影片。萨杜尔语说,受表现主义影响,爱普斯坦拍摄的先锋派电影“专供那些光顾专门性的电影院的有高等文化修养的人士观看”。 《马里乌斯》Marius   130分钟35毫米黑白故事片   马塞尔·帕尼奥尔影片公司1931年出品   导演:亚历山大·柯尔达、马塞尔·帕尼奥尔 编剧:马塞尔·帕尼奥尔   主演:雷默,皮埃尔·弗莱斯奈,奥拉纳·德玛齐,费尔南·夏班,阿莉达·鲁弗   塞萨在马赛港经营一家酒吧,23岁的儿子马里乌斯是他的帮手。他们周围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年长的鳏夫水手帕尼斯先生,在酒吧旁边摆摊卖鱼的奥诺莉娜太太,帮她看摊的女儿芳妮……。芳妮与马里乌斯青梅竹马,但是马里乌斯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远游,每一声轮船的汽笛都会勾起他对异国他乡的向往。芳妮与马里乌斯举行婚礼之后不久,帕尼斯先生告诉他们,一艘即将远洋的轮船急需招募一名水手,马里乌斯与芳妮必须立即决定他们最喜欢谁以及最喜欢什么。这时,塞萨试图引导自己的儿子做出选择。   马塞尔·帕尼奥尔(1895—1974)原是作家,创作过许多舞台剧本。30年代初,他在完成舞台剧本马赛三部曲(《马里乌斯》、《芳妮》、《塞萨》)的创作后,对刚刚出现的有声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宣称剧作家从此以后可以“把戏剧装入罐头了”。于是,他陆续将马赛三部曲搬上银幕,并且获得了很大成功。《马里乌斯》是马赛三部曲的第一部,虽然在艺术方面还有很强的舞台剧味道(比如大多数镜头的角度相当于舞台观众的角度,而且机位很少变化),但是由于人物性格鲜明,对白生动,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本片的另一位导演亚历山大·柯尔达是匈牙利电影的奠基人之一,1920后离开匈牙利,经常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拍片。拍摄《马里乌斯》时,柯尔达的卓越才华为这部舞台味十足的影片增添了耀眼的光彩。马塞三部曲的另外两部,即《芳妮》(1932)和《塞萨》(1936)分别由马克·阿莱格雷和帕尼奥尔搬上银幕。帕尼奥尔具有非凡的讲故事的才能,作品充满强烈的乡土情结,创作灵感主要源自他对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地区风土民俗的记忆。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   140分钟35毫米黑白故事片   法国影片总公司(UGC)1935年出品   导演:阿贝尔·冈斯,编剧:阿贝尔·冈斯   主演:阿尔贝·迪欧多纳,吉娜·玛奈斯,亚利山大·库比茨基,安托宁·阿尔托   少年时代的拿破仑就读于军校,这期间他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意志和指挥才能。1879年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十分向往革命,于1892 年从故乡科西嘉岛来到法国大陆。后来,在反击南方的反革命叛乱中,已经成为少将的拿破仑立下了战功。1894年,巴黎的形势十分动荡,拿破仑曾遭逮捕。第二年,他在镇压保皇势力发动的暴乱中成为英雄。1796年,他与约瑟芬结为伉俪。他提出的出征意大利的计划被国民议会采纳,而且他亲自担任了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率军出征。   这部有声片也可以说是无声片,或者说是无声片的有声版。本片导演阿贝尔·冈斯(1889—1981)早在1927年就拍摄完成了长达 235分钟的无声片《拿破仑》。然而,这部耗费1.5万米胶片和4年之功的大片“只不过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萨杜尔语),因为它只是冈斯计划拍摄的多部拿破仑影片中的第一部。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大量运用了“加速蒙太奇”、“主观镜头”、“三面银幕”(将三块银幕拼接起来放映)等富有创造性的技巧。影片中有许多大场面,庄严恢弘,气势磅礴,充满激情。冈斯以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拿破仑,而不是对这位历史人物进行客观描绘。 1935年,冈斯制作了此片的有声版,并对原片进行了增删,长度为140分钟。后来,冈斯还拍过几部拿破仑影片,如《奥斯特里茨战役》(1960)、《拿破仑与大革命》(1971),总体来说,这些影片没能再现默片时期的《拿破仑》的风采。英国电影史学家凯文·布朗洛修复于1983年的《拿破仑》,据说是最接近于1927年版本的版本 《乡村一角》(Une Partie de campagne)   40分钟35毫米黑白故事片   皮埃尔·布鲁恩伯格1936年出品   导演:让·雷诺阿 编剧:让·雷诺阿   主演:西维娅·芭达伊,安德烈·加布里埃洛,简·马克恩   杜弗先生带着妻子朱莉叶、女儿亨利埃特和未来的女婿安纳道尔,离开巴黎的店铺来到郊区度周末。亨利埃特和母亲悠闲地荡着秋千,这个场景被酒馆中的农夫亨利看在眼里,他被女孩的青春活泼深深吸引。亨利在草地上捡到亨利埃特遗失的草帽,后来还给了她。亨利埃特对他产生了好感。亨利请她去划船,他们来到一座小岛,双双堕入爱河。但是,亨利埃特即将成为别人的妻子。这天发生的事情成为她成长过程中永远的烙印。许多年后,亨利埃特和丈夫安纳道尔,又在当初郊游的地方遇到了亨利。   本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同名短篇小说,被认为是雷诺阿的最优秀影片之一,萨杜尔称之为“辛酸而短暂的田园情史”,特吕弗称之为“电影化的短篇小说”。这部影片早在1936年就已开拍,但因其他影片的拍摄而被耽搁,直到1946 年才最终剪辑完成,因此被称为“未完成的杰作”。这部中等长度的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田园气息,散发着盎然的诗意,被广泛用于电影学院的教学。受父亲的影响,雷诺阿把印象派绘画风格带到了电影创作中。在这部影片中,他用光和影描绘出了犹如印象派油画的影像,即便是黑白的画面掩盖不住生命的色彩。影片讲述的故事耐人寻味。爱情是年轻人至高无上的梦想,但是少年心中梦想的幻灭也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所以无须长嗟短叹。 电影大师 阿仑.雷乃 (Alain Renais)   60年代中期,法国“新浪潮”电影转入后期,以阿仑·雷乃、瓦尔达、罗伯·格里叶等为代表的“左岸派”(因居住在法国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声誉日隆。他们的影片更新重末探讨现代人的迷惘和心理过程本身,很少直接表现浪漫主义的抒情主题;更多地热衷于进行各种心理实验,向体现存在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方面进了一大步,并吸纳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布莱希特的戏剧技巧。   “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伦雷乃是法国新浪潮的主将,他在电影史上的位置丝毫不亚于戈达尔。   阿伦雷奈1922年生于法国的布丹,幼年时代,从流行的小说、电影到普鲁斯特(Proust)、赫胥黎(Huxley)和曼丝菲尔德(Mansfield)的文学以至漫画都是他涉猎的范围,为了看没有法译本的连环画甚至跑去意大利!阿伦雷奈后来甚至说漫画是第一个让他认识到电影技巧的媒介。   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由做一个教师转到舞台表演。1943年,他考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理由是他认为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经典电影,比在学校里上课收益更大。之后,雷奈搬到了塞纳河左岸,正式开始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   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曾说:“许多导演想在每一部影片中说太多的道理,可是他们并不成功,而有一些导演想以自己的一生的所有电影只讲述一个道理,我是属于后者的……”。无疑,阿伦·雷奈也是这样的导演,对他来说,形式就是风格。   阿伦·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作为阿伦雷奈电影中的母题,正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也正是因为此,令人迷茫于把雷奈定义为“现代主义大师”还是“后现代主义大师”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美国电影理论家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曾指出:“过去不仅仅过去了,而且在现实中仍然存在”。   在阿伦·雷奈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广岛之恋》中作为历史的一战、二战及原子弹爆炸与作为个人记忆的女主人公同两个男子之间的恋情;作为战争记忆的《夜与雾》中纳粹时代的犹太集中营;《穆里爱》中法国在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暴利;政治立场非常强的《远离越南》与以英国为背景而触及了智利独裁政府的暗杀活动的《天意》;以及《活在战争的梦魇》这部60年代重要的政治电影之一,剧中一句“战争虽然完结,打斗依然继续”成了传诵一时的名句;更有找寻个人记忆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在部影片中,阿伦雷奈打散了人名(甚至没名字)、时间、与地点的确定性,走进怀疑主义的思考,使《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猜谜游戏,但更重要的是,正如阿伦·雷奈自己所说的“形式就是风格”,他一生在电影形式上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个“不断令人有所期待的大师”。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他在法国和瑞士边界的雷曼湖畔度过了少年时期,进入青年时期后迅速陶醉于电影世界,与特吕弗和罗梅尔等人终日在巴黎的“亨利·朗格洛瓦——法国国家电影资料馆”里接受各种电影的洗礼。随后不久便在《电影手册》等杂志上发表影片评论文章,并模仿希区柯克等老前辈,一边进行写作,一边制作自己的短片,为拍摄正式的长篇作品积累经验。1960年,戈达尔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电影作品《A BOUT DE SOUFFLE/精疲力尽》,在世界电影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完全无视传统电影理论的拍摄手法带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和安娜·卡利娜结婚以后,以她为主演的“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一部接一部地问世。戈达尔成为全球最受注目的导演之一。   1967年戈达尔拍摄了政治题材的影片《LA CHINOISE/中国姑娘》之后,很快就与安娜·卡利娜分手并和这部影片的女主角维阿塞姆斯基结为夫妇。1968年朗格洛瓦的解任,戛纳电影节的终止事件,五月风暴等一连串的动荡使戈达尔又转入对反映时政的艺术作品的探讨和研究。他组织了“基卡·维尔托夫小组”,专门制作革命题材的影片。1973年戈达尔离开巴黎,和马里·米维尔在格勒诺布尔共同创建“声音影像”,投入录像时代的新鲜体验。   1979年戈达尔的《SAUVE QUI PEUT (LA VIE)/各自逃生(生活)》公映之后,曾引发了“戈达尔电影已走向商业化”的争议,而他却对这一切置之不理,独自来到瑞士,再次开始了新的冒险。他运用手提摄像机和电影摄影机交替或同时拍摄,力图展现全新的视听世界。在进入新世纪后的今天,戈达尔再出江湖。这次,他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壮观宏大的作品,一部向世人展现了他长达十余年的编排过程和电影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百年历程的作品。这就是《 HISTOIRE(S) DU CINEMA 》——《电影史》。 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 1932年2月6日,特吕弗诞生在巴黎,这是拍摄和放映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城市,也是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之都。但是,与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在巴黎,童年也有伤痕。1959年,27岁的特吕弗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四百下》。在《四百下》里,主人公安托万与父母一起,居住在一间非常狭小的公寓里。安托万连作功课的桌子也没有,只能挤占饭桌的一角做作业,他甚至没有固定的床位,天天打地铺睡在过道里。更让小主人公心烦的是:放荡不羁的母亲,深更半夜回家,一进卧室,还要跟父亲大吵大闹。   就是这样,特吕弗用伤感的摄影机,复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时,与《四百下》里的安托万一样,特吕弗是在用泪眼观看他的巴黎:由于缺少父母的爱,也由于老师的粗暴行为加剧了逆反心里,安托万和小伙伴一起去偷父亲所在的写字大楼的打字机,抓住后被送到少管所。在带栅栏的、穿过繁华的巴黎市区的囚车里,他的心情极度悲哀,眼里饱含绝望的泪水。透过泪水,穿过栅栏,他看到巴黎,橱窗光怪陆离,街景纸醉金迷。人世间没有温暖,少管所里非人性的教育比学校更加变本加厉。绝望中的安托万选择了逃跑。--实际上,这也是特吕弗为自己的童年生活找到的一条出路:14岁的时候,他被迫辍学打工。没有想到,生活的窘境反而使他获得了选择的自由,使得他取得成功。一年后,流浪的特吕弗得以结识了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列·巴赞。从此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与未来的杰出电影导演特吕弗之间,结成了一种感情亲如斧子的关系,巴赞不止一次的把特吕弗从危难中解救出来,还一次次的帮他找工作。1953年已经入伍的特吕弗被部队开除,巴赞再一次收留了他,到自己创办的《电影手册》编辑部工作,也就是在《电影手册》的编辑部,特吕弗的电影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了一个几乎与巴赞齐名的、优秀的电影批评家。他们组成"电影手册集团",推动了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运动:法国新浪潮运动。   不幸的是,1958年,年仅40岁的巴赞英年早逝,特吕弗悲痛万分。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怀念,特吕弗终于拿起了摄影机,拍摄了《四百下》,以此献给他的恩人和知音,既为那一段像父子一样的感情默哀,又为自己忧郁的童年唱一首无声的挽歌。 克劳德·勒鲁什(claude lelouch)   克劳德-勒鲁什(Claude Lelouch)是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一位重要的电影作者,1966年因电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举成名,包揽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两项大奖。此时,全世界都关注着法国新浪潮那群把电影折腾来折腾去的怪家伙,影评人用尽脑筋去挖掘戈达尔和阿伦雷乃片中的每一处含义,电影似乎变得越来越费解了。好像没有专家指导,一般观众都无法接近这些经典。正是此时,克劳德·勒鲁什拍出了这么一部似乎不用什么脑筋、谁都可以接受的影片,却获得了极大成功。电影只拍了一件事--“爱情”。难得之处就在于导演拍得轻松自然,还赏心悦目。每次看这部影片,都会慢慢忘记手边要做的事、一会儿要干的活、明天要联系的人--在这样的影像和音乐里,确实很容易放松。   他的每部片子都是自己担任摄影,勒鲁什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电影教育,拍摄总是随心所欲,从来不写分镜头剧本,他认为这样做只会妨碍他的现场发挥与创作灵感,以至根本拍不出属于自己的影片。他解释原因道:导演的摄影机和画家手上的画笔一样,如果梵高把画笔交给他的朋友,即使题材、颜色等都是由他确定,甚至每一笔的长短粗细都依照他的意旨,这幅作品的署名也不应该是梵高本人 让.雅克.贝纳克斯   让.雅克.贝纳克斯被称为法国80年代后新浪潮电影的“双杰”之一(另一位是吕克.贝松,曾拍过《碧海情》、《女囚尼基塔》、《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影片),他早期四部最具个人风格的作品都完成于80年代,其中《女歌星》、《阴沟里的月亮》(热拉尔.德帕迪约、娜塔莎.金斯基主演)、《巴黎野玫瑰》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已成为经典之作。 吕克•贝松   吕克•贝松作为著名的法国导演,他的一个特点是一直宣称一辈子只拍十部电影。而他现在已经作为导演拍摄了八部影片,这让关注他的影迷们一直在猜测他何时才会宣告自己电影生涯的结束以及如何结束。   作品表:   1983年4月16日 《最后的决战》   (是一部实验意味很强的欧洲艺术电影。虽然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好莱坞西部片的影子,但是却蕴涵了吕克•贝松独特的思考。这是一部描绘未来的影片,在经历了核子战争浩劫的废墟世界里,大家为了存活而夺食掠水,野蛮的行为取代了语言的沟通,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对峙的紧张状态。黑白色调隐喻了人类世界的悲剧命运;而失声的人物在断绝了交流可能性的同时增添了影片作者的绝望感。影片中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让-雷诺饰演的恶棍象征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吕克•贝松当时年仅24岁。)   1985年4月10日 《地铁》   1988年5月11日 《碧海蓝天》   (一部有关潜水的电影。影片的两个主人公是潜水员,影片的中心事件就是二人在不断的潜水比拼中,超越人生的极限,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吕克•贝松对潜水深喑其道,正是由于17岁时的一次意外事故,使得吕克-贝松不得已放弃了自己所钟爱的潜水事业而改行从事电影。)   1990年2月21日 《堕落花》   1991年8月21日 《亚特兰蒂斯》   1994年9月14日 《杀手莱昂》   (是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影片,扮演莱昂的让-雷诺一直是吕克-贝松电影中贯穿始终的演员。在《杀手莱昂》这部影片中,吕克-贝松却将一个杀手的果敢,脆弱,冷静,细腻,自信,等多样化的性格层面真实而感人的呈现了出来。在观众心目中,让-雷诺从此就定格在了莱昂的身上。)   1997年5月7日 《第五元素》   (《第五元素》的视觉效果是相当好莱坞化的,未来都市的设计、未来的枪械军火、宇宙人物的造型等等都在自觉不自觉的仿效着好莱坞经典的科幻影片;影片的模式是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好莱坞式的老俗套;故事的发生场景是在好莱坞的科幻片中屡遭劫难的纽约;人类和地球的拯救者也是好莱坞的明星布鲁斯•威利斯。因为《第五元素》的这些过于明显的好莱坞风格,人们开始批评吕克-贝松过于明显的好莱坞倾向。)   1999年10月27日《圣女贞德》   从电影天才向商业天才的转换   1998年吕克•贝松首次集编剧,监制,制片人于一身以非导演的身份拍摄了影片《出租车》系列的第一部。影片上映之后大获成功,仅在法国的票房就超过2000万欧元。2000年《出租车》系列的第二部,公映的上座率达到1000万人次,成为近十年来最受欢迎的法国电影,资金回收率达到百分之三百。   2001年自组“欧罗巴电影公司”, 1999到2001年《出租车》系列电影获得市场成功,其票房收入加起来超过4000万欧元,得以为6名法国导演的15部处女作提供制作费。2003年制作了两部大片,其中《郁金香方方》完全按照美国发行模式运作,影片在法国公映之前即销往41个国家,其60%的收入来自国外市场。虽然在法国的票房并不如预期理想,但该片仍然为公司带来了200多万欧元的纯利。2002~2003年度,欧罗巴电影公司共赢利6600万欧元,其中2/3来自国外市场。 罗曼·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经历十分坎坷,生于波兰,早年随父母移居法国,但在二战爆发前两年又迁回波兰,二战爆发后,他的父母均被抓入纳粹集中营,母亲不幸死于其中。年少的波兰斯基开始在波兰乡村地区流浪,在几个信仰新教的家庭中寄宿。当时人们并不太关心电影,因为放映的多数是德国影片,但波兰斯基似乎没有太多的爱国主义顾虑,明显地表现出对电影的浓厚兴趣。二战胜利后,父亲将他送入技术学校就读,但他执意要往电影方面发展。   50年代他进入一家电影学校学习,早年拍摄的短片已经显露出他对黑色幽默以及人与人之间异常关系的沉迷。他的首部剧情长片《水中刀》是第一部不涉及战争题材的战后波兰电影,该片获得了影评界的好评,随后波兰斯基来到法国继续追求电影事业,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他结识了剧作家杰拉德-布拉奇(Gerard Brach),后者遂成为他的长期合作伙伴。两人合作的两部影片《厌恶》(Repulsion)与《死胡同》(Cul—de—Sac)分别夺取了柏林影展的银熊奖及金熊奖。   1968年,波兰斯基去到好莱坞,凭惊悚片《魔鬼圣婴》(Rosemary's Baby)一片大受好评,可惜好景不长,他怀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莎朗-塔特(Sharon Tate)不幸于1969年被臭名昭著的杀手查里斯-曼森(Charles Manson)残酷杀害,波兰斯基悲痛之下又回到欧洲。1974年,他以《唐人街》杀回好莱坞,似乎一段平坦的电影事业生涯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但也许命中注定要一生漂泊,他又因为强奸一名13岁女童被定罪,为逃脱入狱惩罚,波兰斯基不得不于1978年再次逃离美国,至今未能踏入美国领土。   1979年,他执导的根据托马斯-哈代小说改编的影片《苔丝》获得了奥斯卡奖以及恺撒奖。自该片以后他的电影创作变得断续,且少有能与过去经典作品相媲美之作。   主要获奖纪录:   2003年因《钢琴家》获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   2003年因《钢琴家》获第56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影片   2003年因《钢琴师》获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2003年因《钢琴师》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2003年因《钢琴师》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   2002年因《钢琴家》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999年因《第九道门》获第12届欧洲电影奖世界电影杰出欧洲成就奖最佳导演   1995年因《不道德的审判》获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提名   1993年获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终生金狮奖最佳导演   1981年因《苔丝》获第53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   1981年因《苔丝》获第38届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1980年因《苔丝》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   1980年因《苔丝》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   1975年因《唐人街》获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   1975年因《唐人街》获第32届金球奖最佳导演   1975年因《唐人街》获第28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导演   1972年因《一位冠军的下午》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赏识记录片   1969年因《失婴记》获第41届奥斯卡奖最佳编剧提名   1969年因《失婴记》获第26届金球奖最佳编剧提名   1966年因《荒岛惊魂》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柏林熊特别赏识记录片   1965年因《冷血惊魂》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柏林熊评审团特别奖   1964年因《水中刀》获第36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62年因《水中刀》获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   主要影视作品:   2002年《复仇者》(The Revenge)   2002年《钢琴家》(The Pianist)   2000年《向你致敬》(Tribute to Alfred Lepetit)   1999年《第九道门》(The Ninth Gate)   1999年《卡斯特努沃》(Castelnuovo)   1994年《不道德的审判》(Death and the Maiden)   1994年《幽国车站》(A Pure Formality)   1994年《累得要命》(Dead Tired)   1992年《飞越北极星》(Back in the U.S.S.R.)   1992年《苦月亮》(Bitter Moon)   1988年《惊狂记》(Frantic)   1986年《海盗夺金冠》(Pirates)   1979年《苔丝》(Tess)   1976年《怪房客》(The Tenant)   1974年《魔鬼之血》(Blood for Dracula)   1974年《唐人街》(Chinatown)   1973年《什么?》(What?)   1972年《一位冠军的下午》(Afternoon of a Champion)   1971年《马克白》(Macbeth)   1971年《草地之船》(The Boat on the Grass)   1970年《沙滩的一天》(A Day at the Beach)   1969年《奇妙的基督》(The Magic Christian)   1968年《失婴记》(Rosemary‘s Baby)   1968年《对面的女孩》(The Girl Across the Way)   1967年《天师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1966年《荒岛惊魂》(Cul-de-sac)   1966年《GG的欲念》(G.G. Passion)   1965年《冷血惊魂》(Repulsion)   1964年《你喜欢女人吗?》(Do You Like Women?)   1964年《漂亮骗子》(The Beautiful Swindlers)   1962年《哺乳动物》(Mammals)   1962年《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   1961年《胖子和瘦子》(The Fat and the Lean)   1961年《参孙》(Samson)   1960年《明天见》(See You Tomorrow)   1960年《无罪的巫师》(Innocent Sorcerers)   1960年《倒霉》(Bad Luck)   1959年《天使何时下凡》(When Angels Fall)   1959年《洛托纳》(Lotna)   1958年《两个男人与更衣室》(Two Men and a Wardrobe)   1957年《除夕之夜》(End of the Night)   1957年《毁灭》(The Wrecks)   1957年《凶手》(A Murderer)   1955年《这一代》(A Generation)   1955年《自行车》(Bicycle)   1953年《三个故事》(Three Stories) 新浪潮 新浪潮之魂:先锋精神   塞纳河缓缓流淌。   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条河。在世界电影史的长河中,最复杂的一脉恐怕就是法国电影。法国电影流派纷呈。二十年代,有先锋派、印象主义、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三、四十年代,有诗意现实主义;五、六十年代,有新浪潮和左岸派;六、七十年代有“真实电影”和形形色色的实验电影。标新立异、挑战传统的先锋精神化入了法国电影的血脉。   (采访法国ESEC电影学院电影史的教授让·罗伊):“法国电影的另一个辉煌时期应该是60年代。那是新浪潮时期。59年和60年很多导演完成了他们的处女作。他们的影片的商业价值并不显赫,但艺术价值无与伦比。新浪潮带动了世界电影艺术的新浪潮。新浪潮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当然,新浪潮时期的主将们仍然在创作新的作品,他们已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   戛纳小城濒临地中海的蓝色海岸。1959年,影片《筋疲力尽》、《四百下》、《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年,80名导演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新闻媒体借用1957年10月3日法国《快报》的封面标题《新浪潮来了》,惊呼新崛起的电影导演群体。   《电影手册》是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孕育了法国电影的新浪潮。   (采访电影手册的主编夏尔·泰松):“《电影手册》是新浪潮的主要阵地,因为当时有好几位新浪潮导演来自《电影手册》,起初,他们是影评家,后来,他们决定自己拍电影。在五十年代法国,想当导演,需要经过专业学校的培训,而且要从摄影师等行业做起。当时,也有一些人,观摩不少影片,然后就想拍摄自己中意的电影。《电影手册》创刊于1951年。创办初期,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与传统的电影杂志迥然不同,它不是学术性期刊,而是非常活跃的受到青年人喜爱的杂志。”   新浪潮的主将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卡雅特、里维特和夏布罗尔都曾经是《电影手册》的影评人。   1954年,在《电影手册》当编辑的特吕弗,写了一篇文章,叫《法国电影一些倾向》,提出了 “作者论”,引起了轩然大波。那时,22岁的特吕弗还没有导演的资格。“作者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倡“导演的电影”,强调电影特征,贬低文学的价值。“作者论”是创作个性化和主体意识的催化剂,是呼唤新型电影的一声呐喊。   五十年代末,阿尔及利亚战争刚刚结束,法国社会动荡不安,青年一代向传统挑战。这时,法国电影老态龙钟,失去活力。一身锐气的青年一代向墨守成规的“优质电影”宣战,发动了一场针对“老子电影”的陈规、反对制片人的限制和摈弃明星制的反抗运动,冲击了传统主流电影束缚创作心灵的故垒。   (采访法国ESEC电影学院电影史的教授让·罗伊):“绝大多数新浪潮的导演都是先给《电影手册》写影评,这些导演都出生在三十年代,他们二十多岁的正赶上法国电影不景气……到了五十年代末期,新的技术出现了,降低了电影的创作成本,于是他就开始把自己的个人感情抒发到电影中,开始了电影创作。”   冲锋陷阵的先锋是让—吕克·戈达尔。他的影片《筋疲力尽》引起了轩然大波。法国马克思主义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赞扬《筋疲力尽》时指出:“近三十年来,还没有人如此老练地一举摧毁陈旧的电影理论体系。戈达尔把电影界的陈规旧习付之一炬。”   新浪潮青年导演的座右铭:真诚,是艺术至高无上的原则。戈达尔提出:“新浪潮的真诚之处就在于表现它熟悉的事物,而不是蹩脚地表现它不了解的事物”。特吕弗的自传体影片系列是这种电影观念的经典代表,影片系列组成“个人编年史”:主人公的童年——《四百击》(1959)、青年《二十岁的爱情》(1962)、服役装病躲差的士兵生活(1968)《偷吻》、家庭生活《夫妻关系》(1970)和《飞逝的爱情》(1978)。   “电影手册派”电影的美学追求是:自然真实。为了实现这种追求,系统运用了新的表现手段和场面调度,诸如偷拍偷录、跳接、即兴表演、实景、长镜头,摈弃背景放映法、叠法、人物直视观众等。在新浪潮强调真实性精神还体现在“生活流”影片中,如瓦尔达的《克列奥的5点至7点》——影片时间与真实生活时间几乎重合的完整流程。   “电影手册派”的戈达尔,在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后,卷入政治、思想、社会的浪潮中,拍摄了《中国姑娘》、《美国造》、《一加一》、《东风》等意识形态性鲜明的极左无政府主义的影片,标榜“破坏的美学”,运用漫画,动画片技术、插入字幕、风景明信片,多画面镜头、大量引文、哑剧场面,作者插述,单色彩象征,画面与声音的故意脱节等表现手段,打破完整的情节,打破连贯的叙事结构,打破规则的剪辑形式,打破故事与影像的合拍,打破人物心理性格刻画常规,宣扬非格化和反英雄,从而打破了经典主义影片方程式。六十年代末,戈达尔宣称: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为电影的电影,没有超阶级的电影,没有超阶级斗争的电影。我的纲领非常简单——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立场来观察并表现世界。当时,戈达尔拒绝以任何方式与“敌对的资本主义工业代表”合作,只关心自己的影片在学府、电影俱乐部和小电影节上放映。这也是一种先锋精神。   这是巴黎知识分子聚集的拉丁区,在塞纳河左岸。广义的新浪潮包括另一支系,就叫“左岸派”。   “左岸派”电影的追求是:主观性。影片既是主人公主观意识活动的银幕表现,又是影片作者的主观意识的超常体现。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杜拉斯在75年拍摄的《印度之歌》探索自足的电影风格,追求纯粹声画语言,譬如,用同一部影片为两套旁白服务——《印度之歌》和《你的威尼斯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左岸派”电影的主观随意性几乎使每一部影片都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这也算是一种先锋精神。   潮水有涨有落。三年后,新浪潮落潮。制片人与青年人之间的蜜月结束了。投资是个晴雨表:1963年,法国电影生产从1960年的124 部跌到了1954年以来最低数——63部。新浪潮的“火枪手”夏布罗尔和特吕弗很快转向“老子电影”,改弦易辙,到经典电影模式中寻找个性的新平衡。无论是“电影手册派”,还是“左岸派”,新浪潮的两大支系再也无法重振昔日雄风。青年一代终究没有能把法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扭到他们的“披荆斩棘开拓的路上来……”   新浪潮的先锋精神受到了批评,也获得了赞扬。   批评者说:新浪潮影片“以知识上的时髦极力吹捧伟大‘思想家’的假哲学的粗制滥造的作品,浮夸、华丽的风格掩盖绝对空洞无物或极端的迷乱。戈达尔挑战成癖,奇谈怪论式的声明杂乱无章。他们的漫骂抨击就象曳光弹那样耀眼刺目。他们用知识分子的恐吓手段使他们称之为‘反动派’和‘落后派’的敌人保持沉默。这种实验不仅有积极效果,它还鼓励了一种愚蠢的心满意足和孤芳自赏……   赞扬者说:“我们想念戈达尔,怀念他的气愤和他的宽容,他的赌气,他的倔犟,他的偏见,他的令人恼怒的爆炸性的简单化。我们想念他的影片,犹如从尚无人知的天际陨落的流星,它们燃烧着,放射出奇异的光芒,常常照亮我们看不出的东西。我们想念拍摄了《中国姑娘》和《周末》的预言家。他是激烈的道德家,革命的诗人,没有他,今天的电影家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在电影的长河中,为大众娱乐的影片毕竟是维系电影生命之源的主流。这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生命存亡问题。就整体而言,忽视观众的电影,就是准备自杀的电影。新浪潮后,新浪潮青年一代曾经痛斥的主流电影卷土重来,法国电影向“优质电影”传统回归,向经典电影重视的三大价值回归:剧作、人物和明星。   但是,在法兰西这个“个人主义国家”中,孜孜不倦追求艺术个性的“先锋精神”仍然是永恒的存在。   (采访法国国家电影局局长大卫·凯思乐)“我们法国电影局会给电影人提供许多帮助,我们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他们的权力,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拍摄的题材,我们会资助他们,帮助他们完成影片,我们电影局不会给电影工作者任何束缚,除了不支持拍摄色情片以外,我们是充分开放的。”   有了政府的资助,追求个性的先锋精神就有了物质的保护伞。 永恒的新浪潮杰作   “新浪潮”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迫使人们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电影的创造活动需要由年轻的电影人进行经常性的革新。   法国导演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转折时期拍摄的十多部影片所显示出的力量和创造性。它们是:《四百下》、《广岛之恋》、《表兄弟》、《精疲力尽》,还有《我是一个黑人》、《巴黎属于我们》、《再见菲律宾》、《劳拉》、《5点到7点的克莱奥》,更不用说《狂人彼埃洛》,甚至包括一部非常边缘的短片《蒙索的面包师》(可以将这个名单扩展到30多部)。今天,这些在将近40年前拍摄的影片仍在放映,它们始终充满活力,因为它们奇迹般地捕捉到了那个时期最真实的“现在时刻”。在距离世纪末仅有几年的时候,80年代初出生的学生们发现了这些影片,它们依然产生着激动人心的效果,就像在1959年的年轻观众中产生的效果那样。   对于外国观众来说,事情也是如此,通过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和埃利克·罗麦尔的影片,他们始终可以认识法国社会,了解法国人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生存方式,道德观念等等,如同全世界的电影爱好者都可以通过好莱坞的影片了解纽约城和北美各地的景物那样。在外国观众当中,有电影爱好者和电影学院或其他大学的学生,有通过特吕弗和戈达尔的影片开始从事电影创作的人,有从影片《另外一帮》或《枪击钢琴师》吸取经验教训的美国的、亚洲的或东欧国家的年轻一代电影人,如同马丁·斯科塞斯或昆廷·塔伦蒂诺的影片所证明的那样,更不用说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对保罗·施莱德和吴宇森产生的直接影响。   很明显,并非这些影片的话语使影片产生了这种青春和活力,而是将这种话语传达给观众的方式。“新浪潮”影片出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即全球范围内的电影生产都经历了对传统形式和风格的全面颠覆,如同爵士乐那样变得“自由”起来。“新浪潮”是一个进行电影创造的实验场,就像20年代的苏联电影那样丰富多彩:戈达尔的作品就是证明,同样真实的是里维特在这个年代末期以一部像《疯狂的爱情》这样的作品所带来的经验。“新浪潮”是电影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场著名的美学革命,在这个意义上来说,1959年的“新浪潮”的继承人只有让·厄斯塔什(从1963年的《有害的交往》到1981年的《阿利克斯的照片》)和菲利普·加莱尔(从1969年的《处女的床》、1989年的《急吻》和1991年的《我再也听不到吉他声了》到1995年的《幻灭的心》),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延续着“新浪潮”先驱者们的实验和探索。   我们也可以为这些如此充满活力的作品被有号召力的人物当做商品流通感到遗憾:影片的剧照被当做招贴画和烟灰缸之类的东西对待。在“观众社会”里,这是成功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只需到影院去发现或重看这些影片以寻求自我安慰,如同在它们公映的第一天那样。   “无论如何,假如需要……”,就像影片《精疲力尽》的主人公米歇尔·布瓦加尔在影片开始时所说的那样。 代表人物:克洛德·夏布洛尔  克洛德·夏布洛尔曾经写道:“当你找到一笔资金拍摄第一部电影时,你就成了一位导演。”他以妻子的继承财产资助拍摄了《漂亮的塞尔日》。 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   1932年2月6日,特吕弗诞生在巴黎,这是拍摄和放映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城市,也是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之都。但是,与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在巴黎,童年也有伤痕。1959年,27岁的特吕弗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四百下》。在《四百下》里,主人公安托万与父母一起,居住在一间非常狭小的公寓里。安托万连作功课的桌子也没有,只能挤占饭桌的一角做作业,他甚至没有固定的床位,天天打地铺睡在过道里。更让小主人公心烦的是:放荡不羁的母亲,深更半夜回家,一进卧室,还要跟父亲大吵大闹。   就是这样,特吕弗用伤感的摄影机,复原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时,与《四百下》里的安托万一样,特吕弗是在用泪眼观看他的巴黎:由于缺少父母的爱,也由于老师的粗暴行为加剧了逆反心里,安托万和小伙伴一起去偷父亲所在的写字大楼的打字机,抓住后被送到少管所。在带栅栏的、穿过繁华的巴黎市区的囚车里,他的心情极度悲哀,眼里饱含绝望的泪水。透过泪水,穿过栅栏,他看到巴黎,橱窗光怪陆离,街景纸醉金迷。人世间没有温暖,少管所里非人性的教育比学校更加变本加厉。绝望中的安托万选择了逃跑。--实际上,这也是特吕弗为自己的童年生活找到的一条出路:14岁的时候,他被迫辍学打工。没有想到,生活的窘境反而使他获得了选择的自由,使得他取得成功。一年后,流浪的特吕弗得以结识了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列·巴赞。从此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与未来的杰出电影导演特吕弗之间,结成了一种感情亲如斧子的关系,巴赞不止一次的把特吕弗从危难中解救出来,还一次次的帮他找工作。1953年已经入伍的特吕弗被部队开除,巴赞再一次收留了他,到自己创办的《电影手册》编辑部工作,也就是在《电影手册》的编辑部,特吕弗的电影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了一个几乎与巴赞齐名的、优秀的电影批评家。他们组成"电影手册集团",推动了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运动:法国新浪潮运动。   不幸的是,1958年,年仅40岁的巴赞英年早逝,特吕弗悲痛万分。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怀念,特吕弗终于拿起了摄影机,拍摄了《四百下》,以此献给他的恩人和知音,既为那一段像父子一样的感情默哀,又为自己忧郁的童年唱一首无声的挽歌。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戈达尔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他在法国和瑞士边界的雷曼湖畔度过了少年时期,进入青年时期后迅速陶醉于电影世界,与特吕弗和罗梅尔等人终日在巴黎的“亨利·朗格洛瓦——法国国家电影资料馆”里接受各种电影的洗礼。随后不久便在《电影手册》等杂志上发表影片评论文章,并模仿希区柯克等老前辈,一边进行写作,一边制作自己的短片,为拍摄正式的长篇作品积累经验。1960年,戈达尔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电影作品《A BOUT DE SOUFFLE/精疲力尽》,在世界电影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完全无视传统电影理论的拍摄手法带来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和安娜·卡利娜结婚以后,以她为主演的“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一部接一部地问世。戈达尔成为全球最受注目的导演之一。   1967年戈达尔拍摄了政治题材的影片《LA CHINOISE/中国姑娘》之后,很快就与安娜·卡利娜分手并和这部影片的女主角维阿塞姆斯基结为夫妇。1968年朗格洛瓦的解任,戛纳电影节的终止事件,五月风暴等一连串的动荡使戈达尔又转入对反映时政的艺术作品的探讨和研究。他组织了“基卡·维尔托夫小组”,专门制作革命题材的影片。1973年戈达尔离开巴黎,和马里·米维尔在格勒诺布尔共同创建“声音影像”,投入录像时代的新鲜体验。   1979年戈达尔的《SAUVE QUI PEUT (LA VIE)/各自逃生(生活)》公映之后,曾引发了“戈达尔电影已走向商业化”的争议,而他却对这一切置之不理,独自来到瑞士,再次开始了新的冒险。他运用手提摄像机和电影摄影机交替或同时拍摄,力图展现全新的视听世界。在进入新世纪后的今天,戈达尔再出江湖。这次,他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壮观宏大的作品,一部向世人展现了他长达十余年的编排过程和电影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百年历程的作品。这就是《 HISTOIRE(S) DU CINEMA 》——《电影史》。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
Posted byMagretta at 10:43  阅读(107)评论(0)引用(0)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