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评: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42:23
评: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博文】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曹聪

 

刚刚看了如上这篇博文,这里面我要换个角度了。在我看来,这片文章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工资--税后40万。本人并不是盯着钱看,但是这里面反映的问题却是 值得深思的

饶能拿到这个工资,回来全职工作,我觉得这非常好!这个工资的确不比国外的高,但是在国内来讲,是非常合理的工资!你要是给饶先生大量的科研经费,然后说每年的薪津是4万而不是40万,你觉得他能回来吗?他也是人,需要职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是一个国际化的环境,当薪水可以国际看齐的时候,科研环境,对国家的认同感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种工资环境下,我觉得不是一个饶先生,而是绝大多数国外的中国学者都会认真考虑回国发展的。所以说是使命感等等要他回国发展,我看不如改一下,叫做“合理的薪酬体系吸引高水平华人科学家海归”

这个题目很俗,对吧!但是很科学!科学本身的却需要献身,需要爱国精神。但是科学从自然中来,利用科学规律,服务人类社会。所以科学家不是仙人,不可能脱离自然与社会独立存在,强调他们的奉献精神超过其他本身就是反社会反人类的唯心主意,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观点。欧美所超越我们的,不仅仅是研究人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科研体系,这种科研体系是以研究人员作为核心的,比如薪酬,秘书,决策等等。过分的强调献身精神,其实就是对建立科研体系的真实逃避。因为体系的建立实在是太复杂了,比如学校的行政优先,庞大后勤,低薪酬体系,几乎没有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秘书服务体系。这些体系需要打破的东西太多了!

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仅会吸引海外的高素质学者参与国内的研究,对于国内来说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以同等学历来说,科研者的工资在同年龄段来讲是最低的,这直接导致大量的基础研究人才选择改变专业,进入企业,或者出国。本科水平较好的前一半学生很多择出国,高校我们自己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后基本选择是从事一份几千元月薪的工作,脱离研究工作。人才的流失如此严重,和薪酬体系难道没有关系吗?目前留在体系内的研究人员也深受低工资之苦,而且还受到学校的种种盘剥,比如教工想租学校所有的一套50平米的房子,要付出一半的工资。如果两居室,就是全部的工资。这种研究队伍,能有什么战斗力?想办法去捞钱倒是很真实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使研究人员脱离薪酬的层次,而更多的考虑科研和爱国。同时这种体系将极大地吸引尖端人才,形成有效的竞争。而这种国际尖端的基础研究,不正需要这种人才和竞争吗?

在以前的博文中,我曾经说我们的科研体系重仪器,轻人才。人才的收入和在学校的地位就与其所肩负的国际先进的研究课题和社会道德责任不匹配。所以我们拿着比国外先进的仪器做比国外落后的工作。决定科研质量的是人,对人的不重视必定会有相应的结果。而我们目前看到的,是高涨的CPI,房价,学校的房租达到空前的45元每米,同学里面工资最低,这种低层次的,关于生活本身的考虑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而这种情形目前变得越来越糟,而不是更好。

拥有饶先生同样的薪酬,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他表示了整个社会对科学在社会中地位的认知。但愿,饶先生的情况是一个开始,而不是又一次“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故事。让我们认认真真地讨论怎么建立一个真正的科研体系,特别是以研究者为核心的体系,而不是讨论谁的成就比谁大。这不是自我意识的膨胀,这是每个研究者都能够切身体会的体制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948

 其它博客相关文章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回read [2008-5-14 0:19:53]   to网友read

刚刚看了个新闻,《无锡高薪揽才年薪50万招聘特聘岗位人员》。

要求是“具备国内著名院校(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的城市规划、建筑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外著名院校进修城市规划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认证资格”

既然国家机关明码标价,国外的博士可以拿到50万年薪当公务员。那么高于普通国外博士n个档次的国外的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仅仅拿40万人民币,有何不可???更何况无锡和北京上海的消费是不能比较的。

莫非国外终身教授待遇还不如他们教出来的博士?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Read [2008-5-13 16:04:53]   美国加州当选州长施瓦辛格放弃州长薪水,其工资是1美元。
我搞不清楚施瓦辛格是咋想的?谁给俺解释一下。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Read [2008-5-13 15:26:09]   作者没读懂原文,原文不是说饶毅和施一公俩人拿了多少,说的是在北京生命研究所工作,普遍的年薪水平为40万,请注意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由国家和北京市的公共财政支持.
[3] 标题:如果让国内的土鳖那40万 发表评论人:[游客]教训 [2008-5-13 15:14:05]   给予等量的科研支助,也会出有可与饶竞争的人才吧?生物学毕竟是一门实证科学, 是发现而不是创新。 [2] 标题:这是个不易实现的“常识” 发表评论人:[游客]教训 [2008-5-13 15:09:59]   搞科研的人拿这么多, 那么其他职业呢? 应拿多少合理? 目前的困境, 是“大跃进”中“五风” 的翻版。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AlecXu [2008-5-13 14:17:55]   嗯~~一分钱一分货(当然科学家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待遇),我觉得是个人就能理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个观点不新鲜,或者觉得近乎常识了。
科学网-评: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科学网-评: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华人科学家《科学》文章:RNA剪接研究进展 -RNA剪接|剪接酶|华人科学家|研究进展-生物通 如何让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王孝养的博客-科学网 如何让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王孝养的博客-科学网 美国无可奈何,海外顶尖的华人科学家开始回流中国 华人高锟及两名美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华人高锟及两名美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华人高锟及两名美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网—谷贤林:绩效管理不利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瑞典科学家研究称血糖水平高会增加患癌风险 科学网-科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台湾当下职位难求 留美海归博士求职难 爆流浪潮 - 新闻 - 加拿大华人网 - 加拿大华人... 世界水平的车祸无奇不有 不是谁都能弄的(组图) - 新闻 - 加拿大华人网 - 加拿大华人... 华人科学家研发保命男性内裤 美军方有望先试用 - 新闻 - 加拿大华人网 - 加拿大华人门... 华人回潮 海归也分三六九等 科学网—《技术评论》评35位世界青年科技创新家 三华人入选 科学网-[转载]如何开始学术研究 科学网-科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行星上发现水 科学网-科学家首次证实人类活动影响全球降雨 科学网-谁是优秀的科学家 H指数来预测 科学网—科学家或观测到“时间量子” 科学网—科学家发现鸟类一种新共生关系 主流科学家的品质  -刘恒涛的博客-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