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管层再敲房地产调控“不松动”警钟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38:16
房价未回归理性,调控效果面临考验

* 市场质疑声中,监管层再敲调控警钟

* 後续政策执行料将从严

作者 邵晓忆/赵红梅

路透北京8月6日电---中国政府正传递出对房地产调控不会松懈的信号.在楼市量减而价不跌引起的市场质疑声中,银监会连发第三套房贷收紧和进行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两道令牌,被市场解读为後续房地产政策的执行料将会从严.

自4月中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百余日以来,尽管楼市销量遭到重挫,但6月房价仍同比上涨11.4%,环比仅略降0.1%.同时众多地方政府并未出台相应调控细则,政策落实缓慢.

银监会昨晚发布新闻稿,要求商业银行对房价过快上涨地区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但对于市场所传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新一轮压力测试,将房价最低下跌50-60%的最恶劣情况纳入考虑,银监会的回应则颇为谨慎,只称压力测试的情景假设并不代表银监会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

"银监会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市场传言,那就是要从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了,"国金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曹旭特说,"政府对目前的政策结果不满意,房价跌的还不够大." "

上海一券商分析师指出,"政策如果要放松,还测试干嘛,测试就说明想看看如果保持现状或者进一步收紧最坏能带来什麽结果,有个心理准备".

消息人士周四对路透表示,银监会近日建议各家商业银行暂停京沪等地第三套房贷;对未暂停的地区,第三套房首付提高至六成,利率上浮50%.

受房地产调控的一系列消息影响,房地产板块昨日应声下挫,上证地产指数周四收挫2.2%,周五温和回升0.31%.

 

**再敲"不松动"警钟**

在敏感的房市气氛中,微小的调整都会被解读为政策动向的信号.

在调控了近四个月後,中国房价未见明显下跌,市场传言"药效"在逐渐化减,致使近日近期央行、住建部、统计局、国土部等部门纷纷出来表示不会轻易放松房地产调控.昨天银监会的加入,让市场更为明显得感受到了风声之紧.

广发证券地产研究员赵强在报告中称,各个部门重申调控政策不放松,至少意味着在短期内(年底前)可能是看不到政策的实质性放松了,从对实业的影响来看,房地产公司或许要做好更长期的打算和现金安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对路透表示,即使暂停三套房贷的政策得到严格执行也对一线城市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影响会大一些.因为许多城市并未严格执行此轮信贷调控.

而此前媒体援引国土部称,已圈定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黑名单",将该名单交予银监会,其中80%的闲置土地可能被收回.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不久前亦称,调控政策效果初显,但当前观望气息很浓,因此调控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

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严厉的城市之一,北京近一个月来商品房销售持续低迷,但成交价格并未有明显变化,供需双方均处于观望之势.但DTZ戴德梁行(DTZ.L: 行情)7月发布报告称,由于住房需求仍然较高而供应量并不大,北京房价在未来半年内大幅下降的机会较小.

 

**调控仍未达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对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性有所质疑.特别是上月有报导称中国政府将放松第三套住房的贷款,引起国内房地产股一度大涨.在此之际明确政策预期,敦促地方政府落实政策已成必须.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周四称,目前的房地产调控远未达到预期,房价只是得到暂时抑制,并未回归理性.

中国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达5.6万公顷,同比增加约135%,但仅占4月提出的全年计划供应总量18万公顷的31%,为楼市调控政策能否执行到位打上问号.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亦称,政府应明确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即房地产市场要坚持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打破过去房价越调控越上涨的市场预期,"就是这样一个信号,房价就能调控."

而对于未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建银国际房地产分析师王箫表示,未来随着政策的严格执行,预计下半年楼市会有更多打折出现,一线城市房价将下降20%-30%,跌到去年年底的水平.

但另一位业内资深市场人士则对此次调控效果表示担忧,从目前状况看,此次调控是否会重蹈2007-09年房价报复性反弹的覆辙,似乎仍没有答案.

"天量信贷依旧、M2规模已经逼近70万亿,泛滥的流动性总得寻找出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对中央政策的阳奉阴违,而且房地产调控一旦放松,房价势必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该人士称.

中国监管层再敲房地产调控“不松动”警钟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分析:中国媒体业向外资敞开大门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资料:中国高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易纲: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推动开放黄金市场对金市利好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银监会对银信产品再出重拳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叫停银信合作或致流动性更趋紧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专家称:投资日债比美债安全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全球高管看中国劳资纠纷和人民币升值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三农挑战重重 新农村与城镇化需并驾齐驱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三农挑战重重 新农村与城镇化需并驾齐驱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特别报导:揭秘互联网上的中国假名牌交易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问答:中国通胀有多严重?政府将如何应对?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问答:中国通胀有多严重?政府将如何应对?2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筑“蓄水池”和“拦洪坝”以防热钱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联合国对朝谴责声明难产 因中国从中作梗--外交官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专访陆克文:中国对朝鲜越来越失望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特别报导:吉利拯救沃尔沃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背景资料: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余永定:双顺差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福利损失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分析:衰老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技术分析:沪综指背离慢性随机指标跳涨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外管局详解投资美国国债必要性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金融工作会议料努力缓解危机後遗症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