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45:40
课标内容:举例说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知道城市是聚落的一种类型。
(2)了解城市的概念。
(3)了解城市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条件。
(1)了解城市形成的过程。
(2)分析案例,理解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原因。
3.了解城市发展的含义。
了解城市发展的两方面内容。
4.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5.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学生所在城市温州与洞头的乡村为案例,对比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现状,学会历史地、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掌握科学分析城市相关问题的方法,提出创新发展建议。
2、通过提供地理图像、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家乡城镇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⑴城市的显著特征
⑵城市形成的过程和城市的形成原因。
(3)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4)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2.教学难点:
⑴城市的显著特征
(2)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五)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  请学生回忆高一城市化的概念。
教师指出概念的两个要点:(1)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场所
(2)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重点、难点突破(1)
2.出示图洞头乡村与温州市区城市有什么差别?
(看课本P2页。利用温州市区城市和洞头乡村的有关图片资料,对比分析城市聚落不同与乡村聚落的显著特点?)
聚落
项目
乡村
城市
规模
较小
较大
人口结构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经济活动
农业活动为主
非农业活动为主
两者联系
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城市一般带动乡村发展。
学生填写。
城市与乡村相比,城市密集性、生产活动、产业结构、产生效率、经济效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人口、建筑、交通、信息、资金、文化和产业活动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不同?紧凑而密集。
1.密集——城市的最基本特征。
2.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思考:城市为什么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特点?
讨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方便,通信便捷,管理水平较高。现代科技、先进工艺设备、人才
3.高效率、高效益
城市与乡村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乡村的功能简单而稳定,城市的功能复杂而动态
4.多功能、动态性
请同学归纳出:城市的特征。(填上表格)
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差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城市经过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城市是怎样形成的?
重点、难点突破(2)
二、城市的形成
材料1:“城”是一种防御设施,用于防御野兽、敌人,有城墙、护城河等,“市”是商品交易流通的场所。早期没有固定位置,后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有“市井”之称。后来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交易,形成集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经营上的方便,“城” 与“市”逐渐融合,形成多功能的城市。
材料2:早期城市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在劳动产品出现剩余的情况下,逐渐形成集市。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城与市逐渐融合,集市逐渐演变成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城市中产生了保护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行政机构,行政职能产生。封建社会,城市进一步增大,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大城市,改变了城市的内涵,使城市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劳动分工。
图片: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看材料1、2分析: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的形成有几个阶段?
城市起源:①灌溉农业发达地区②农业技术得以创新③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④集市逐渐演变为城市。
1.城市的形成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时期:产生
封建社会时期:增加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大发展
从中归纳出: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城市的形成原因:
结合P3页活动:讨论城市的产生原因?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举例:武汉、石家庄等城市,要求学生分析其成因。
结合P5页课本,从上面的材料分析出:
1.城市发展的内容: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内涵的提升。
2.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请同学阅读P6页世界城市的发展:归纳世界城市发展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表,对比说明世界、我国城市的发展规律。
历史阶段
发展状况(规模、数量)
产业革命前(前工业社会)
产业革命后(工业化社会)
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后工业社会)
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3)
3.我国城市的发展
阅读P7页课文,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历史悠久、水平低、速度加快、东西部差异大。
归纳:我国城市发展的意义及趋势:P7页。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城市的特征、形成、发展三方面,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规律,但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会发生变化,许多因素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板书设计:
1、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城市的形成原因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城市发展的含义
4.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5.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课后作业:
作业本P1------P4 其中第20题选做。
反馈:
作业难度较大,题目较为灵活,其中第6、7、20题,错误率较高。
教学诊断及反思:
1、  高二教材可参考资料太少,备课全靠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时间精力花费大,效果不见的好。
2、  教材内容较为混乱,思路不清,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困难。
3、  乡土地理知识与课文内容结合,学生较感兴趣。
4、  高二学生与高一学生有很大区别,上课主动举手发言的很少。
5、  本节教材中学生原有的知识较少,学起来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