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复出的娱乐意味和道德反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2:45:16

郭德纲复出的娱乐意味和道德反讽

2010-08-17 07:59:11

浏览 2910 次 | 评论 5 条

郭德纲宣布将个人出资10万元,和德云社及演出承办方一起向舟曲灾区捐款20万元人民币。在现场接受捐款的中国扶贫委员会工作人员称,郭德纲及德云社一直关心慈善事业,多次在重大灾难面前伸出援手,因此他评价郭德纲“德艺双馨”。(8月16日《长江日报》)
    郭德纲复出了,舆论盛传的封杀变成了一场闹剧。其实,从郭占绿地、徒弟打人、被套“三俗”帽子、乃至喧嚣的封杀,郭德纲就像走了一回过山车,人生况味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顺溜个遍。这是不幸还是很幸,绝非我等常人所能咀嚼体味。但是对一个娱乐人物而言,尤其是靠行为艺术和耍嘴皮的相声演员而言,整个的事件流程却像一场难得的文宣炒作,使郭氏声名大噪甚至是狂噪。
    当公众人等天真地以道德的是非去评价整个事件时,人家郭德纲追求的却是娱乐效应。毋庸置疑,郭氏也在讲道德,而且讲得道貌岸然;某些相声界的大佬也在讲道德,把郭氏打入“三俗”的不堪境地;某些电视台更是讲道德,把自己打扮成可怜的受害的卫道者...公众被这些圈内的道德言者所牵引,恣肆地抛洒着口诛笔伐,不曾想却为人家所利用,变成了娱乐酱缸里党同伐异的工具。就此而论,缠绕郭氏以及“三俗”论者的道德是“虚伪”的,他们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娱乐才是“真实”的。因此,郭氏和某些大佬都不那么高尚,道德在他们嘴里吐出来显得相当讽刺和搞笑。
    更讽刺的是,某些娱乐大佬的反“三俗”喊得正响,人家郭德纲就已经复出了。不仅如此,郭氏复出还因为向舟曲灾区捐款20万元被慈善人士评价为“德艺双馨”。从“三俗”的无德象征陡然变成“德艺双馨”,让公众一时雾水满头,很难一下子转圜过来。到底是某些娱乐大佬的价值观评价有问题,还是权威慈善人士见钱眼开?还是郭德纲的德云社自查自纠取得的速效思想效果?没有人给出正解的答案。
    但是,人们能够看出,郭德纲很得意,在“钢丝”们面前,虽然他和徒弟们矢口不提尴尬的“打人”事件,不过在不着痕迹的捧逗间以及不经意的抖包袱中,人们还是看到了郭氏尽释怨懑的机锋语言。在14日的演出中,郭德纲在其现场打油诗《八盼》中有句“说相声的盼着死同行”,让人联想到相声界大佬对他的攻击;演出现场有块“悠然自德、谦手十年”的背景板,于谦有意无意地调侃郭德纲,“你识数不识数啊?是不是十年也算错了?”这个“包袱”卸得自然,让人想到了此前媒体质疑他和于谦合作不足十年的消息,观众发出会意笑声也就自然而然了。还有就是,郭德纲在场子中演唱的《劝人方》出现“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等词句,奉劝观众“宁死别做犯法的(事)”。
    自嘲也好、泄愤也罢,郭德纲终究还是复出了。而且,他还给灾区捐助了20万。复出,意味着某些相声界大佬利用反“三俗”围剿郭氏的败绩,这终究是件好事。多元娱乐,讲求的就是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既然有相声界大佬们的表演空间,自然也要给郭德纲们留下娱乐公众的园地。大众娱乐,不是圈里人的自娱自乐,而是公众自由选择娱乐。复出一个郭德纲,就凸现多元文化的宽容。捐款,并不意味着郭德纲就此道德无瑕,甚至可以救赎此前的人品瑕疵。但郭德纲终究还是捐款了,无论其动机如何,公众还是应该对其行为表示认可。
    不过,慈善人士就此将郭氏视为德艺双馨,却未免过誉过谀,几近肉麻了。娱乐圈人,向以娱乐八卦凝聚人气为归依,所谓道德、恶搞与八卦,在娱乐中人的价值观天平上,并无高低之分,都是救急应时的功利砝码。

17日时代商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