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而优则仕”现象日益突出 中国科技界官本位泛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07:01:20

“研而优则仕”现象日益突出 中国科技界官本位泛滥

(2010-08-10)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 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早报导读 热点: 2010青奥运 新加坡国庆 上海世博
[中国早点] 香港司法的寒冬
[2010青奥运] 体操赛 中国有望包揽半数金牌
[新加坡国庆] 对比过去 更期待未来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创汇改新高
[中国毒奶] “圣元”奶粉 疑致婴儿性早熟
.c1{font-size:9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A:link {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990000;} 伟哥〓〓让少妇满足到底
威猛男人━女人无法抗拒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阳痿-早泄--首选国药
● 于泽远 报道

北京

  中国官方媒体昨天揭露科学家渴望当官,科技界官本位现象泛滥的种种弊端,指科技体制过度行政化的状况不改善,中国很难出现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据《人民日报》报道,这些年来,强烈的官本位思想,在科学界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大大伤害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科研人员缺乏主体地位

  不久前,一项针对全体院士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2.4%的科学家认为管理过度行政化导致科研人员缺乏主体地位;在大学,几十名副教授、教授竞聘学校的一个处级岗位也屡见不鲜,许多有潜质的青年科学家刚刚崭露头角就成了所长、院长……“研而优则仕”的现象日益突出,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人民日报》引述四名曾经或正担任行政职务的科学家说,学者一旦当了官,就会有很多行政资源,就有了工作交流平台,就能和其他掌握资源的人认识和熟悉,就能利用工作之便建立“人情圈”。“你如果是领导,就具有了重要的无形资源和广泛的社会认可,这甚至比有形资源更可怕。”

  而如果不当官,别人就看不起你。比如吃饭、开会,中国都讲究排个座次,你要不是领导,只能排后面,只能当配角。就连项目申报和评审,如果没有挂头衔的领导或者院士参加,似乎就显得不权威了。

  报道介绍,受访的四名科学家分别是某重点大学某研究中心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某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某重点大学学院院长,某项目首席科学家;某国立研究所副所长。但这四名科学家都不愿意公开姓名。

  某院长说,在科学面前,职务和权力,按理说是不重要的,也不应该这样,否则对科学的发展不利。但是这些年,青年科学家愿意当官,确实普遍存在。比如近几年,公务员报考异常火爆,有些岗位几千比一,很多人不愿意读博士,却愿意到政府部门做个小职员。在小小的权力面前,科学反而很弱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