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古典文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0:41:27
宝贵的古典文献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先秦思想文化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在先秦时期,反映农业文明特点的礼制文化已在商周时代产生,经春秋时期被进一步理论化,特别是战国以来被各式各样的儒生分门别类、系统整理成诸礼经典,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变的固定模式。又从战国初年起,由于社会激烈变革和各国间的竞争,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造就了各个学派的学说,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此后中国文化史上的各种学说、学派、思潮等等,大多发端于先秦诸子。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亦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由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在先秦时代、而我们对这一时代的理解,就依靠反映这个时代社会面貌的丰富的文化典籍。

    先秦时期留传下来的文献主要有:《周易》、《尚书》、《逸周书》、《诗经》、《春秋》、《仪礼》、《周礼》、《礼记》、《竹书纪年》、《国语》、《左传》、《楚辞》、《战国策》、《山海经》、《穆天子传》、《世本》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属于儒家的有《论语》、《孟子》、《荀子》,属于法家的有《商君书》、《管子》、《慎子)),属于道家的有《老子》、《庄子》,属于墨家的有《墨子》,属于兵家的有《公孙龙子》,属于兵家的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属于杂家的有《吕氏春秋》。还有《晏子春秋》、《吴越春秋》、《越绝书》等。这些著作,有的产生于当代,有的则是后人追述或编集的反映先秦时代的文献材料。如此众多的典籍,构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景观,也使中国以后的文化得以繁衍扩展。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奇特的哲学著作,其思想的光辉是通过神秘的卜筮外衣反映出来的。《周易》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包括八卦、六十四卦符号和解释这些符号的卦辞和艾辞。“经”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阴阳概念的产生,由此创立八卦,又演化成六十四卦。古人把世间纷杂的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用不同符号来表示,阴为“一一”,阳为“一”,该符号称为艾,每三爻叠成一卦,共得八卦。其名称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传说包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创八卦,用来通神明之德,以象万物之情。此后,八卦两两相重叠,演化成六十四卦,同时产生了解说这些卦形的卦爻辞。至此,《周易》的“经”文全部创成,其寓哲理的思想体系成熟了。

    从卦形来分析,六十四卦中的六爻,也是观象取物思维定势的产物。如《晋卦》(符号为),卦形是坤下离上、坤为地,离象火、象日,即地在下,火在上,取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大地升起之物象,来表明事物勃然成长的发展规律。与《晋封》相对立的《明夷卦》(符号为),卦形是离下坤上,取太阳从西方大地落下之物象,说明事物从光明转向黑暗时的景象。总之,每一个卦形,甚至六十四卦中的每一艾,都是取物象以喻明事理的,含义相当深刻。古人懂得,事物都是由一阴一阳构成的,然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物又是纷繁状态,故他们由一阴一阳两个符号组成六十四个符号,并用一定的文字解释它,使本来隐晦的符号变得带有一定文学性的形象,其中的哲理也变得明晰起来。六十四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每卦分别展示不同环境下事理特征及变化的规律,表示了我国古代人们崇高的义理智慧,这种具有哲学特点的智慧,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思想文化,并能风靡中国和世界。

     “传”文,即《易传》,有七种十篇,其篇名曰:《文言》、《家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人《序卦传》、《杂卦传》。这十篇均是解释“经”文大义的,犹如“经”之羽翼,故又称《十翼》。《文言》分前后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所象征的意义,故前节称《乾文言》,后节称《坤文言》。所谓“文言”,即“文饰《乾》、《坤》两卦之言”之意,其他六十二卦的“传”文皆仿照于此。《篆传》上下两篇,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及一封主旨。《象传》亦随上下经文而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和各艾的爻象。其中解释卦象者六十四节,称为《大象传》;解释艾象者三百八十六节(除每爻一节外,《乾》、《坤》两卦的“用九”和“用六”文辞下有一小节,故总计为386节),称《小象传》。《系辞传》是对《周易》含义的通论,对“经”文的内容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辨析、阐发,目的在于对《周易》发微起例,告诉人们读《周易》的要领。《说卦传》是专门阐说八卦象例的,并首先追述用蓍占卜而后衍成卦的历史,继而说明八卦的两种方位,然后广引象例,说明八卦取象之特点。《说卦传》是我们今天理解、探讨《易》象的产生和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把八卦的最基本象例归结为: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并进而解释曰:“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人也;坎;陷也;离,丽也;民,止也;兑,说也。”中国历史上,人们对《周易》经文的解释很多;然《说卦传》的解说具有权威性,是不容忽视的。《序卦传》是按照六十四卦内在的逻辑联系来分析卦与卦之间的排列顺序。全文分为前后两段,前段讲述上经卦次,后段讲述下经卦次。孔颖达《周易正义》云:“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二篇,其先后之次,其理不见,故孔子就上下二经,各序其相次之义,故谓之《序卦》焉。”《序卦传》在讲述卦与卦的序次之时,指出事物存在着“相因”与“相反”的两种发展规律,这是颇具哲学理性的。最后的《杂卦传》打乱《序卦传》所述顺序,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组,两卦对举,在卦形上一般都是相对立的,有少量非相对者,其义也相反。可见,《杂卦传》所叙各卦在形式上为“杂”,实则依然条理有序。

    《易传》诸篇,原皆单行,不与经文相杂。汉代学者将《文言》分别于《乾》、《坤》两卦之中,把《篆传》、《象传》分插于六十四卦中。《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仍独立列于经文之后。这种经传合编的本子便于人们研读,所以成为通行的文本。同时,因为经文与传文并列,大大提高了传文的地位,人们在研究《周易》时,实际是包括《易传》在内的。

    《尚书》,也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通上,原意为“上古之书”,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沼令、文告及后人根据留散下来的远古材料追述而成的虞、夏史实记载。孔子曾删定过《尚书》,显然在先秦时代《尚书》是有定本的,有专门人研究、传授,秦博士伏生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焚书时。伏生将《尚书》偷偷藏在宅壁之中。秦末,天下战乱,伏生曾流亡过。汉朝建立后,伏生从墙壁中取出,可惜散失一些,只剩下28篇。伏生便以这28篇为教本,在齐鲁间教授门徒。汉文帝听说伏生能治《尚书》,想召用他,然伏生当时已90余岁,老而不能行,于是便派掌故晃错前去跟他学习。由于伏生年纪太大,言语已不太清楚,便让他的女儿教授晁错。但因方言的关系,“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由于这部《尚书》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体写成的,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又发现一篇,名《太誓》,共二十九篇,立于官学,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从西汉中期起,相传有数次出现过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被称为《古文尚书》。中国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长期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巨大。关于经学的纷争及其文化内涵,我们将在秦汉文化一章中做专门论述。

    《逸周书》亦称《周书》,主要是周代文献汇编。今本《逸周书》60篇,是经过了春秋、战国、汉、晋数代人的撰写、追述、补缀而成的。古人认为是儒家整理《尚书·周书》后的逸篇,故称《逸周书》。《汉书·艺文志》载“《周书》七十一篇”。但到唐朝时只剩45篇。但《隋书·经籍志》载“《周书》十卷,汲冢书”,说成是西晋在汲郡发现的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之物。《新唐书·艺文志》遂有“《汲冢周书》十卷”之称,另有晋孔晁注《周书》八卷,二者并列在一起。宋人把这两部书合并在一起,称作“《汲家周书》十卷,晋孔晁注”,也就是今天所见到的本子。宋代学者李焘、王应麟指出汲郡墓中并无此书,明代杨慎亦主此说。建议恢复《逸周书》的名称。到清朝编写《四库全书总目》及其他各刊本印行时,大都恢复称《逸周书》。

    《山海经》,主要为战国时人所作的一部历史地理和以传说时代为内容的著作,由山经、海经、荒经几部分组成。原书附有图,然久已佚失,今本插图为后人补画。书中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山川、民族、医药、巫术、动物、植物、矿产等等。还记录了许多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另有许多中国历史早期的方国名称与位置。《山海经》具有人类早期社会历史著作的特点,即历史真实与怪诞神话相结合,实际为研究上古时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穆天子传》,六卷。主要讲述西周时周穆王驾八骏西行之事,最后一卷讲美人盛姬之死及其丧仪。该书发现于西晋太康二年汲郡  魏墓中,出土时原简用战国时文字写成,故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该书记周穆王西游,皆有日月可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到达的最远之地,有两河流域、中亚和欧洲平原数说。关于周穆王西巡之事,《左传》昭公十二年曾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竹书纪年》亦曾记穆王“十三年西征。至于青鸟之所憩”。“十七年,西征至于昆仑丘,见西王母”。《史记·秦本纪》亦说秦祖先造父为穆王御,西巡狩,乐而忘归之事。由此可见,《穆天子传》所述周穆王西游故事尽管有神话传说之气息,但确为研究先秦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先秦时期的其他宝贵文献我们将分别在哲学思想、文学和史学等有关条目中介绍,在此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