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53:29
改革风来早 繁花满神州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

记者  张  贺 2010年08月02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改革驶入“快车道”

  文化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

  无论是新闻出版系统,还是文化和广电系统;无论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无论是跨地区合作,还是上市融资;无论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还是《金融支持文化出口指导意见》的制定……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明显加速,改革正在向纵深挺进:

  ——全国30个省级国有新华书店系统已全面完成转制。截至2009年7月,全国580家图书出版社中,有308家已完成或完善转制工作。全国已有上千种经营性报刊完成转制。到2011年年底前,所有非时政类报刊将基本完成转制任务。

  ——国有电影制片企业继续向集团化、公司制迈进,目前已组建7家集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的国有电影集团公司。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国有电影制片厂、省级和地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转企改制。

  ——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加速,年底前广电系统所属的电视剧制作机构都要整体转企改制或剥离改制。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东等省市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副省级城市、地市、县区全部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建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成为我国文化市场的主体。我国绝大多数文化产品已经实现了市场化。

  改革向基层延伸

  文化企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09年12月25日上午9点,辽宁营口市政府礼堂传来阵阵掌声,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看着台上崭新的公司牌匾,出身于梨园世家的评剧演员周海萍百感交集。从这一天开始,她将告别工作了21年的营口市评剧团而成为新成立的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职工,由事业人转变为企业人。“以后剧团就不能再靠着财政拨款过日子了,必须自己到市场找饭吃。”周海萍说,“但是我不害怕,因为这是我盼了好久才盼来的改革。”

  营口市原有市级专业文艺表演团体3家,即营口市评剧团、营口市青年京剧团和营口市歌舞团,“三团”在编演职人员179人。长期吃财政饭使这些文艺院团既缺乏主动闯市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缺乏闯市场的能力和手段。近3年来营口“三团”的演出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递减,2008年“三团”收入的总和仅为34.4万元。“改革是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出路。”营口市明确提出,这次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取消事业名头,进行工商注册;新公司将打破大锅饭,实行能者多得的绩效工资。

  周海萍选择了留下。她坦率地表示,除了难以割舍的梨园情结之外,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是重要原因。“进入新公司,按照合同,我演一场可以拿200元补贴,每月收入差不多翻了一番。”

  到今年7月,改制不过短短半年多,营口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商业演出已达50多场,演出收入80多万元。公司经理张健说,自己刚刚带团参加在阿尔及利亚举办的北非艺术节,目前正在全力备战辽宁艺术节。公司还从全国新招了30多位舞蹈、音乐和管理人才,一派兴旺景象,可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像营口“三团”这样的基层文艺院团近年来的改制明显提速。记者从文化部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实现转企改制的文艺院团总数达228家,仅2010年即新增106家,接近2008年以前转企改制院团总数的两倍。目前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的范围逐步由省级院团向地市级和县级院团延伸。在已列入统计的228家转企改制院团中,地市级和县级院团达116家,这一数字下半年还将继续攀升。

  冲破体制束缚,释放文化生产力

  资源整合方兴未艾,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中国有13亿人口,文化市场潜力巨大,但现实是,我国的文化资源最初是根据行业和地域按行政级别配置的。换句话说,本行业、本省的文化市场不容他人染指,做出版的不能去做影视,做报刊的不能去做音像,某些领域民营和外企公司不能进入。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产业就被地域、行业、所有制等条条框框划分得支离破碎。不打破这种僵化的体制,文化企业怎么可能做大做强?

  改革势在必行。

  这一次,出版业走在了“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改革的前列。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此次合作是国内出版业首次跨地区重组。2008年5月9日,江苏新华和海南新华联合组建的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公司在海口成立,开中国发行业跨省重组的先河。2009年4月17日,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改制重组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成为地方出版集团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出版社跨区域、跨部门战略重组的第一家出版单位。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说,海南凤凰新华成立2年多来,海南苏版图书销售成倍增长,销售码洋、净利润、员工收入大幅上升。体制改革使企业释放出跨区域拓展的能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销售收入以每年近10亿元的速度递增,2009年,集团资产、销售实现了“双百亿”目标。

  “不要忽视原有体制对文化生产力的束缚。”一位领导曾这样说。他的依据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奇迹般的翻身仗。在文化体制改革之前的上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的电影产量从没超过100部,电影票房不过8、9个亿。而2009年,我国生产了近500部电影,电影票房超过60亿。最近6年正是美国电影横扫全球的时期。中国电影之所以能这样逆势而上,源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电影业降低准入门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大批民营公司和社会资本涌入电影业。《英雄》、《非诚勿扰》、《集结号》等过亿元票房的国产大片绝大多数是民营公司拍摄的。截至目前,有300多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进入电影制片业,所投拍的影片占国产影片产量的70%以上。

  文化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只有通过改革重塑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出作品、出人才,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繁荣发展。

  改革好不好?数字来回答:

  ——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超万亿元,年出版图书30万种、报纸期刊11700余种。

  ——2009年中国电影产量近500部、票房收益超60亿,国产影片票房连续6年超过进口片。

  ——2009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年演出超过50万场,吸引近4.6亿观众。

  如果说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对“为什么改?如何改?改了以后怎么办?”等问题还心存疑虑的话,那么今天中国文化繁花似锦的现实已经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实践再一次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的改革步子大,哪里的发展速度就快。改革,毫无疑问,是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 刘煜辉:中国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 中国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 中国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中国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 中国资产泡沫向纵深挺进-华尔街日报 我国低工资时代行将终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我国城镇化呈现许多新特征--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我国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堵住贪官外逃之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对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与设想--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行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行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目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刘淇二三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加快我国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