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肉馅包子"是真是假,信谁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2:57:36
五柳村编者按:北京街头包子铺用烂纸箱当肉馅经北京电视台7频道报道出来后,迅速传播海内外,我曾据加拿大的留园新闻娱乐网的材料发出《触目惊心:北京街头包子铺用烂纸箱当肉馅》,后又搜集新出现的材料编发了《“纸肉馅包子”事件追踪》;随后又转发了千龙网7月18日发出《北京纸箱馅肉包子报道被查实为虚假新闻》,是市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后又有市公安部门介入后组成专案组初步查明事实真相后作出的报道,这回应该可信了。各网站都纷纷作了转发。但也有人来留言说:现在的中国真假难辨,对这些坏事只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才能提高生存率。(爱女公司 2007-07-19 20:37:55) 还有人在自己的博客和论坛提出疑问,如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造假的动机,他又是怎样想出那些造假的方法。...等等。的确有这些问题,许多事情还看不清楚。不过现在公布的尚是初步查明的事实真相,说明调查还在进行,五柳村当继续关注。下面转发的是有关文章。 2007-07-20
小笼包造假还是电视台造假?
李洪西的蜗居 - 新浪BLOG
2007年7月11日北京电视台爆出有人用废纸箱做包子馅,加上40%肥猪肉后制成小笼包出售[1]。7月18日峰回路转,北京电视台承认该报道纯属炮制,当事编导已被刑拘[2]。究竟是有人利用小笼包造假,还是电视台造假?
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网站上关于造假小笼包的资料已经被删除,好在人民网转载的视频还在[3]。该视频从小笼包造假动机、流程、效果方面丝丝入扣地做了描写,令人信服。相反,关于电视台造假的报道[4]却不那么可信。
首先,电视台编导造假的动机不明,效果也不明。编导“訾某”既然是从央视来到北京台,难道他不知道造假会给他的事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吗?相比这么高的风险,有什么特别高的利益吸引他造假呢?
其次,卖早点的嫌疑人平时主要卖豆浆等早点,“基本不卖包子”。——早点只卖豆浆的商贩我没见过。如果他还卖大饼、油条,而不是包子的话,记者为什么这么偷懒,不报道出来呢?更重要的是,嫌疑人还要协助“訾某”找来的工商人员查封自己,这合理吗?
第三,“北京突查纸壳馅包子被抽检早点摊全部合格”。——如果说专项检查查不到纸壳馅包子是合理的话,包子未含违禁成分、全部合格这个判断却让人生疑。在这个凡事都有人造假的时代,北京的包子能做到100%合格?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一点的话,我们同样不相信电视台造假的报道。
[1] 引自http://www.51daifu.com/news/2007/0712/1C4B1FC1822976A5H163085.shtml
[2] 引自http://society.people.com.cn/GB/6004742.html
[3] 引自http://av.people.com.cn/GB/61603/5974189.html
[4]引自http://society.people.com.cn/GB/6004742.html
纸肉包子的新闻,究竟是真还是假?
作者:iwicom
关键问题在于,这个造假者——“訾某”是怎么想到用纸混入肉包子中可以混假成真的? 他是怎么知道混合比例的? 他是怎么知道化纸的方法的? 如果他是原创者, 他至少在做之前要试一下吧? 为什么是纸而不是其它东西呢? 例如打成浆的树皮, 稻草等等. 为什么他一出手就知道肉和纸的比例? 要知道既使用粪便做出臭豆腐, 也有一个合适比例问题, 总不能把百分之一百的粪便放入油中炸吧.
如果他不是原创者, 那么他的主意是从哪里来的? 听说的? 看到别人做的? 如果是这样, 这就说明纸肉包子早己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行业“秘方”了.
也许他知道了, 或者看到了别人是怎样做纸肉包子的, 但苦于无法直接摄录下来(做这种事的人当然不会欢迎录像), 所以想出了请人制造, 并拍摄的方法. 在新闻报道中, 重新组织对某个新闻事实再拍摄是允许的, 但必须在播出时注明:这是重新组织拍摄. 关键在于这个新闻事实是否存在. 訾某没有在拍摄后声明这是组织拍摄, 他有错. 但只要纸肉包子这个事实存在, 他就不是个造假者. 相反他是这个新闻事实揭发者.
哪么究竞纸肉包子这个事实是否存在呢? 这个问题应由天天吃肉包子的人来回答, 而不是某个政府机构来回答.
(XYS200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