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者如何看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42:02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多次举行学术会议,对中国发展历程、成就及其经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原因和经验有: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国领导人从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中汲取了教训;中国坚持了循序渐进的改革;中国坚持自力更生并善于吸引外资、借鉴别国经验。与此同时,俄罗斯学者对影响和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将俄学者提出的影响、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提炼如下。  “粗放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俄罗斯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三十年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遭遇的困难进行了探讨,认为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季塔连科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挑战和困难。“近几十年来,中国现行的粗放式、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托两个因素支撑:第一,普遍地使用特别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或者干脆就是无偿的自然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出口。第二,全面地吸引外资以提高出口商品的生产、获取现代技术和积累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积极参与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自然要求使用具有一定技术的因而也就不廉价的劳动力,这就要求额外地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巨额投资,而这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降低中国的竞争优势。相对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得粗放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格尔布拉斯教授在其2009年发表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文中也指出:“除了所有其他的问题之外,有一个问题,即经济出口在未来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技术人才培训规模的扩大,对集约发展模式、特别是革新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扩展的重视,都证明了中国领导人打算今后发展经济出口,将中国的经济出口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问题在于:为了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从经济上充实和完善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规划,应当如何改革经济发展模式。预定在 2020年之前实现这一规划。确定在最近几年建立城乡一体经济、建设‘新农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经营机制的交通和能源的基础结构、在农村地区建立必要数量的生产、医疗、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工程项目。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巨额投资。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国家是否可以放弃超高积累?为了利用巨大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有理由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并且首先是8亿农民的收入。能否将超高积累与增加消费成功地结合起来?确保集约型、革新型经济与粗放型经济相结合,也比较重要。这个问题的实质,与其说是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倒不如说是集约型经济并且特别是革新型经济在劳动力数量方面有比较小的需求。不仅如此,这种类型的经济同中国国内探索、不懈创新、自由讨论以及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的状况密切相关,没有这些,群众性创造便是不可能的。它要求极大地提高中国人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而要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则是不可能的。总之,中国社会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不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以及中国将会对世界文明作出怎样的贡献。”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俄罗斯学者认为,在中国 60年发展进程中,相对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影响、制约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俄罗斯历史学博士别尔格尔在其2009年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懈探索并取得成就的几十年》一文中指出:“在中国,‘解放思想’是常态的,并且是持续的,然而却很难称中国的‘解放思想’是全面的。因为它更多的是触及经济关系,而很少触及意识形态和政治。”“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加速市场经济改革,而政治改革的滞后则变得越来越明显。”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没有对社会保障予以应有的重视”
俄学者认为,中国政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未能对社会保障问题予以应有的重视。比如, ..格尔布拉斯教授在2009年撰文指出:“多年以来,中国政府没有对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予以应有的重视。商业化触及了包括医疗和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能够看得起病、让孩子上得起学、有钱养老以及干很多其他的事情,居民们不得不将相当部分的收入存入银行……近些年来中国所通过的大量法律、法令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有利于改革劳动关系、建立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体制、增加发展城镇化的投资、建设‘新农村’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
“一些社会问题异常尖锐”
俄学者认为,中国 60年发展历程中积聚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还异常尖锐。比如,季塔连科院士就翔实地一一列举了这些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矛盾。近年来一些社会问题异常尖锐:失业增加(3000万城市失业人口和1.5亿至2亿的农村失业人口);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极化现象严重;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体制过程中产生了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在居住着7亿多人口的农村地区更加尖锐。”
人口问题
俄罗斯学者认为,人口问题也是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比如,苏联时期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伊梅德韦杰夫教授认为,中国人口过多,影响了中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改善,而生活质量的改善又促使了中国人寿命的延长,“2005年超过60岁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2%,超过80岁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3.7%。对于中国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数字,因为在中国对老年人的援助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发达,预算只有一小部分被投入到用于对老年人的援助和服务事业。在最近20年时间里,中国老龄人口数量还会增加,而儿童的数量将会减少。”
粮食问题
在俄罗斯学者看来,粮食问题也是影响、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认为,虽然“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粮食生产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人均计算都有了增长,蔬菜和粮食都有保障”,“但是一旦中国遭遇歉收或者自然灾害,就没有多余的粮食,食品总的储备也不丰裕”。“当然,中国可以养活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和计划很多,其中包括开发沙漠地,可是实施这些方案和计划需要投入很大的力量和巨额资金。”
能源问题
俄罗斯学者还认为,近年来中国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能源匮乏,他们认为,对于中国而言,“能源问题也是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对于迅速发展的中国工业来说,能源是不足的。中国自己能够保障煤炭供应,尽管它还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品种的煤炭。中国生产了它所消费的石油的大约65%,而中国人的石油消费量要比其石油产量增长得快。中国需要天然气,电也匮乏,中国对电的消费采取了严格的调控措施”。
总之,俄学者认为,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既取得了成就,又存在着问题;既存在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只要中国善于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社会改革、稳步推进政治改革,谨慎并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那么中国将会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反之,中国的前景将会令人堪忧。比如, ..季塔连科院士认为,在中国成为世界性先进大国的道路上既存在着积极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消极因素,后者成为制约中国跻身于世界性先进大国这一目标实现的障碍甚至威胁。“中国面临着严峻的任务——消除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存在的严重分裂,掌握新的机遇并回应新的挑战。也不能排除出现停滞的可能性以及来自外部的对抗的可能性。对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而言,既存在着有利因素,也存在着不利因素。”“一言以蔽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凡的,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这些改革的代价也是高昂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停止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一进程具有不可逆转性。中国将会沿着坎坷的道路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2票

9票


• 总统不敌法官
• 笼罩一切的“国情”
• 这是一副怎样的“国画”
• 中国与印度:哪个更腐败?
• 叶海林:是世界误读了我们 还是我们没读懂世界
更多>>
俄罗斯学者如何看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俄罗斯学者如何看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 俄罗斯学者对苏联“改革”及赫鲁晓夫等人的政治评价-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发展的新十字路口-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朝鲜是如何“维稳”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冤案是如何酿成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蔡定剑:新闻自由是社会稳定转型的积极因素-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大陆的政治学者在台湾没地位-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朝闻道集:百岁学者的大智慧-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蔡霞:铁肩担道义的学者战士-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俄罗斯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卡廷惨案成为俄罗斯无法摆脱的尴尬-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在正义里守望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温家宝:强大的美国利于中国发展-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人民日报:如何理解“中国模式”-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近30年来中国学者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收获和思考-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九大悖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指向:制度与理念并举-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我看到的台湾选举-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关于进一步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策-中国选举与治理网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