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跳、二叫、三笑"? 北京和上海的公共厕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06:54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小子/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迎接如此重量级的“大事件,公共厕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形象工程”。90年代的老式公厕是“一跳、二叫、三笑”。“一跳”污水横流,“二叫”蛆虫满地,“三笑”没遮没拦。一些国际游客还给那种蹲位间要么没挡板、要么挡板很低,以至于熟人见面不得不尴尬寒喧的厕所起了一个幽默的名字“你好厕所”。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厕所由于臭气熏天,一些游客只能憋尿憋到宾馆,再好的风景也无心流连,只能一“憋”而过。被誉为旅游圣经的“Lonely Planet”在介绍某些国内的知名景点或饭店时,如果那里的厕所干净,一定会特别写上一笔,比如上海城隍庙的绿波廊餐厅。
如今的公共厕所是干净多了,也有了星级的标准,不过要评判公共厕所好不好,首先要让人找到厕所。同样是找公共厕所,白天在上海找容易,因为指示清楚,晚上在北京找容易,因为24小时的公厕很多。
人有三急,如果碰巧这时候你在上海,大白天的,又是在比较市中心的区域,那么建议你赶紧抬头,因为说不定在目光所及范围内,就会看到和路灯差不多高的如厕指示牌:画着两个小人,还写着150M。如果你顺着指示往前走50 M,还会看到另一个牌子,图案一样,只是数字换成了100 M。以此类推,直到你最终到达“方便”的彼岸。这种指示虽然有点罗嗦,但是非常贴心,难怪有人说在上海的街道上闲逛,已经到了“举头望厕所”的程度。而在北京,这种全市统一的厕所指示牌就很难找到,而且在某些旅游景点,越是星级高的厕所越难找到。
不过到了晚上,尤其是十点过后,上海有再多厕所的指示牌也没用,因为上海的收费厕所到了那个时候很多都是“铁将军”把关,要到清晨六点才重新开门。
曾经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上海的朋友,在“内急”的时候跑到徐家汇那里的24小时便利店找厕所,结果被当班阿姨一顿白眼,把他当怪物一样地赶了出来。“便利店里没有厕所,那还叫什么便利店?”这位朋友自然觉得委屈,因为在日本,所有的24小时便利店都是有厕所的,只是上海的便利店还没方便到能叫“方便店”的程度。
在上海仍然使用旧式马桶的弄堂老城区,有些厕所是24小时的,但这也只是男人们可以方便的地方,那里根本没有女人的蹲位。不过晚上找厕所的这种窘境,在北京的老城区就不一样了,那里的厕所24小时,不收费,男女平等。
我有个朋友在北京的南锣鼓巷开了一个酒吧(类似上海衡山路那种比较小资的休闲地),酒吧里就没有厕所,要“方便”得到巷子里的公厕去,他们倒也省心,喝多了的哥们可以去公厕里撒酒疯,不会糟蹋酒吧的内部环境。
在北京最有名的通宵美食一条街“簋街”,不少饭店自身没有厕所,只是共用巷子里黑漆漆的公共厕所。这种用餐+如厕的经验是很多上海人没有的,以至于有一次请一群上海朋友到“簋街”,逛了逛,问他们最后决定去哪家,听到的回答是“去哪家都可以,吃什么无所谓,前提是那饭馆里得有厕所。”也许是害怕在这样的公厕里“一失足成千古恨”吧。不过,本该满足口腹之欲的一次饕餮,选择的标准居然从上至下,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排泄”上,虽然情有可源,多少也让我这个东道主有点尴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