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个人消费:吃盒饭穿布鞋却买豪华飞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49:27
主持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大家好,我是王凯,话说2004年的一天,一个年近50的浙江人买下了一架私人飞机。成为国内第二个、浙江第一个买私人飞机的人。这一举措使以前默默无闻的他一夜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人物,一时间,他的名字马上和飞机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解说:
这个买私人飞机的人叫裘德道,杭州道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化纤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多年,资产达到20亿。他买的飞机叫“首相一号”,价值6500万元人民币。舱内刚好紧凑地安排下6个客座。“首相一号”的飞行高度是1.2万米,加满油后一次可飞2.5个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最先进的轻型喷气机。
同期:
裘德道:我自己坐上自己的飞机,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时间可以不受航空公司的限制,不管是晚上,你想回来就回来了,你什么时候想走就什么时候走。
主持人2:坐着自己的私人豪华飞机,的确是非常舒适、也非常方便,但是您能想象吗?这架飞机可是裘德道和别人赌气买下的。
解说:
裘德道:平时就喜欢交通工具,尤其喜欢名车和飞行器,2004年2月,新加坡举行航展,裘德道带上几个朋友前去参观。
同期:
裘德道:当时也是一个朋友说心里有一个航展,来了很多国外的商务机,我们也去看看。
解说:
可是,当他们走到展馆门口的时候,却被保安拦住了。
同期:
裘德道:当时保安说现在有很多客人,今天就没时间了,实际上他也不是说没有时间,主要是打发掉你就算了,人太多了,他认为你中国人来的话,不可能会买飞机,就是大概来看一看,凑个热闹。
解说:
听到保安这么说,裘德道十分气愤,凭什么国外的人可以在展馆里任意参观飞机,自己却只能呆在门外,裘德道心里产生了巨大的不平衡。
同期:
裘德道:当时心里挺难过的,挺气愤的了,我想你们国外买得起飞机,我为什么买不起飞机,我说我们也是来买飞机的。
解说:
听到裘德道要买飞机,工作人员赶紧向展会的相关反映,不一会儿,裘德道发现工作人员满脸堆笑地向他走来。
同期:
裘德道:态度就不一样了,也把我们引到贵宾厅,还跟我们进去。
解说:
此时的裘德道内心得到极大满足,左挑右挑,裘德道选中了豪华的“首相一号”,并以6500万元的价格买下。平时很少抛头露面的裘德道买下了豪华飞机,这让他一夜成名,在互联网上的〈中国富豪奢侈榜〉上,裘德道赫赫有名,排到第十四位。不仅媒体对裘德道买飞机给予了极大关注,在裘德道的家乡杭州萧山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同期:
蔡利娜(裘德道的秘书):有些人说你是为了摆阔气,好像买个飞机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同期:
裘德道:不理解的肯定是说奢侈了,他不会考虑到你买飞机到底用途是什么,他肯定说这么多钱买个飞机浪费了。
解说:
关于买飞机的事情,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应,但是,裘德道却不以为然,虽然他是一气之下买的飞机,但是,关于飞机的用途,他却有自己的安排。
同期:
裘德道:实际买了飞机以后对我们公司这种业务上发展,从朋友的关系上,从知名度上,是飞跃的,实际上要比做广告好得多,你看国外老板在香港我去接他一下,他本来在中国要三四天能够坐上,可能我一两天时间就在我们中国的事情都办完了,他对生意上肯定照顾我了。
主持人3: 裘德道买飞机一方面是为了公司的形象,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你们以为我买不起,我马上就买给你们看,说买就买,一掷千金!为赌一口气,就买了一架飞机,真是够奢华的,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奢华的裘德道在平时生活的很多方面却又节俭得近乎抠门。
解说:
与价值6500万元人民币的豪华飞机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裘德道平时只穿非常便宜的布鞋。在裘德道的家里,通常摆放着几十双布鞋,这些布鞋都是家里的保姆从街边的小摊上买来的。
同期:
裘冲(裘德道的女儿):挺便宜的,一般他要穿的话,阿姨就去买一下,大概七块五毛钱一双。
同期:
裘德道:我这个东西我一个礼拜换一双,我一年才四五十双,七块钱一双,那就300多块钱,这不是挺合算嘛。
主持人4 :价值6500万人民币的豪华飞机,七块钱一双的布鞋,一方面大手大脚,挥金如土;一方面却节俭得可怜,拼命地打着小算盘,这个裘德道可真怪啊!但是,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呢,您知道他穿剩下的布鞋去哪儿了吗?
同期:
裘冲:他布鞋也都不破的,因为他经常换嘛,洗过了还是跟新的一样。
短片:保姆刷布鞋
同期:
裘德道:那我换下来的还能卖点钱呢,我去卖一点钱,一双可以卖个三四块钱。
同期:
裘德道:都是打工的买,现在二手产品挺多的,二手车,二手房,我创造一个二手鞋。
解说:虽然裘德道资产雄厚,但他每天都和员工们一起在食堂里吃最简单的盒饭,
同期:
裘德道:我一般出去的话,我跟司机两个人,我也从来不到好的酒店去吃饭,一般随便吃点饭,吃我挺不讲究的,就是在路上买点快餐吃吃就行了,没有什么多大的要求。
解说:
裘德道住的环境更是简单得不得了,一家人还住在二十年前盖的老房子里,
同期:
裘德道:我认为住得下来,干净就行了,房子不一定要住得好,只要干净,老一点没有问题。
主持人5:资产雄厚的裘德道在个人消费上可以说达到了随意的程度,他可以吃盒饭,可以穿布鞋,也可以买豪华飞机、这是个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问题,我们在此不做评论。这种随意的举动不仅表现在个人消费上,还表现在他的个人情感中,2006年 8月的一天,一个年轻姑娘的眼神,让裘德道做出了比买飞机还轰动的举动,让他最终掏出一亿人民币,天哪!这是怎样的一个眼神呢?别走开,先看一段广告。
主持人6:好,欢迎回来,故事讲到2006年8月,裘德道看到了一个年轻姑娘的眼神,这个姑娘的眼神让裘德道做出了比买飞机还轰动的举动,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眼神呢?
解说:
2006年8月的一天下午,裘德道和秘书准备坐飞机从北京回杭州。
同期:
裘德道:那天正好我们坐飞机,飞机晚点。
同期:
蔡利娜:挺烦的,就在飞机上面等嘛,然后我就问空姐要了一份报纸。
解说:
这时,报纸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了裘德道。
同期:
蔡利娜:我在看第二页,裘总是坐在我左边嘛,他就看到了,他说这个报纸给我看一下。
解说:
裘德道耐心地看着报纸,报纸上这个眼角带着泪花的女孩儿叫张銮,她得了白血病。由于家境贫寒,付不起30万的医疗费,为了妹妹上学,她决定放弃治疗。如果放弃治疗,两个月后她将离开这个世界。
同期:
蔡利娜:她当时就说为了家里人的生活,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
同期:
裘德道:当时我看到报纸的时候心里也是挺难过的,因为这个照片从眼神看出来是一种,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去帮助她这种表情。
同期:
蔡利娜:眼角挂着一滴眼泪,然后感觉对生活非常无望,看着真觉得太可怜了。
解说:
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的眼神,裘德道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他马上让秘书联系写这篇报道的记者。
同期:
蔡利娜:我就赶紧打电话给那个记者,那个记者他一听我电话,他说你30万块都捐啊,我说对啊,我们老板这个钱他全包了,他有一点不相信。
解说:
秘书挂掉电话后,发现自己还没有询问张銮的联系方式,马上又拨了第二个电话。
同期:
蔡利娜:那个时候空姐走过来了,他说小姐飞机马上起飞了,你不要再打电话了,后来我就说这个事情比较紧急,我说我很快的,马上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然后空姐往后面走过去了,接着我就电话拨通了,要了她的号码。
解说:
此时,坐在旁边的裘德道也没有闲着,他给公司财务科工作的女儿打了电话。
同期:
裘德道:我说给我提30万现金,当时我们也没有告诉他这个现金干嘛,反正提好我要用的。
同期:
裘冲:我也没问他到底这30万是拿来干什么的,因为他经常问我拿钱,我也不是一一地问他的。
同期:
裘冲:我就急急忙忙把钱准备好,放在家里等他电话。
主持人7:一个白血病人渴望帮助的眼神,深深地牵动了裘德道的心,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白血病完全可以治愈。只是,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昂贵的治疗费用往往让他们放弃治疗。对于报纸上的这个小姑娘来说,这30万可就是生还的希望,裘德道的这30万也相当于雪中送炭。
解说:
回到杭州萧山后,裘德道赶紧回到家中。
同期:
裘冲:过晚饭直接就说到医院去,当时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他路上一直在联系嘛,在哪个医院,也不是什么大医院,是一个浙医院的一个分部。
同期:
裘德道:就是好的好的,谢谢,也没具体问我们,因为他们可能也不相信,心里可能是有一种开玩笑而已这种感觉。
解说:
裘德道顾不了太多,迅速赶到医院,把钱交给了小姑娘的母亲。
同期:
裘冲:当时大家都很木然的一种表情,她当时肯定也不太确定的,到底你来干嘛,是不是来送钱的,当时我们把那个钱拿给他,30万,3大叠钱。
同期:
裘德道:真正把钱交给她的时候,她们母女三个,她妹妹,她妈妈,她自己,全部都跪下来。
同期:
裘冲:当时场景确实非常感动,我们都看了就觉得想哭的那种感觉。
同期:
裘德道:当我交给她30万的时候,对他们这个家庭来说的话,可能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是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30万,第二个就是有了这个钱以后,她的病可以有救了,作为我来讲的话,可能真的是几个小时的事情,就把这个钱赚回来,我用一小部分的钱,可能这个钱就用得值得了。
主持人8:裘德道捐出的30万对于白血病患者张銮来说,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生还的希望,可这30万对于裘德道本人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信手拈来,说送就送,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他这种信手拈来、说送就送的事情也有很多,他对亲戚朋友出手非常大方,他喜欢给亲戚朋友送宝马和奔驰,孝敬老爹的是奔驰,还给司机、保镖各一辆。最轰动的一次是送给亲戚朋友四辆宝马。
同期:
裘德道:因为我自己都开的好车,我不能让身边的人跟我差异太大,尤其是我的兄弟,我的姐姐,我不可能说我自己开的几百万的车,让他们还骑着一个自行车,那大家的心态都不一样了。
主持人9:这次,眼前的这个白血病患者张銮虽然是陌生人,但是,面对她渴望救助的眼神,裘德道同样捐出了30万,不知不觉中,他也由个人消费转向社会捐助,此时,他的内心得到的是另外一种满足。当裘德道走出医院的时候,感人的一幕又发生了。
同期:
裘德道:她妈妈还走出来,送到我们医院门口,在大门口还跪着。
同期:
裘冲:在医院门口,就这么跪下了,我们马上把她扶起来,不要这样。
同期:
裘德道:几十万块钱就可以救活一条鲜活的生命,而且当时他们都是很纯朴这种的,没有用什么办法了,真的跪在你面前,所以回来以后对我的触动也蛮大,
主持人8:身患白血病的小姑娘一家人的反映让裘德道受到深深的触动,自己几个小时产生的利润可以挽救一条生命,这让他非常欣慰。他决定拿出更多的钱来资助这些白血病人,可是,不久之后,他捐助的一个白血病人却让他心痛不已,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心痛呢?去段广告。
主持人9:好,欢迎回来,故事讲到裘德道要捐助更多的白血病人,可是,不久之后他捐助的一个白血病人却让他心痛不已。
解说:
让裘德道的伤心的是,一个白血病人在得到30万元捐助之后,做出一个让他没有想到的举动。
同期:
裘德道:这个病人拿到钱,后来在医院医了几万块钱就回去了,这样的也有,也不知道有没有治好。
解说:
自己捐钱本来是为了让白血病人治病的,没想到病人却拿着钱走了,裘德道郁闷不已。
同期:
裘德道:那心里肯定是挺难过的,实际上我们也不是说钱多得没地方用,我们给他的钱主要是想把这个病治,给他有一个生存的权利,反而人家在用了,当然心里肯定有点想法。
解说:
如何才能保证自己捐助的钱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呢?裘德道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设立一个基金,专门设人来管理,让医院根据病人的病情来支付这些钱,这样,不就能保证捐助的钱更好地派上用场了吗?2006年9月19日,是裘德道的五十岁生日,在这一天,他宣布,自己捐出一个亿成立慈善基金,专门资助白血病人。
解说:
裘德道成立的道远慈善基金对拯救白血病人发挥了巨大作用,救助的程序是,由医院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对白血病人的经济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情况属实,就可以用这些资金进行治疗,几个月来,有三十多个白血病人得到道远基金的资助进行了治疗。
同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河:我们这里一个是做好病人的评估,第二个如果道远基金费用有多的话,我们当时也有这么一个要求,就是说多下来的资金要退回给道远基金,这样的话把有限的基金用到更多的病人身上。
解说:
目前,那个当初受到裘德道资助的小姑娘张銮医治情况良好,身体得到恢复,对于裘德道她感激不已。
解说:
捐出一个亿之后,裘德道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要在自己五十五岁退居二线之前的五年,每年捐出一个亿作为道远基金。
同期:
裘德道:50岁也是人生走过一半了,人活到100岁就最多了,年过半百了嘛,应该为后事考虑了。他们这种眼泪,这种企盼,也感动了我也感化了我,我也年过半百的人呢,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多往这方面去考虑,所以我现在决定下来,在我以后我要把所有公司的钱捐出来,去救白血病人。
解说:
裘德道不仅自己为白血病人捐款,2007年年初,他还在杭州举行了三千人慈善晚会,呼吁更多的人为白血病人进行募捐。
解说:
如今,拥有巨大财富的裘德道从个人消费转到了投身公益,对于财富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同期:
裘德道:像打工肯定要考虑,我这个月几千块钱用光了,我明天用什么,但像我们有钱的人,就不用去考虑这个,因为用不完的钱,说实在的,我几代都用不完的钱,我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我对财富的理解是人只要能够想用的时候,够了就行了,多下来的财富呢,我认为还是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等到100年了,死了以后,50年了,人家还有永远传下去这样一个角色。
主持人10:裘德道拥有庞大的资产,对财富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自由,他可以穿布鞋、可以吃快餐,也可以送宝马、买豪华飞机。同样也可以在深受感动之时捐出资产投身慈善。在裘德道这个人身上,我们也应该深刻思考一下,有钱了,钱该怎么花,也许,如今年过五十、过了天命之年的裘德道的话能做出最好的回答:“到我这个年纪,应该是要多想办法来回报社会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要用之有道啊,五十岁的裘德道“得道”了,您呢?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财富故事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