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的能场监测与意外预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3:18:22

易学的能场监测与意外预防
                            
(张延生、龙卫权)


  加通社安省漆咸99-07-30电:加拿大最繁忙的位于漆咸(CHATHAM)附近的四零一高速公路周五发生一起连续撞车事故,当时一辆向东行驶的大货车驶近修路地段时,未能减速,突然迎头撞向另一辆货车,引发了七车连环相撞,其中三辆是拖挂车。大小汽车迅速变成一堆废铁,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公路上,火光熊熊,血迹斑斑。车祸现场一片狼籍,一辆货车后部撞成扇形一样散落开来,一辆货车的引擎被抛落在路旁,距离车身约十米远。另外两辆客货车撞在一起,其中一辆的驾驶座后几乎无任何车身部分留下。
  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场重大车祸中,众人全部死里逃生。一些人被困在火光四起的废车里,九人被送往医院治疗,然而,无人的伤势被认为是危及生命的。
  这条公路上每日的车流量达一万八千辆。加拿大汽车协会曾催促安省交通部,对该地段的异常车祸及死亡率展开调查,仅在一天前,该协会还带领专家前往当地实地考察。专家认为,当地没有铺砌路肩,是原因之一。
  据当地骑警介绍:这段长达66公里的路段自99-03-11以来,就已发生了十一次死亡意外,共有十三人死亡,故有"死亡公路"之称。但这段路1998年全年仅有二次死亡意外;1997年全年仅有一次死亡意外。
  99-07-31上午现场考察:在离意外现场259.6公里处就已发现此异于常态的能场,强度甚强;至255.9公里处强度进一步增强;至118.8公里处出现强烈疲惫欲睡感,几乎难以自控;至101.6公里处欲睡感最强;至78.3公里处此能场强度再增强;至12.3公里处此能场强度已达最强;之后是复杂多变的能场直到意外发生处。这个意外现场并不是此能场的中心,此能场的中心是意外现场再向西14.5公里处。详见附图。
  此能场之中还参夹着数目众多、大小不等的好的能场。这次意外之所以全部众人能死里逃生,与附近有很多好的能场有关。同时亦可据此认为:此能场已在逐渐减弱的过程之中。亦是说,此处再次发生重大意外的机会已经减低。
  一般来说,意外发生之前数周,就已有此能场的存在,逐渐增强,最强的时候即是意外之时,可能会持续此强场一段时间,之后渐渐消失,约需数月。能场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与此能场的强弱和大小成正比。
  如此能场太强则会有多次意外,首次意外可以是在此能场最强之前,以及在此能场减弱的过程中仍会有意外。即是会有连串的意外。
  此能场可在同一区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多次出现(即是说有些地方会较容易出现这些能场);而在有些区域仅是偶尔出现一次。
  此能场可以呈弧形、极缓慢地移动。一般的方向是向南、西南和正西。每一能场最终均会消失。
  此能场的大小、强弱和构成复杂与否,与意外的大小和严重性成正比。简单弱小的能场是小意外;复杂强大的能场是严重意外。例如:此能场的场半径在汽车自身引擎故障时为13.3公里;汽车轮爆胎时为20.0公里;汽车头尾相撞时为41.5公里;这次意外则是274.1公里;百慕达三角州(The Bermuda Triangle)在1965年-1968年时的能场半径竟达600公里。
  有兴趣者可翻阅百慕达三角州失事的资料,我认为这是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果是有可能涉及到自己本身的能场,或是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安全的意外,此能场可被检测的敏感度会被成十倍地扩大,例如,99-08-04我从四零零高速公路向南行驶时,在之前77.1公里处就已发现此能场,在33.2公里处增强,并不复杂,仅是一个简单的双波纹形的小能场。结果是一辆货柜车呈"S"状行驶在我之前的右线,虽然未过线,仅是在它本身的线内摇晃,但已使我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我不是身在其境或不是局内人,我相信此能场可被我检测的场半径只不过是7公里左右。我想这亦算是自保的本能吧(生物的远程预警)。
  此能场亦是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是难以捉摸,以往只可凭意外的多少和意外的分布确定所谓的"死亡范围"。与飓风、龙卷风、泥石流和洪水猛兽不同,难以看见,但看不见并不表示不存在。
  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此能场的位置,在我们还未有什么方法可以摧毁或搬迁它之前,最简单的方法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望而却步,敬而远之,何乐而不为。如百慕达三角州之连串的"人间蒸发",只需简单地绕道而行就可避免,又有什么难的?
  此能场的形状为波纹形由中点向外不均匀地扩展,强弱不均,色为紫黑。意外发生点以及此能场的中心点不一定是此能场的最强处。
  此能场之中往往还可以参夹有好的能场,呈绿色,可抵消或减轻意外之危害。随着绿色的能场增多,此一能场即会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此能场不受环境,地形和气象影响。
  此能场会影响和干扰气象,使局部气象异常,造成大量的、局部的和短暂的雷鸣电闪,狂飙暴雨。
  此能场会影响和干扰电子仪器,包括雷达系统、卫星定位系统。
  此能场会影响和干扰人的生理、心理和情绪,使人容易紧张、疲倦、反应缓慢、动作迟钝、判断力下降、思维可能有短暂的空白,甚至实时迅速地进入睡眠/催眠状态(这可能是发生意外的原因之一);对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病患者,以及早期孕妇亦有一定影响。
  此能场对意志薄弱者的影响和干扰会更甚;与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生活习惯和为人习惯有关。
  有此能场不一定有意外,但有意外一定有此能场。
  有趣的是,在雷雨交加,乌天暗地的时候/地方,并没有坏的能场,反而是有好的能场。这与文学作品有些不同。
  这是我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安全驾驶的方法之一,并且作为咨询项目提供给需要旅行安全的人士。现有感于这次意外,君子问祸不问福,且为使众人对易学有更多的认识,蒙师傅许可,予以公开。
  大家都知道许多动物(如狗、鼠和蛇等)都具有感知某些能场的能力,当地震来临之前它们会极度的不安和异动。人类亦应该具有这些能力,问题是人类的日益聪明,这些能力已退化到令达尔文摇头的程度。
建议:
  1. 当发现此能场时可竖立一大型警示牌,待此能场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后再取消警示;
  2. 强制性的限制车速,以便万一有意外,亦可将损害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3. 如此能场过于危险时则可改道而行,或暂时性的封路;
  4. 由当地传播媒界警示市民出入小心,提醒人们这里是意外黑点,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远超过其它地方。经过这些地方时要加倍小心,集中精神,时时警惕自己;
  5. 训练狗只监测──山崩地裂的能场是非常地巨大,不需训练即可感知;而公路上的这些相对较小的能场则需要训练和强化它们的能力,才可以让它们感知。问题是日后出入都要与狗为伍,有些人未必能接受;
  6. 研究仪器监测──成本高、难度大,但之后可以普及;
  7. 学习易学──这是最简单、最容易、效果最好,且事半功倍、一举多得,是我们所提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