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瘀血与理气化瘀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28:18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在子宫肌层的良性侵入伴随着平滑肌的增生。中医属:“痛经,癥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产后流产后,或行经受寒,正邪相搏,结于腹中而发病。气滞血瘀、正气消衰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瘀血、癥瘕、积聚是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瘀血的类型,各不相同。因此从理论上论述瘀血与理气化瘀,对辨证论治子宫腺肌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气滞血瘀    
    中医讲:“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反之气的运动又需血的濡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气滞、气逆则气血运行失常,导致血瘀或离经之血外溢。因此,治疗血瘀时,必须考虑到气与血的相互关系,气行则血活,气调则血自归经。  
     患者李某某,女,34岁,已婚8年。患者16岁初潮,偶有痛经,可自行缓解。26岁结婚,婚后而孕,因工作学习的原因而行人工流产术,术后两年又孕而自然流产。近6年不孕,经前期胸闷不舒,乳房胀痛,经期下腹坠胀,拒按,行经不畅,夹血块,舌紫暗,舌尖有瘀斑,苔薄白,脉眩。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症。患者在当地服药较多,多是活血化瘀之品,治疗无效。所以我们抓住病机重在气滞血瘀,故以行气、化瘀、通经为治疗原则。患者治疗一个疗程,经前症状消失,三个疗程后而孕。    
 2 、气虚血瘀    
    上面谈到“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只说明了一个侧面,如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流不畅而形成血瘀。此类血瘀用活血祛瘀药物治疗,则不能取效,必须以补气、行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才能达到气旺血行的目的。  
     患者黄某,女,38岁,已婚13年,小孩12岁时给二胎指标3年不孕。16岁初潮,月经周期正常,经前下腹及肛门坠胀,经期小腹冷痛,腰痛,喜按喜温,经量较多,平时倦怠乏力,食欲差,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双侧输卵管通液示:通而不畅,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症。 辨证属气虚血瘀,故以大补元气,辅以软坚散结、活血通血脉为治疗原则,益气活血以达气旺血行为目的。治疗三个月诸症消失,半年后怀孕。    
 3、寒凝血瘀    
    血遇寒则凝,不通则痛,多因寒邪导致。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是依赖于气血的环流,以濡养灌溉,一旦寒邪所犯,或阳虚阴寒内阻,则瘀滞不通,发生种种瘀血之症。此类血瘀应分为外寒、内寒。外寒以散寒凉血,内寒以温阳活血为治疗原则。 子宫腺肌症的血寒凝滞型,多属内寒,宜活血、散寒、行滞。以温中散寒,理气化瘀为治则,起到寒化瘀开的作用。  
     曾有一子宫腺肌症妇女,十年未育,少腹冷痛,经期加重,白带量多稀薄,小便清长,脉沉,月经期淋漓不断。在当地医院曾用温经汤原方,无效,来我院求治。经专家检查其少腹有鹅卵大硬块,疼痛拒按,此乃虚寒夹瘀之症,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软坚散结为主,连续治疗2个疗程,包块消失,经行恢复正常。 此类型的寒凝血瘀,单纯服用活血祛瘀或纯用温经散寒之剂皆不能凑效。唯温中、行气与活血化瘀合用,才能寒化瘀开,奏效甚捷。     
4、 热灼血瘀   
     血遇寒则凝,得热则行,但有时痰与热邪阻滞气机,“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者”而成病。 子宫腺肌病的湿热瘀阻型,属于此型血瘀,患者多有经期、产后、流产后感染史,湿热之邪,留注于胞宫,湿热与血博结,导致血瘀。   
    患者赵某32岁,经期腹痛,胃痛16年。患者从16岁初潮起经期腹痛,月经周期提前4-5天,量多,血色紫红,腥秽稠粘,面色垢黄兼红,身热,口苦而腻,小腹热痛,按之痛甚,大便溏泄不畅,小便灼热,舌质红绛,舌苔黄,脉滑数。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症。我们对此患者紧紧抓住湿热阻滞,气血瘀滞的病机关键。以清除郁热行气、活血、导滞为治疗原则,仅治疗2个疗程,经期腹、胃痛消失。     
5、痰湿血瘀   
    痰湿阻塞脉络不畅,血因痰而瘀,不除痰则脉络不通。 子宫腺肌症属痰湿血瘀型,因瘀血凝滞,痰核形成、结于胞宫而成癥瘕。“瘀、结、虚”三者相互促生,病机复杂,缠绵难愈,久则伤正,形成恶性循环。此时辨证就要抓住主要矛盾,若月经量多且粘腻,面色垢黄,眼睑面目浮肿,精神疲乏,“溯源追本汤”加苍术,羌活,独活,治疗以化痰为主;若痛经剧烈,月经量多有血块,子宫增大治疗以活瘀、软坚为主,祛痰次之。
 6、肝肾阴虚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乙癸同源,肝肾为冲任之本,精血充盈,血海宁静,月经畅行。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气机运行不畅,经血瘀阻,胞脉逆乱,而致胞宫瘀血,瘀结日久而伤正。此类瘀血非滋补肝肾不能奏效。治疗以滋补肾阴,濡养肝血为主。 
    患者,女40岁,17岁月经来潮,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症。主要症状表现:痛经,月经不定期,经后少腹隐隐作痛,经行量少色淡红,腰酸膝软,胸闷胁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肢体麻木,小便频多,舌红苔少,脉细弦。此症属肝肾阴虚型,治疗需滋补肝肾。连续治疗2个疗程,痛经消失,月经恢复正常。 
    此外,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面,尚有多元论的治法,临床实践证明,无论何种类型,气滞与血瘀贯穿本病的始终;痰湿与血互阻,互为因果;湿与瘀相加,越加粘腻难去。如果一元论治,或前后分治均很难奏效。 以“理气、化瘀、软坚、散结、益气、扶正、调免为治疗原则,多元化论治,有的放矢,多而不杂,治疗顽固性子宫腺肌症患者。( www.ccfk99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