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减少热排放量,是控制极端天气灾害的唯一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54:43
                                尽快减少热排放量,是控制极端天气灾害的唯一措施   目前频频发生于世界各国的极端天气和严重自然灾害,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危害,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显示出积极坚强的抗灾应对能力。这虽值得庆幸,但更重要的是尽快找出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原因,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尽量减少和消除极端天气发生的因素,逐步恢复气候的相对平衡。  有一种误解:认为是人类长期向大自然无度开发和滥排放,导致气候变暖所致。当然并不否认,是人类的长期开发排放导致了气候变暖,但是,气候变暖是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渐进的过程中发生着的,而极端天气(像龙卷风,台风,疾风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则大都是起源于现实中局部地区气温的巨大差异所形成的强对流天气。   此类强对流天气,在人类处于低碳生活的年代发生几率是很少的(那时一年仅发生1-2次台风),其原因是,人类生活对气候影响因素太小,即便发生几次极端天气,也是气候自我调整的必然行为。   而当人类进入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的享受质量导致了碳排放量的急速增长,是否有人统计过,如今私家汽车猛增,家电普及率加快,家家空调制热制冷,城市乡村道路车流量加大,飞机航班成倍增多,国家间博弈频繁的军演,而这一切所需能源大都是煤和汽油等高污染材料。导致了人们向大气中的热碳排放量猛增,“火炉城市”在逐年增加,形成强对流天气生成的热源。森林面积的减少,两极和积雪高原山脉的冰雪快速消退。这一切因素,必然会使得局部地区之间,与海洋气候温度的巨大差异,这种地球温度的巨大不平衡,从而频繁生发强对流天气,引起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而危及人类生存。   尽管世界气候峰会之后,各国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开始研发环保科技推进低碳生活,然而,人们的观念与习惯,以及激烈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和不平衡,真正实现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离我们还很遥远。尽管人们在呼吁和努力着。   但无论如何,人们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住自己生存的绿色家园,避免频频发生的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唯一的短期应急措施和长远措施都应是:尽快减少向大气中的热碳排放量!!!人类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自觉与自律意识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