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7·16”爆炸:未升级的灾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0:26
大连“7·16”爆炸:未升级的灾难

(【总589期】【2010年31期】《三联生活周刊》)



7月22日早上7点,大连新港重迎油轮靠泊,这是“7·16”事故以来,新港油品码头接靠的第一艘油轮,一切开始恢复。爆炸事故原因已经查明,复杂而繁琐的责任链背后,是更为复杂的责任认定、赔偿与保险问题。
“7·16”石油管线爆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原油管线储罐爆炸救火难度最大的一次。感谢那些消防官兵们出生入死,直至以生命为代价,保住了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


主笔◎李菁   摄影◎高强


被污染的海
从市中心东北方向驱车40分钟左右,便进入大连保税区辖区里。“7·16”爆炸发生的大连新港,就位于保税区内。路旁是一片浅浅的海湾,不用费力,远远就看到黑色的油污漂浮在海面上,岸边的砂石也被黑色的污迹染得斑斑点点,空气中依稀是油的味道。这里距离爆炸发生的核心地点,其实还有10公里左右。不远处还有一个公共浴场,但此时已大门紧闭。


通往爆炸现场的路口,不出意外地已被封锁。几辆有“大连消防”标记的车依次停在路边,消防车上是一道道的黑条——火场上战斗过的痕迹。越往里面走,浓重的油的味道,夹杂着海水的腥气,扑面而来。久违的太阳升起来,照在海面上,海面蒸腾着一片雾气。雾气下面,是一片乌黑的海水。这里距离爆炸中心,只有不到1公里。
岸边上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油桶。海里站着十来个人,正奋力用铲子一铲一铲地把浮在表面上的原油装进旁边的油桶里。岸上有两架大吊车,一个油桶装满后,大吊车伸出长臂钩住,再高高地吊到岸上。山坡上坐着两个负责人,拿着小本子,大吊车每吊起一满桶,便记上一笔,这里俨然一个小工地。


20出头的高伟(化名)刚从海边走上岸,胳膊、双手和腿上都是油,他索性蹲在路边,用路旁土坑里的黄土搓胳膊上的黑油。“这个好使”,小伙子憨厚地笑着。高伟说,他是吉林人,几年前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到大连,此前一直在新港码头干修建油罐的工作。“以前建一个罐花好长时间,现在可快了。”他指着不远处密密麻麻的储油罐说。

 


大连新港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现代化深水油港。这里有中石油、国家原油储备基地、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储罐,对大连以及整个东北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高伟和他的老乡就住在港口附近的民房里。这里除了他们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们,并没有本地居民。高伟是7月21日那天才回到这里的,提起几天前的爆炸,他还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那天我下班了,就在房子里和家人吃饭,一听那个声音就知道不对,我带着一家老小,一共9口人全跑到市里躲起来了。”


眼下,他们都被集中起来清理油污。“在这儿干了两天了。”高伟说,每收一桶,他的报酬是60元。“油面下来不少。”高伟比画着说,“刚开始那天,油面快有1米高,可厚了,现在大概清理一半了。”


平静的油面其实也很有杀伤性。大连市一位消防干警说,这一次牺牲的消防战士张良其实就是被油污裹住脱身不得而出事的。高伟说,他们工友们也知道张良的牺牲,“我们平时也挺注意的,不要被油给粘住或绊住,互相照应一下”。


本刊记者看到的,无疑是最“原始”的一种清污方式。……


惊心动魄
虽然管线爆炸的现场已被封锁,但是即便从外围留下的痕迹来看,也让人触目惊心:起火当天下起了大雨,雨水夹杂着燃烧后的灰烬,在庞大的储油罐外面形成一道道斑驳的黑色条纹;马路上停着一辆工程车,还有工人在修电线,是在修爆炸那天被烧毁的电线。7月16日晚上,对每一个亲历者来说,都是堪称惊心动魄的一夜。……


……用摄像机记录这一切的卢建伟无意中拍到了这样一幕:一个消防干警拿起电话说:“老婆,我可能回不去了,对妈好点、对孩子好点。”电话那头肯定是急促的追问声,只见这位干警很果断地说:“别问了,没时间了,不说了!”然后迅速关上电话,往火场里走。这位干警是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支队长徐志有。……

 

生死时刻
……每一个到现场的人都会清楚,这些密集的油罐,一旦连环着火,将犹如点燃一个巨大的火药库,那不但是开发区,20公里外的大连将受到严重影响。现场总指挥、辽宁省公安厅厅长李文喜事后说,消防员是处于炸药桶中救火,“我是含着眼泪下命令的”。……


海陆空作战
……7月17日早上8点,火势基本被控制。可是1小时后,就在市政府召集云集而来的各路媒体开新闻发布会时,103号罐泄出来的油又把大罐引着了,并未撤离的消防人员很快将其扑灭。在现场拍照的一位摄影记者说,从火场下来,每个消防员的脸都被油污和汗水、泡沫泡得面目全非,可是那每一张脸,都让人动容。


对大连港公安局的干警们来说,他们的感慨与感动又多了一层。“我们这里的消防员,是以招收农民轮换制消防员为主的,3年的合同工。”在大连港公安局采访时,本刊记者碰到的每一个人都对他们的消防员赞叹有加。“坦率地说,他们身份和其他正规、现役的消防官兵不同,工资收入也不高,但是他们的表现让我们非常感动,没有一个人退出。”宣传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新的一位消防员才来了一个月,事后他非常朴素地说:“我也没什么崇高的话,我就是想,我跑了,它炸了,我也得死,我还不如在这儿顶上,还有活的可能。”……(节选自《大连“7·16”爆炸:未升级的灾难》)

 

【589期】【社会】
P74   时事:阿富汗国际援助:困境与希望   记者◎徐菁菁
P76   时事:美国情报外包的秘密世界   记者◎蒲实
P80   热点:大连“7·16”爆炸:未升级的灾难   主笔◎李菁   摄影◎高强
P86   热点:水漫渠江:洪水的双重形状   主笔◎王恺   记者◎杨璐
P94   热点:五常假大米事件:“老乔家”的溃败之路   记者◎陈晓   实习记者◎林楠   摄影◎张雷
P102  热点:詹厝葛村的投毒案   主笔◎王鸿谅   摄影◎黄宇
P106  热点:寻母17年:团圆后的现实问题   记者◎丘濂   摄影◎王之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