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文学网:想知道神马,提问回答学习问题百度都知道

低俗眼球经济文化是靠炒作家放大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14:01
低俗眼球经济文化是靠炒作家放大的   
 “反三俗“这个热点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前一段低俗文化大有蔓延泛滥之势,如若不及时抵制,长此下去,怎不令人担忧。胡锦涛总书记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公开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直指文化市场中的这个弊端,得民心,合民意。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低俗文化作品可产生异常活跃的眼球经济,有颇高的收视率与点击率,在民众中很有市场。”对此我们应该有理性的分析。

 事实是我们的民众并不像某些低俗文化作品推手认为的那样低水平,低素质,需要用他们的低俗作品来迎合才会感到快悦。对于一些相亲节目中出现的造假、低俗,网友和观众中不乏迅速给予批评的人 ,他们通过博客与网上留言直击“拜金女”,揭露“假丑恶”,全然不能在眼中揉半点沙子。倒是一些娱乐节目制作人的素质竟然相形见绌了。因“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一言激怒无数平民小伙的马诺,却被弄上某台的娱乐节目当嘉宾,还演了一场富二代当场献”宝马“车钥匙的闹剧。而后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 “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说明相亲节目中的低俗内容广大观众并不买账。    

最近看到新浪网对有关低俗文化进行的民意调查,在“您对低俗文化的态度如何?”一项调查反馈中:“十分厌恶,主动抵制”的人占48.7%,,”; 反对低俗,但也偶尔参与”的人占20%;“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经常消费低俗文化“的人占15.2%.。由此看来民众的多数对低俗文化作品是厌恶、抵制、反对的。并不像某些低俗文化作品推手认为的:人们一定爱看低俗的东西,只有低俗的东西才能吸引人的眼球。

    

  眼球经济中的低俗文化推手凭借强大的传媒方式,将一切能吸引眼球的手段和能带来人气值的低级趣味都截取出来制造卖点,进行无限放大,以达到招徕顾客、追逐利润的目的。市场值中的逐利、炒作,托假的“虚火”占很大的成分。以网络红人凤姐为例,2009年她与某网络营销策划机构联系,要求帮她炒作出名。经过“高条件征婚”、“假前男友出现纠结三角恋”、“雷人语录炮制”、“整容事件”等接连炒作,这个身高仅一米四六,学历与工作平平淡淡,长相也比较丑陋的普通女士,竟成了大红大紫的网络红人,一些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频频让她出镜担任嘉宾。在这场闹剧引出的市场值的虚火中,有多少是受众真正认可的真市场值呢?制造者自身是低俗的,手段是卑劣的,受众的视觉人格被贬低。令人感到被愚弄而愤懑。 

这种低俗文化的市场值在炒作中的非正常放大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能将谁是谁非,谁美谁丑,谁荣谁耻搅成了“杂烩汤”,这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莨莠不分,美丑不辩的低俗文化放大现象,害莫大焉!

决不能再让低俗文化再哗众取宠,招摇过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