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中国进入全面改革阶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43:35
高新民:中国进入全面改革阶段 2010年03月29日08:52   来源:《北京日报》 高新民:中国进入全面改革阶段--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中国新政》,周东华等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出版

  我们党执政的历史,如同任何事情的发展一样,亦是充满曲折与困难的历史。但是,时代毕竟发展了,中国社会也在前进,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进步。那么,如何认识这种曲折性发展?《中国新政》一书,以其特有的视野,描述了当代中国60年的历史,展示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迁的丰富画面。如果说,我们习惯于用严谨的逻辑论证、透彻的学术分析来看待政治著作,那么,此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作者把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历史概述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历史阶段:革命立国、改革建国、和谐富国。三个阶段亦是三大战略的变化。说实话,三个阶段已是人们的共识,但是,以如此话语概括当代中国历史,显然带有浓厚的非传统意境。

  观察中国新政,本书没有停留在对过去历史的批判性反思之上,没有因新的历史发展而否定过去的事物的合理性。它既充分肯定当时的发展路径的历史合理性,又指出原有路径一旦超越合理范围,就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这里,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这种尊重历史的态度,体现于全书之中。

  当然,作者写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描述现实。读后,我感觉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就是对现实的描述,特别是对当下“十大问题”的分析。十大问题涉及深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都有论及;多元利益博弈、权力制约、民主法制、社会公平等等,各类前沿甚至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都有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增长”“失衡”四个字对发展中的问题做了颇有道理、颇为传神的概括。事实上,中国社会在经历30年改革开放后,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过去没有的矛盾出现了,一些过去不那么突出的矛盾变得突出、甚至成为尖锐矛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未来如何发展?作者充分肯定了科学发展观所带来的发展路径的变化,提出模式转化,跨越“改革传统”——即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的改革的基础上开启更广义上的改革,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社会在平稳科学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应进行合理合规的调整。这一观点是作者的研究心得,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其实,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这样的阶段:全面改革。在中国,发展永远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是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全面的改革来支撑。没有这样的支撑,发展就要停滞,我们党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都难以真正实现。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健(实习))
相关专题 · 高新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