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诞生原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29:38

大地飞歌

  文/高 虹

  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春雷响四方

  众所周知,这首歌曲唱的是当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四川郫县红光社的情景。郫县,坐落于成都市区以西往都江堰方向不到十公里的地方。1958年3月的成都平原,一望无垠的田地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与菜花相间的是绿油油的麦苗,暖融融的阳光下,蜜蜂穿梭,花香袭人。远方,诗人杜甫笔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在平原的尽头隐隐可见,那是川西高原逶迤的群山。

  已是下午时分,红光农庄的农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机耕道上走来了毛主席,没有事先通知,没有一点征兆,伟大领袖毛主席真实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县委第一书记刘致台的引导下,毛主席缓缓前行,随意走进一户农家,和迎上前来的女主人打招呼。这户人家姓邓,女主人正害眼疾,一方面看不太清,更主要的是做梦也没想到毛主席进屋来了,她一边热情迎接,一边还问:“老同志,你是哪里来的?”

  其实后来《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这首歌在全国唱响了,很多人心头仍然有着这个农妇一样的疑问:毛主席是怎么突然出现在郫县红光社的?他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原来,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陈云、邓小平等,和各省、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各部委领导在成都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中央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会议,史称“成都会议”。会议召开地点即坐落在成都老西门外的金牛宾馆。

  这是毛泽东一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来到成都。23年前即遵义会议后,他曾进入四川,带领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然后进阿坝高原,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险,而今他站在成都西门远眺隐约可见的雪山,可能不仅想到了杜甫的著名诗句,更多想到的应是自己曾经出没那里的曲折经历。

  毛泽东到成都就说了要到一个合作社看看。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李井泉深谙主席习性,提前吩咐新都和郫县各安排一个社作好准备:出金牛宾馆的大门往左是新都的那个社,往右即郫县的红光社。两个县的县委第一书记放下一切事情,每天骑着自行车专门等候在金牛宾馆大门口。三月十六号下午四点左右,毛泽东午睡起床以后,决定到乡下走走,在李井泉的陪同下,汽车驶出招待所大门,李井泉问毛泽东往哪边走,伟人之手朝右边一挥,就描绘出了红光社的一页浓墨重彩和光辉历史,同样等候于此的新都的女县委书记,因此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毛主席视察以后,整个红光社沸腾了。人们要在主席下车处修建“幸福门”,跨过的沟上建“幸福桥”,把他走过的机耕道命名为“幸福路”,他下过的田叫做“幸福田”,他见过的十八个孩子命名为“幸福娃”,田园飘荡起了儿歌:“红光社,开红花,毛主席来到我们家。看我们育秧双季稻,夸我们种的好庄稼。”

  作曲家金砂的这首《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很快在全国唱响。至此他有了两首广为流传的歌曲,另一首是他的处女作《牧羊姑娘》,创作这支曲子时,金砂年仅19岁,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小伙子,却将对人生的爱恋、对知音的寻觅表达得如泣如诉:“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