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郭德纲事件 一场是非难辨的争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1:54:23

黎明:郭德纲事件 一场是非难辨的争执

郭德纲的徒弟在郭宅和记者发生冲突,郭的徒弟以记者私闯民宅为由动了手,本是一件简单的民事小案,记者在这里并非天然代表着正义的媒体监督力量,对方拒绝记者采访或进入私人领地,也是正当的权利。如果和大名鼎鼎的郭德纲不沾边,再假如著名艺人不是和一个牛气哄哄的媒体公然对抗,这点事由片警就事论事处理一下就完了。

总而言之,如果这一出戏只是双方个人的辩论或者双方动员各自粉丝参加论战,只要不涉及法学、规则纠葛和公共政策、公器使用,公共知识分子一般认为此事没有较大言说价值。然而,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

先是“主流媒体”似乎步调一致、调门一致地同时对郭德纲万炮齐发。这次,“主流媒体”对郭德纲的仇恨明显深过贪官污吏,报道力度明显大过诸多公众真正关心的话题,还拿出了某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概括性名词,比如,无良、无德、无耻的“郭三无”,庸俗、低俗、媚俗的“郭三俗”等等。

郭德纲是公众人物不假,但他毕竟只是个说相声的艺人。不管是不是公众人物,谁都应担负社会责任,但是,任何非官方人物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都不可和官方媒体相提并论。

更有甚者。8月7日《法制晚报》报道,郭德纲书籍和音像制品在北京已全部下架,北京图书大厦音像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收到相关通知”;德云社将无限期停演整改;郭德纲的博文《有药也不给你吃》不见了踪影……

一个粉丝众多的著名艺人,会因为对一件小屁事发牢骚而即刻遭遇封杀乃至多种挫折,可见权力的能量和肆意实施封杀手段的权力多么霸道。近来,由于“记者劫”多发,公众力挺为公益冒了风险的记者,国民似乎和整个传媒界发生了一段“蜜月期”——这是个错觉。官媒炮打郭德纲,让这个错觉迅速地在民间消失。一场是非难辨的争执后,权力的后续作为,给大家指明了应该攻击或捍卫的对象。

民众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站在“传媒界”或者“记者”一边,他们很清楚倒向谁有利于自身权利的伸张。(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