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文中怀念先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53:46
刘勇 许江《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0日   24 版)

 
人生活的世界很大,但人所面对的世界又很小。我们的一生也许会接触很多人,但能够停留在我们心中的人并不多,真正值得怀念的人更不多。
人生各异,人世沧桑,大化无形,生命苦短。在某些时刻,我们总会怀念一些人,并期望自己成为被怀念的对象,怀念人是一种幸福,被怀念更是一种幸福的期待。
近两千年前,一个哀怨的少妇怀念远在异乡的丈夫:“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一千多年前,韩愈悼念一位至亲之人,含泪写道:“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四百多年前,纳兰性德为一位友人填词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七八十年前,朱自清怀念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鲁迅也写道:“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穿越几千年、几万里的时间与空间,怀念人的情感就是这样如丝如缕、绵延不绝、挥之不去,犹如白日浮云、天涯地角、西风霖铃、父亲的背影、水里的鱼鳞。怀念的滋味是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抄录于此的几段诗文,本书中我们挑选的散文,无一不是在述说这种滋味,其中有甜蜜、温馨,但也有伤感、惆怅和悲凉。
《百年美文·人物卷》(百花文艺出版社)在浩如烟海的写人、记人、怀人散文中精心选择了百多篇佳作,它们来自于刚刚过去的那一个世纪,它们追忆、怀念的是亲人、恋人、友人与故人。从鲁迅、周作人,到朱自清、梁实秋,从那些早已离我们而去的散文大家直到许许多多仍然在世、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作家学者,他们汇聚在这卷散文选里,共同抒写着他们对某个人、某些人的怀念。这些怀念的情感穿越了年代、地域、身份等等因素,凝聚着人类情感的精华,牢牢地牵动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灵,让我们与那些怀念和被怀念的人精神相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这怀念的行列。
这些文章,都是在写人、记人、怀人这个主题之下,充满了情、义、理和真、善、美的佳作,这里既有闻名遐迩的名篇美文,也有为人忽略却能直达内心深处的感人、动人之作。我们在挑选一些文章时,还适当地注意了它们的史料价值。选择往往是艰难的,那么多的好文章一起摆在眼前,实在令人难以取舍,特别是在面对怀念同一人的众多美文时,无奈不能将它们全部收入。
作为编选者,我们希望这卷散文选能于无意之间拨动读者心弦,在灯下、在窗前、在临睡之前、在一个人独处之时,静静地、细细地去怀念生命中一个或一些值得怀念的人,无论是甜蜜,还是惆怅、悲凉……让我们的心和情感再真诚、再柔软一些,让我们去体味怀念的滋味与意义,让我们在人情、人性的世界里得到一种生命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