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红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21:15:07
说“红颜” [原创 2007-07-06 18:02:40 ] 发表者: 北场客 

说起“红颜”这个词,现代人自然就会联想到年轻貌美的女子,读过一些史书、肚子里有点儿墨水的人还会发些许“红颜薄命”的感慨,生几分寻求“红颜知己”的憧憬。总而言之,“红颜”就是女性的代名词。但实际上,“红颜”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很长时期中是男性和女性通用的。
“红颜”作为一个语词起于何时现在无从知道,其本义是指年轻人脸色红润,后借为青春、年少的代称。就我所见,最早出现这个词的似乎是班固的《汉书》,在该书《卷九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孝武李夫人传》中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之语。这是汉武帝为追思早逝的宠妃李夫人而作的一篇赋中的两句,其中的“红颜”是在怀想李夫人面色红润、青春焕发之美。
不过,汉武大帝把“红颜”用在自己宠爱的妃子身上却并未改变这个词的通用性,后来的人仍然依其本义在诗文中赞叹“红颜”。最有名的当属李白的《赠孟浩然》诗,起首四句就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孟浩然年轻时就因不喜仕途而在湖北鹿门山隐居,所以说他“红颜弃轩冕”。还有杜甫的《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苏涣任永嘉尉时才二十出头,自然当得“红颜”二字。
上述李、杜诗中的“红颜”都是指青年男子,当然,以“红颜”写女性的诗也不少。曹植《静思赋》有云:“夫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极言美女容颜红润光彩照人。李白《长干行》诗云:“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那女子“坐愁”的是青春年华之渐逝。白居易《后宫词》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宫女哀怨自己年纪轻轻就枯守后宫。这些诗赋里的“红颜”都是在描写女子的美貌或年轻,而没有代称女性的意思。
那么,“红颜”一词什么时候成为年轻貌美女子的代称的?元代无名氏的《鸳鸯被》曲第三折有云:“总则我红颜薄命,真心儿待嫁刘彦明,偶然间却遇张瑞卿。”这似乎是“红颜薄命”一词的最早出处,但其中的意思主要还是在说“虽年轻貌美但命运多舛”,还不是专指女性。《西游记》第七十回中也有一段话:“诚然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同样用了“红颜薄命”之语,这里是在咏叹“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大王”后宫的“金圣娘娘”,其“红颜”显然是在指代“自古”以来的年轻美貌的女子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生活在十六世纪中期,可见至少在那个时候“红颜”一词已经由男女通用变为女性专用了。最为后人熟知的当是明末清初吴伟业的《圆圆曲》中的句子:“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能让大将军吴三桂发冲冠之怒的“红颜”当然只能是陈圆圆那样青春妙曼的女子了。这也说明以“红颜”指代女子在明代已是很普遍的了。
“红颜”现在已成了女子的同义词,男子无缘沾光,因此近年有人发明了一个新词专门指代男性以为男人们争取权利:“蓝颜”。不过,从语词构成的含义来说,“红颜”之“红”本是指“红色”,与此相对应,“蓝颜”之“蓝”自然应该是“蓝色”之意。“蓝颜”,满面蓝光?这有点儿古典神话小说中那些妖魔鬼怪的模样。所以,“红颜”美不胜收,“蓝颜”么,则实在不敢恭维。
标签:随笔 
票数:0
我顶

【发起辩论】 [手机订阅][收藏到我的网摘]
[推荐] |[评论] |[投诉] |[打印]
本文章被推荐到了5个圈子
点击数: 89   评论数:1
本文章引用通告地址(TrackBack Ping URL)为:
http://post.blog.hexun.com/beichangke/trackback.aspx?articleid=10565633&key=633193417600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