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圣安东尼奥马刺·我们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04:16
旧稿:圣安东尼奥马刺·我们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11还不知12连胜时写的稿了。

19773月,斯皮尔伯格、德·帕马等一干人受乔治·卢卡斯之邀,去旧金山观看一部奇怪的电影。这部耗费卢卡斯两年时光拍摄的、在20世纪福克斯公司内部被非议得体无完肤的,叫做《星球大战》的东西,使德·帕马大笑着喊出:“乔,你这部片子是胡说八道。”28年后,这部电影拍到第六部系列。在圣安东尼奥马刺与底特律活塞的总决赛场边,观众悬起了《星球大战》的海报。

然而,在2007年的初春,一年半前漫天飞扬的冠军庆祝纸雪仿佛已像《星球大战》那永恒的开头词一样:“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星系……”一切与电影中一样:曾经辉煌如绝地大师们的马刺已经衰老;曾经是马刺一部分的埃弗里·约翰逊像西斯帝君一样操纵着小牛这样的黑暗势力,统治着宇宙。新兴的势力施逞着野兽般的力量,蹂躏着衰老的正义力量——29日,最后1秒,2004年状元、能够亲吻篮筐的暴力美学派代表德怀特·霍华德用一记空中接力扣篮压倒了1997年状元邓肯,绝杀了马刺。波波维奇用一贯的冷脸幽默说出如下的话:“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和‘零点几’有关的东西了,下回看到比赛还剩下零点几秒,观众就可以提前离场了,因为结果肯定就是那样。”这种沮丧不无道理,在整整一周前,马刺刚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最后时刻被太阳队做掉。下半场马刺仅有三个人得分。

的确,马刺已经十足老套了。多年如一日,如果不是胜利为他们提供光彩,他们就像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那样貌不惊人:声音嘶哑的躲在黑暗的屋子里,爱抚着老猫,不动声色。说着老套的黑话,做着老套的动作。

 

 

最后,春天到来时,连他们开始先抑后扬的戏码都那么老套。

 

 

基础

 

 

311日击败网队之后,马刺已经整一个未尝败北之苦。虽然马刺的春季攻势名闻遐迩,但12连胜如此辉煌的成绩,在邓肯来到马刺之后这伟大的十年里,这还是第二次。上一次打出这种战绩时,内斯特洛维奇还在队上。

“内斯特洛维奇,优秀。”227日对阵猛龙时,邓肯睁大无辜的眼睛,面无表情的采访。“大个子,脚步很快,长射程,双手都能运球,右手的勾射很棒……”这样的肉麻赞誉让助理教练都听不下去了,急忙请他住口。事实上,当晚邓肯面对被他如此赞誉的前队友以及过去1512胜的猛龙队时,劈了2416个篮板4次封盖,让1月东部最佳波什只得14分。

说不清猛龙是幸运还是不幸,毕竟进入春天之后,邓肯穷凶极恶的场合已日渐稀少。200611月那个场均2311个篮板的邓肯,在春天可以平和安详的打三节比赛就下去休息。内斯特洛维奇如是描述:“马刺有三个全明星,他们对一切了如指掌。而且人人都知道他们每在全明星周末之后就会开始发力。”

即将年满31岁的蒂姆·邓肯在这个春天正无意间扮演尤达大师、少林扫地僧的角色。他已经不需要像年轻的猛将们一样挥舞肘子暴跳如雷的彼此肉搏。他的得分和篮板甚至也只在特定场合显现出他还是巨星之列,进步更多体现在罚球线上——排除掉对网达成12连胜中的91中,120日到310日,他那令人不忍卒观的罚球命中率达到81.5%。但如果他想,他就能让波什得14分之后两天,让绝杀过他的小霍华德只得9分,让获得韦伯之后109胜的活塞主场饮恨、挥洒之间使老对手怒吼天尊华莱士155中。大多数时候他隐没在马刺的胜利功劳簿下,数据日趋空灵,不观看比赛的话,你会误解他是一个随处可见的蓝领。邓肯以及鲍文——在2007年初,ESPN专家们断然宣布这两位的防守正在大幅度滑坡——在春天表现得像睡醒后竖起全身毛丛的黑熊,于是马刺的比赛日趋无聊。220日,得分王安瑟尼156中,马刺领先31分进入第四节。225日,鲍文让雷·阿伦204中,第三节结束时马刺领先33分。一周后,进入2007年便所向无敌的麦蒂被防到177中,分差之大让邓肯只需打27分钟。这两位年度防守阵容的常客在春季醒来,用炼狱般的防守告诉对手:假期结束了。

 

 

龙套们

 

 

2005年总决赛时,NBA官方曾经给出一个统计:马刺队上除了邓肯之外,没有人是选秀前15名的人物——两年之后,这点似乎并未改变。马刺没有星光万丈的巨星,没有天赋异禀、可以做出令观众激动得抛掉爆米花那样漂亮动作的年轻怪兽。相比于不知疲倦、每晚在篮筐以上横行的直升飞机们,马刺拥有的是27岁才开始打NBA的荷兰排骨埃尔森、36岁的巴里和鲍文、31岁的奥贝托和32岁的万年替补沃姆。因罚球线风车扣篮闻名的詹姆斯·怀特被下放到发展联盟打球。从这一点看,马刺的管理二人组波波维奇和布福德是典型专做废物利用的铁公鸡。以至于有关马刺的交易流言从来是联盟最少——谁都知道跟他们交易讨不到好处。所以1月中旬,波波维奇宣布马刺不再寻求交易时,人们感觉那无非是障眼法或者是安定军心的必要——谁都知道他们的衰老、缺少摇摆人和运动能力,以及对快船队马盖特的渴求。

白人前锋邦纳,场均5分。荷兰排骨埃尔森,场均5分。奇妙的是,邦纳缺阵时的马刺87负;埃尔森缺阵时的马刺65负。而当这两位扔到别队注定把板凳坐穿的边角料2月伤愈归队后,马刺却开始疯狂连胜。福将?隐藏的王牌?并非如此。事实上,这一点最能够体现马刺队挑选角色球员的风格。

波波维奇与布福德挑选球员时颇有老凯尔特人队之风。他们选择球员的标准并非天才、个人能力,而是好胜心、篮球智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防守。马刺挑选的球员谈不上技术全面,除了有不错的团队合作以及防守能力外,大多数人都属于专精一行。善射底线三分的鲍文、能在弧顶准确投射的巴里、善于跑动和防守篮板的埃尔森、突破犀利的帕克。这些各有所长的球员各自分开不过是散沙一盘,一旦因伤缺阵便不免使马刺捉襟见肘。但健康整齐的团队,却能够像完美接榫的拼图,像凑在一起的七颗龙珠,发挥极大的威力。邦纳的归来使霍利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埃尔森的首发使邓肯能够更专注于内线而无须消耗体力多加跑动。春天的马刺零件齐全,不再磕磕碰碰运转不畅。于是胜利自然水到渠成的鱼贯而来。

 

 

帕克与他的替补

 

 

2006年末,帕克与以往一样,是邓肯之后马刺的第二得分手;他和邓肯的高位掩护配合突破,是NBA最无解的取分手段之一,也是马刺最为简单的一个傻瓜式得分配合。上季出于节省球员体力着想,波波维奇甚至把这一偷懒招数当成了马刺的主攻手段。然而,即便这一招如此灵验,托尼·帕克依然让人又爱又恨:这个将满25岁、已有两枚冠军戒指在手的俊秀法国人,既能够以快速突破为马刺提供分数,也能经常做出无厘头得令波波维奇踢飞冰桶的怪异选择。2007年春天,波波维奇找到了新的武器来制约帕克。当这个小子开始显现出荒诞愚蠢的征兆时,波波维奇便果断的终结对他的宠爱,派上32岁的沃姆组织攻势。而让两个24岁的年轻人——帕克和尤德里——看热闹。

如果要评选2月到3月联盟最大的惊奇,那么沃姆理应当选。211日被热队击败那天是他的32岁生日,这个打了600场开外的NBA比赛总得分还不如科比去年一季多的老家伙是地道的龙套和角色球员。去年夏天离开网队后他甚至得到处兜售自己。没有人会注意他曾经为伟大的斯托克顿打过替补、给卡尔·马龙传过球,在板凳上观看过1998年公牛与爵士的总决赛。波波维奇对他的赞扬——“他身上有领导力,职业素养,强悍的防守,而且是团队哲学信奉者”,“他训练认真,在有限时间内卖力打球”更像是对所有龙套的褒扬。可是,在帕克受伤和状态不佳的春天,这个给斯托克顿、基德当过替补的老头在场上指挥若定。他符合马刺的半场攻击体系。爵士的斯隆曾经描述沃姆有做教练的潜质,“如果25年后他当了国会参议员我都不惊讶。”沃姆体现了波波维奇的哲学。在马刺不需要帕克的突破而需要半场组织者来分配球和指挥每一次落位,并在防守端用老辣的经验卡死对手时,沃姆做到了。

当然,这不代表着帕克的失宠。事实上,本季的帕克正经历着痛苦的转型期——以突破犀利见长的他本季有60%的进攻是他并不擅长的跳投。你也许能注意到他的中远投命中率高达45%。他正在努力拓宽自己的路子,而沃姆的发挥既是对他的补充,也是对他的鞭策。法国男生也许是马刺队最容易轻忽失误的家伙,但却也拥有最不受失误及失败左右情绪的神经——或者他干脆就是个懵懂的单细胞动物。对国王一战175中的翌日,他对上了2003年总决赛老对手,基德的网队。148196个助攻,马刺如往常一样,第三节就解决了比赛。

 

 

飞翔的阿根廷人

 

 

128日与湖人交战前,波波维奇找到吉诺比利,告诉他为了保持替补的活力,阿根廷人将当替补。老头如是描述这一过程:“我还没开始说,他就笑了。他说,‘怎么等这么久,我都迫不及待打算打替补了。’”

两年前,当波波维奇把吉诺比利放在板凳上时,远在南美的阿根廷人怒吼着刷满网络BBS,对波波维奇大表不满。然而在此刻,人们已经无所谓了。一如2005年对活塞之战中马刺球迷挂出的那幅手持光剑的“奥比王·吉诺比利”所昭示的那样,吉诺比利的强大已经得到公认,首发与替补无非名分。

擅长突破与个人得分的帕克与邓肯同时在场时,球队势必以邓肯的高位挡拆为主打。此时马刺需要的是外围火力,而吉诺比利的个人天才却完全可以独力驱动马刺第二套阵容的攻击:这是波波维奇的想法。作为替补出场的吉诺比利是马刺的第二套王牌。波波维奇显然希望吉诺比利能够在双方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依然保持活力。

于是222日对老鹰之战,吉诺比利在第一节打到一半时上场,然后老鹰的灾难来了……他118中,不到5分钟内一口气连续得了24分,亚特兰大的观众像当年为乔丹震惊一样集体起立,为阿根廷人鼓掌,为他全场的40分惊叹不已。“波波在我状态好时示意我接管比赛,我成功了。”阿根廷人说。接着是33日对上魔术,第一节连续投失4球后,阿根廷人说:“也许今晚不属于我。”然后,第二和第三节,他得到了25分,第三节的5个三分球平了马刺队记录。沃姆得便宜卖乖似的说:“以前作为对手时,我就知道对付这人有多难受。”接着是对快船,最后215秒他一口气连得8分解决比赛。“他不可思议。”波波维奇说。然后是对国王。第四节,他得到了31分中的16分。

重要的是,在为吉诺比利错开发挥时间,使替补阵容如鱼得水的同时,受益的还有巴里和芬利这两个老将。他们终于能够在拥有邓肯、帕克的主力阵容掩护下,施展个人才能。巴里重回首发后重新拿起远射法宝,而芬利在3月的6连胜中场均22分钟拿到12分。波波维奇移动了吉诺比利这个棋子,于是马刺的外围得到了重生。

 

 

新希望

 

 

沉稳的尤达大师和奥比王·吉诺比利,在3月过半、常规赛尘埃渐淡而季后赛的战争近在眼前时,他们使马刺的面前出现了一线光明——固然小牛依然在连胜、爵士依然在追赶,但马刺的12连胜已经在证明那句被用滥的话了:“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星球大战》在整整三十年前开始第一集时,黑暗势力压制着一切,奥比王和尤达大师只能在黑暗中挣扎。那个意味深长的标题《新希望》,却仿佛在无声暗示着命运的轨迹。“愿原力与你同在”是《星战》的主题词。无论前途多么渺茫,有些东西永远在那里,比如原力,比如冠军的灵魂。

20065月,如果不是吉诺比利在第七场的犯规,马刺已经战胜小牛奔向卫冕之路了。整整一个夏天,吉诺比利都在为此而自责。夏天,波波维奇怕他为此压抑,专门为此召开了晚宴。每个队友都安慰了他。于是我们看到,2007年的3月,圣安东尼奥的训练场上会发生这样的事:“今晚我们要打起精神来比赛,你,特别是你,要在场上集中精神!”助理教练打断吉诺比利的训练,故做严肃的训斥。几秒钟后,双方都爆发出了欢笑。此前一晚刚得到40分的阿根廷人继续投篮练习。

这是马刺惯有的冷幽默,一如1月当记者追问邓肯关于帕克的问题时,马刺老大一句“是啊看来我们得把他清除掉啦”,一如他说“希望我肠胃炎的队友们别在球场上就地方便”一样。这支球队对胜利和失败都已不再紧张。有情绪开玩笑证明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

毕竟,没有哪支球队像他们这样,对即将到来的季后赛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