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夫多妻制惹的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4:21:17
林行止
一向以來,一般人相信回教徒所以走上當「人肉炸彈」(Murdercide)的絕路,是為經濟貧困所迫(數年前筆者也以此論點作過一文;最近談「人肉炸彈」的經濟誘因,刊三月十四日),此說深入民心,因為貧窮等於機會成本較低,受宗教信仰的驅使而不惜自殺且與汝偕亡殺死異教徒殉教,「表面理由成立」;但普林斯頓經濟學及公共事務講座教授克魯格(A. B. Krueger, 1960-)和他一名學生(捷克查爾斯大學助教)合寫、發表於二○○三年秋季號《經濟前景學報》(第十七卷第四期)的論文〈教育、貧困和恐怖主義有關嗎?〉,以實證研究方法,指出接受高等教育和良好出身,與恐怖分子的關係更密切;雖然教育水準高和生活優裕的回教徒不一定當「人肉炸彈」,但絕大部分「人肉炸彈」來自此一階層而非窮苦人家,則可肯定。七月初試圖以自殺汽車炸彈襲擊蘇格蘭格拉斯哥和倫敦的八名恐怖分子中,有七名為執業醫師及一名醫學研究助理,而且皆出身於中產以上的家庭。對於克魯格來說,可說均在預料之中,這些人的身份和他的研究結論完全吻合。
「恐怖大帝」拉登出身大富之家,本身是合格工程師,他的助手是醫生(Dr. Ayman al-Zawahiri);一項對四百名拉登基地成員的家庭背景調查,顯示其中三分之二來自上層及中產家庭、百分之六十三是大學生。在第三世界國家,這類人是社會最優秀的中堅分子,他們之所以捨棄「安定繁榮」加入恐怖組織,有的且成為「人肉炸彈」,據克魯格的剖析,和回教社會缺乏「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主要指宗教、言論、政治〔組黨〕和集會自由)關係更大。「出產」最多恐怖分子的沙地阿拉伯和巴林,便是既富裕又缺乏自由的國家!
克魯格的發現十分重要,因為此前美國政府和世界銀行,都認為貧困問題一旦解決,恐怖組織自然瓦解,恐怖活動因而歸於沉寂,因此有意向中東國家提供巨額經濟援助。顯而易見,在打壓恐怖活動上,協助這些國家建立自由社會民主政制,遠較經濟援助有效。不過,要改變這些神權國家(有的披上民主外衣)的政治制度和社會風氣,談何容易,阿富汗和伊拉克甚至巴基斯坦俱為顯例。據以寫《臥底經濟學家》而享大名的哈福特在二十一日網絡雜誌slate.com的「臥底經濟學家」專欄透露,克魯格已寫成新書《恐怖分子是怎樣修成的?》(What makes a Terrorist?)。上阿馬遜網站一查,知此書將於八月初發行,屆時若有所見,當再為文一說。
「人肉炸彈」自殺殺人的動機不完全是為宗教信仰,然而,若為宗教信仰而這樣做,則幾乎百分之百是回教徒─其他宗教如佛教徒,充其量只會以自殺(自焚)以對不合理世事作抗議,絕不會藉自殺兼他殺達致目的;至於基督徒,則只會禱告上主寬恕世人……。
回教徒當「人肉炸彈」,與《可蘭經》的喻示無關,因為並無任何要教徒以身殉教的經文,那麼他們是受什麼刺激而有此在方外人看來是「非理性」的行動?答案是性生活無法滿足!回教是唯一容許一夫多妻制的主流宗教,在回教國家,一夫四妻是常態,結果是婚姻市場上的女性供不應求,這種情況在盛產「人肉炸彈」的沙地阿拉伯特別嚴重,據中情局公開網站七月十九日的資料,該國有適婚(十五到六十四歲)男性九百三十一萬六千六百九十四人、女性只有七百零八萬九千三百七十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已有男性找不到老婆,在一夫多妻制之下,曠夫更多,不在話下。
眾多適婚男性因為女性供不應求娶不到妻子的社會,強姦和謀殺犯罪率普遍較高,這是「性苦悶」者宣洩對社會不滿的一項偏激手段;但在非回教亦行一夫多妻制的加勒比海諸國,從來沒有發生這類害己害人的激烈行動;走上「人肉炸彈」之路的,只發生於回教國家!數年前「人肉炸彈」初興時,筆者在這裏指出部分回教徒相信殉教者可直上天堂,而那裏有七十二名處(美)女相陪(丹麥漫畫家曾以「人肉炸彈」太多令天堂處女供不應求而闖禍),社會學家(如牛津的甘璧塔〔D. Gambetta〕)教授便認為這種誘因對「王老五」發生重大影響─他們在俗世因為男多女少無法娶妻,惟有上天堂圓左擁右抱之夢!對於血氣方剛而又迷信的青年,這種誘惑無可抵抗。
「人肉炸彈」幾乎清一色是獨身青年,證明上述的推理雖不中亦不遠。
〔信報財經新聞 2007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