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陷入劫贫济富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08:14

全球正陷入劫贫济富中?

2010-08-06 11:18 评论 1查看评论true||##
【字体: 】 推荐给好友

  作者:陈宜飚

  金融海啸爆发后,以美国为首,各国开始拼命往市场注资,这场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游戏是世界性的,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例如在香港,已维持了一年多的低利率政策;而在内地,银行业贷款飙升之迅速,已成为境外分析师关注的最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更不会有免费的钞票。美国当然想得很美妙,用印出来的钞票去填补银行的窟窿,其他经济体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跟风印钞。

  问题在于,大量流动性在美国暂时还不会造成通胀,因为它主要是用于弥补银行业的漏洞去了,真正流入市场让消费者感受到通胀的时机尚未成熟;但在内地与香港,银行体系健康得很,没有漏洞需要补,因此钱就流出来了。这场流动性膨胀造就的通胀已经在内地与香港这样的新兴市场里发生,这是不少境外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乐观”的理由。

  事情已经很明了。美国这个大富翁印钱来剥削全球劳动者或它的债主;而其他市场的富人则开始利用通胀来迅速增值,弥补金融海啸之前的损失。看看内地工厂的工资吧,富士康提薪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但公司在香港的股票近期节节上升,难道国际投资者瞎了眼吗?当然不是。他们知道,当通胀来临时,那些拥有资源、拥有“剥削”能力的阶层,是肯定不会吃亏的。

  香港的情况也是如此。今年初不少金融机构宣布加薪——很让人开心是吗?你错了。去年这些香港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在金融海啸中失去什么,它们的盈利仍然丰厚,但它们把这些盈利“拨备”了,这完全就是会计游戏,今年我相信香港的金融机构普遍会出现大幅盈利增长,因为它们把去年的拨备又“回拨”了。当然这个拨备只是一种数字行为,更让这些机构盈利增长的是“劫贫济富”行为——金融海啸成为它们裁员的最佳理由,也成为它们降薪的最佳借口。那些拿着高薪的中层主管首先被解决了。而到了今年,市场开始好转了,这些金融机构在香港报纸上大唱高调要增聘人手了,要给员工加工资了。那么我们细看一下,增聘的是什么人手呢?绝大部分是销售员,开拓市场的人员,这些新聘的销售员工资甚至不及去年被裁减掉的那些中层以及资深销售人员的十分之一。

  加工资是真的吗?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国某银行在内,今年工资的涨幅也只有2%,也就是说,如果你拿1万港元,公司会给你每月加200港元,但不要忘记了,今年迄今为止,香港的通胀率已经超过了2.8%。另外,这家银行(其他不少香港金融机构一样)去年实施了冻薪计划,这实际上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自2008年以来,只给员工每年涨了仅1%。

  劫贫济富已是全球通行做法,那些越有钱的人,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越早“复苏”,而越是拿死工资的人,在流动性泛滥的今天将手足无措。

  最后,我迄今为止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用中国借来的钱,去堵银行的窟窿,允许这些银行撇除大量的坏账,却不要求这些银行在撇除坏账的同时,取消那些还不起贷款的普通老百姓的债务?既然坏账已经撇除,也就意味着银行实际上在账本上已经将这些住房贷款人的债务撇掉,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不真正落实呢?

  纳税人把钱集中起来给银行免债,但银行反过来仍然要求这些欠银行债务的纳税人还钱,这不是天下最大的抢劫是什么?

  (作者系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