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自强:网络新媒体的演进?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归一--传媒--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26:40
侯自强:网络新媒体的演进 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归一
 
2009年06月19日12:1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原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通信技术专家侯自强(人民网记者 于凯 摄)
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今日上午9时,在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一周年之际,人民网“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原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通信技术专家侯自强在论坛发言中说:“随着电视机和手机作为互联网终端,就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在业界有人叫“三屏合一”,即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
以下是侯自强发言内容:
网络进入互联网以后,媒体的手段开始发生变化。从单向走向双向,这恐怕是影响最大的互动能力。过去我们是单向的,作为受众来讲主要是接收。今天受众有了话语权,可以双向沟通交流。包括web2.0。电视媒体进入互联网以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也是从单向走向了双向,大量自制的内容也在网上传播。最近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央视现在在办网络电视,网络电视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是跨越国界的和无线的,过去电视台主要是对内的,现在全对外化了。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媒体,它的用户是怎么得到的,它的终端是什么。过去互联网并没有覆盖全社会,今天有两点最重要的变化,电视机和手机开始成为互联网的终端。我想这可能是对未来网络新媒体再往前走一步的特点。从内容制作上来讲,一个团队既可以做互联网的内容,也可以做电视直播的内容,也可以做交互内容。在内容制作运用上,已经开始变化,在网络播送上也存在着变化。
我们讲三网融合讲了十年,由于广电和电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发展的大趋势实际上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今天我们理解三网融合,接入方式可以多样,可以通过电信网络接入。开放的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是多样性的服务,终端可以是融合的,但是接入网络可以是多样化的。这样可以在各种不同环境下,都可以方便融合。
随着电视机和手机作为互联网终端,就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最近在业界有人叫“三屏合一”,有人叫“三屏融合”,我觉得叫“三屏归一”更好。为什么?我们指的三个屏是什么?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一个是在你的书房里,一个是在你的口袋里,适应不同的人群。这三个过去是完全不同的整体,今天一个团队,既制作电视广播媒体,又制作互联网播客媒体,我还制作手机媒体。
电视台不仅会通过广播来做一件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做一件事,也可以通过手机做一件事。过去人民日报是文字的,今天我们有网站,我们在计算机上开始做多媒体。如果电视屏幕和手机屏幕也进入了互联网,会怎么样呢?统一了运营主体,不同的屏幕,跨媒体的融合。
手机的融合
现在3G很红火,3G的核心应用是什么?从十年前,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可视电话吸引不了你,没有市场门槛。拿3G手机打电话,可能还不如现在的电话。2G可以满足手机上网的要求,但只能支撑少量用户同时上网。3G可以满足大量手机用户同时上网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大普及的起点。3G可以满足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上网的需求。
手机上网一个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一个是屏幕小;电脑的屏幕显现在手机上,没法看。第二,速度相对慢。开始手机上网只能上少量的网站,只有使用WAP的网站可以看,人民网也做了手机版。最近这两年我们主流的网站和媒体都做了手机版。第一用很小的流量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看。但是全国有多少WAP网站?我只能看三两万,看不了那三百万。能不能用手机看www网,就变成了一个手机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我们中国有两万多农业网站,农民渴望农业知识,但是农民没有电脑。
我们采用门户的方法,把手机接进了互联网,手机成为互联网的终端,这时候移动电视就可以不仅仅通过广播,现在cmmb是通过广播的手机电视,但是如果有了这种办法,现在用移动网络不经过广播就可以传播视频。包括电视联播、点播,现在通过手机,几百部连续剧,每部连续剧几十集,现在就可以挑着看。
互联网成了电视的终端,手机成了互联网的终端。密密麻麻的网页在手机上,所以手机需要一个简洁的页面和非常方便的交互方式。我们刚才讲了,一个制作团队可以按照不同的内容。
电视的融合
别看电视是非常大的,手机是非常小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属性是一样的,都排斥www网页的形式,现在电视都是平板高清,看网页可以很清楚。但是谁也不愿意坐在客厅里看网页。它需要电视的交互,它排斥键盘,它需要遥控器。简单的图标点击能够快速进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这样的话,现在实际上很多的厂家都开始在做互联网接入的电视,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会看到,现在整个发展趋势,就是现在开始出现的国家网络电视台,电视台不再仅仅是通过电视频道来分发,电视频道分发是一种渐进的传播方法,要按照节目时刻表走,过了就看不见了。所以电视台带来了局限性,但是网络电视台的兴起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跨境的,不是本地网络,全世界可以看。第二,所有的电视内容被数字化,被打碎,成为每个分开的节目,而不是过去《新闻联播》等等节目在一起。我们会看到今天央视网已经开始出现这种格局。
通过云计算这种环境可以支撑我们的平台。作为媒体来讲,它不可能自己去建立这个平台。从电视来讲,很多电视台开始把它的内容数字化。网站是把网站做好,你的支撑环境是什么,从产业来讲,需要有云计算的技术来支持。
最后小结一下,今天我们走的第一步,开始发展了支持多媒体的互联网网站。下一步,我们就会从三网融合,走向三屏融合,这时候就会有一个更大的空间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媒体的网站定位是什么,这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谢谢大家。
侯自强:网络新媒体的演进?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归一--传媒--人民网 侯自强:网络新媒体的演进?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归一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变局_侯自强_博客_移动Labs 人民网-传媒-黄琼:《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电视:抢占三网合一的制高点--传媒--人民网 “三网”融合破冰 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媒体的融合 人民网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传播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传媒--人民网 闵大洪:2009年的中国新媒体研究--传媒--人民网 网络新媒体议程设置与民主机制建设批评--传媒--人民网 伴随网络传播的发展公民媒体的力量逐渐壮大--传媒--人民网 新媒体行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 专业渐成留英新热点--传媒--人民网 3——中外专家:从北京奥运看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传媒--人民网 信息安全:从网络攻击到网络战争--传媒--人民网 高钢:媒体融合趋势下现代新闻业需要高端专业人才--传媒--人民网 凤凰网也来web2.0 新媒体三网融合全新改版 新媒体浪潮下的传媒教育 传媒行业:三网融合有利视频内容提供商 传媒行业:三网融合有利视频内容提供商 从自信的总理想到了自强的三木 移动网络的演进 胡正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构建舆论新环境--传媒--人民网 基于全业务运营的承载网络体系架构及演进策略--人民网通信频道--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