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张锐触及了国人的敏感神经 - 王育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03:04
华为张锐触及了国人的敏感神经
张锐在人生最强壮的时刻结束了生命,又一次触及了社会的敏感神经。被圈养的一代,无论生性何等懦弱,他们终将承担起这个民族往前走的责任!国人该反思,这个重担还会压垮多少个张锐?!如何才能挽救那些鲜活的生命,挽救中国的未来?!
王育琨/文
26岁清瘦俊朗的张锐,武汉大学毕业,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华为上班,年薪不低,这本来是63岁的父亲和55岁的母亲2007年最大的宽慰。一家几百元的月收入,举债5万多元,供养独生子武汉大学毕业,在街坊邻里已经够露脸的了。2004年毕业后换了4份工作,最后2007年5月份,终于戴上了华为公司员工的胸卡。可是7月18日,儿子却在人生最强壮的年华,在深圳某小区内自缢身亡。没有留下一句话。父亲在此前一天专为他从武汉赶到了深圳,就在他的身边。
这是父亲第二回到深圳。两次来深圳的起因都是儿子说要从华为辞职,他买张站台票端个小马扎空着肚子就到了深圳。父亲知道儿子从小就依赖他做出判断。父亲工作了一辈子,每个月也就是拿几百元钱。他太知道挣钱的艰难了。儿子毕业后换了4份工作,先前那点工资养活自己都不够。好容易华为工资高,这个家庭有了盼头,说什么也不能让儿子辞职。父亲甚至跟儿子交底,先前是父母养活儿子,儿子依赖父母;现在父母弱了,父母要靠儿子了!父亲没有想到,父子交心的话,非但没有缓解儿子乖戾的念头,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
生命的26年,是张锐被圈养的26年。家庭虽不宽裕,但是父母从来不委屈儿子。儿子在有求必应的氛围中长大。他通过无保留的依赖获得幸福,通过放弃独立性而衣食无忧。习惯性依赖悄悄在张锐身上建立起权威。起初温馨而谦恭,可是时间一久,便深深扎根,最终露出凶悍而专制的面目。他从出生后吃奶起,就吮吸这个习惯的法令了,这是他所看到的世界的全部!
毕业后,父亲母亲一如既往地爱他。可是,他意识到不得不脱离他对父母的依赖!他要独立对一系列大事小事做出判断,他要当机立决!别人看平常的事,对刚刚离开父母怀抱的他来说,却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知道他必须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可是他又没办法不依赖父母。他渴望走出恐惧焦虑的困境。于是他辞掉了武汉的工作,从武汉到了深圳,彻底离开父母的保护。
但是,张锐没有做好准备,父母没有做好准备,社会也没有做好准备。父母小看了贫困家庭对独生子溺爱所豢养成的习惯之残暴和阴险。没有人注意到那棵被长久依赖的习惯所奴役下的卑微的灵魂。20多年依赖的习惯统摄和蚕食着他,他已经很虚弱,可是没有人看到这一点!26岁风华正茂的年龄,父母、华为和社会都习惯性地把他当作了强壮的代名词!他到处听到的是责任,可是他嫩弱的肩膀上,从来就没有担负过什么责任!现在居然要让他来承担想都不敢想的责任!他知道自己没法承担那些责任!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没完没了的责任,让他充满了恐惧。恐惧会使人丧魂落魄,即便是最沉得住气的人,恐惧起来也会心慌意乱。何况瘦弱的张锐!
这次把父亲电话叫过来,张锐想到了永别。他知道父亲会说什么,他知道他不能辞职的10000个理由。他清楚他摆脱一切责任的唯一路子就是死亡。恐惧已经把他心里全部的生活勇气都掠走了,他只有死。于是7月17日,他跟父亲一起吃了晚饭,一起睡了一觉。7月8日上午他就借故出去了。恐惧感如此之强势,让他不敢去触摸责任这个念头。甚至包括给含辛茹苦的父母留几个字。他不敢提“死亡”!他更不敢交待后事!他没有勇气承担一个人这最后一份责任!
张锐走了。他从自己的责任中解脱了。他顾不得白发苍苍的父母了,好在他们会自己照顾自己。26年了,他们都从千方百计地照顾他之中得到了幸福。这回,他把继续照顾他后事的“幸福”,留给了二老。
张锐在人生最强壮的时刻结束了生命,又一次触及了社会的敏感神经。可是,大多数媒体进入一个弱势群体和强势公司之间的博弈。张锐朴实的父母也被挟裹着进入了与强势公司一争的俗套。而在人们的习惯性冲动之中,张锐命运何以如此的真问题却被淡化了。
张锐的悲剧,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写照。中国独生子女一代,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太过依赖、独立性差以及责任感稀缺。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贫苦人家,都毫无例外地不让独生子女受半点委屈,让他们从小就脱离社会,就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圈子里通过依赖获得幸福。可是,社会又是一个越来越具竞争性的社会,丛林规律无时无刻不起着作用。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做好准备,如何面对张锐们这一代!
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这是个知识增加、感觉退化的时代。荒诞与野蛮如杂草般丛生。人的最大无知,是对人生的无知,对死亡的无知。归根到底,是对自心的无知。有些人一辈子过去了,也没想到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现代网络社会信息量极大的丰富,同时也使人们陷入极大的忙乱之中不得解脱。静修和自由成了一种奢望。人们常常会深陷琐事无法自拔,会很苦闷,会感觉孤独和冷漠,会莫名其妙的恐惧,会埋下头去哭泣,会怨天尤人,会拜倒在强权或权威面前,会陷入无奈、无助、无聊的噩梦状态,甚至会得抑郁症。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们往往只知外求,不知内求,不知“反求诸己”。心乱了,一切皆乱;心若清明,万事通达。
当然,张锐只是新一代中懦弱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新一代的主流。新一代无论生性何等懦弱,他们终将承担起这个民族往前走的责任!国人该反思,这个重担还会压垮多少个张锐?!张锐年轻的生命,不能白白走了!我们该做点什么,挽救那些鲜活的生命,挽救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