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换环境与换心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31:37
很多人在一个环境里做事久了,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或是很难突破现在的水平和状态,或是认为眼前的一切对自己而言,挑战性欠缺,这些都是正常的一种表现。而对于当事人来讲,他有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换环境,而另一种是换心境,两者哪种更好,我是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件事情的。

  换环境,这是很多人会采取的一种方案。它是通过改变外在或是客观的因素来实现改变。因为背景是他在这个氛围下时间较久,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较高的要求和目标给到自己,很容易使人为了做事而做事,是一种“过生活”的状态,这种方式过着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失去对眼前的兴趣和好感,一旦有外在的事件或是可能的机会来临时,心里就会蠢蠢欲动,想到自己应该把握这个机会,来改变眼下。因为换环境之后,对于自己来讲,氛围、接触对象等很多都是陌生的,他觉得可以从头开始,抱这种心理的人,我想不在少数,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当进行到一个阶段的时候,有阻碍或是有困难了,要么就是停滞不前,要么就是想着从头开始;其实换环境对于人的要求会更高,你需要有较强的适应性,你需要有一种能够接受高压的心态。这类的例子有很多,往往很多人会思考片刻后,认为换环境对自己来讲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事实告诉我们,还是有太多的人根本没有做好换环境的内在和外在的一些准备,最后导致不如自己心意的事情发生。

  选择换心境的人,是通过改变自身,通过主观能动性来实现事物的改变,这是对事件进展的一种过程延续。当然,这类的例子也很多,如“心静自然凉”,“适者生存”等等,都是在讲明,遇事时,首先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分析清楚事件的本身优劣势,来决定自己可以为此做些什么。选择换心境的人,会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事物,遇事尽量会从自身方面找原因,他们普遍对自己有着一定的要求和目标,有着自己的抱负,想要去成就一番事业。当然,换心境是需要一些沉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通俗的说,你需要一种相对成熟的心质。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对此有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二战时期,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克的德国精神医学博士,曾在纳粹的集中营中饱受了饥寒凌虐的非人生活。在这随时都有死亡之虞的人间地狱里,弗兰克不仅没有绝望,反而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有一次,弗兰克随着漫长的队伍由营区步向工地。天气十分寒冷,他不断想着这种悲惨生涯中层出不穷的琐事。诸如:今晚吃什么?鞋带儿断了,如何才能再弄一根来?这种满脑子只想着芝麻小事的处境让弗兰克十分厌倦。他强迫自己把思路转向另一个主题。他想像自己正置身于一间宽敞明亮的讲堂,正面对着来宾发表演讲,演讲的题目则是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深受的一切苦难,从科学立场上看就完全变得客观起来。此后,弗兰克以一个精神医学家的感觉来面对集中营的生活,一切难耐的苦难顿时成了弗兰克兴趣盎然的心理学研究题目,他不再感觉痛苦。弗兰克在他最痛苦难耐的时候变换了心境,实现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变换心境,就是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跳出你原来思维的框框,挣脱你思维的定势,重新审视你的处境。慢慢地你就会心智渐开,直至豁然开朗。一颗飘忽不定茫然的心总是能找到踏实的落脚点。这样你就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自我,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不妨变换心境试试,看看你生命的质量可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