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不同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08:32
一位年轻的父亲领着他4、5岁的女儿上街。走着、走着,女儿竟然停下来死活不肯走,抱着他的腿,扯他的裤管,吵着要他抱。他非常心烦,觉得小孩子真麻烦,可不能随便惯她!可是一低头,看见孩子一脸稚嫩的可怜模样,心一下子软了,忍不住蹲下身去抱她。这一蹲不要紧,他突然看见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全部由成年人的大腿和屁股组成的“截肢”世界。那种咚咚的脚步、匆匆的移动让他感到一阵眩晕,不由自主生出一种莫大的恐惧。霎时间,他明白了女儿为什么非要让他抱,同时,他还明白了儿童的视角与成年人的视角存在多么巨大的差异,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的问题将会犯下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尽管许莉娅说话很温柔,我还是听得心惊肉跳。小时候,我看过一本西方的恐怖小说,叫《无头骑士》,讲的是一个被砍头的屈死骑士穿着黑斗篷、有身无头骑着马到处复仇的故事。这小说曾把我吓得有一阵子老做噩梦。许莉娅一说那个父亲满眼看到的都是晃动的大腿和屁股,我的心头立时就涌起了看《无头骑士》时的恐怖感。
为什么人总是那么自我呢?自我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呢?不仅仅是成年人去评判孩子的什么事时,就是成年人之间进行沟通与判断时人们也是凡事都要以“我”为标尺,以“我”为“法官”。这是为什么呢?“换位思考”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识和“官腔”,可是为什么一到实际,就换不成位呢?上帝对人说:“你当谦卑。”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谦卑呢?“我”到底有多么了不起?“我”到底有多么“尊贵”?多么不可一世、不可染指呢?
“我”对“我”的某些想法的否定会造成我的毁灭吗?别人对“我”的某些判断的否定会造成我的无价值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我要坚持我犯的错误呢?为什么我不向别人认错呢?
 
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不过,人必须先要分清“我完美”和“我追求完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太过于自我或自负,常常是因为把“我追求完美”错误地当作了“我完美”。所以,谁说他的任何不是,都变成了对他整个人的否定,他一定要像刺猬一样滋起满身的刺去扎人。
其实,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再怎么修行都做不到。因此,“我完美”是个无价值的假设,对这个假设根本没有必要花费心力、动用口舌去进行捍卫。人人都会犯错误。所以,认错并不是一种耻辱,认错也不证明自己不聪明,反而不认错透着虚伪。人只有先假设“我可能错了”,才有可能去做“换位思考”。
 
同样,人只有先承认“我的无知永远超过我的有知”、“别人永远在一些方面比我知道得更多,比我更聪明”,才有可能“谦卑”起来。
认错、谦卑可有什么好处?它们会使人的视角多元化,活着时避免太多、太多无意义的痛苦。
怀特海说,人们的一半以上的痛苦都是无意义的。仔细去观察人生百态,他的话果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