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御到进攻:中国空军的60年建设(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8:36:34

作者:陈光文

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步强大,如今已经逐渐步入世界前列。在未来战争中,中国空军要“首战即用,全程使用”,要准备当主角,进行“相对独立的战争”。从人民军队的“配角”到“主角”的转换,这是中国空军未来发展战略的新取向,也是中国空军战斗力提升的新指针。特别是随着中国空军众多新一代战斗机的逐步进入现役并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已经将中国空军推进到未来战争的最前沿,中国空军责无旁贷,既要实现万众睹目的成功战略转型,也将要担负起创造新历史的重任!

当前的态势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空军虽然号称拥有数十万兵员、数千架飞机,但是其战机性能却落后于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至少一代,其使用的主战机种又多是歼6、歼7、歼8等相对落后的二代歼击机,基本属于典型的“国土防空型”军种。正如外国人评价的那样,当时的中国空军依靠在空中进行“人民战争”,来抵消可能的进攻敌人的质量优势。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各大国中,只有中国空军几乎不具备远程攻击能力,建国后数十年间只能在大陆上空进行防御作战,基本没有对其他国家发动空中攻击的能力。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1979年的中越战争,虽然战争的规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足以动用空军参战,但是,只有在中国没有派出空军参战,因为当时的中国空军自己也不能确定有把握胜出。

因为在进攻能力方面我国空军向来不足,这不仅表现为强击机、轰炸机数量少质量差,歼击机腿短以及习惯了地面引导,因而不能为攻击机群进行远程护航;更体现在缺乏专用侦察机、电子干扰机、空中预警指挥机等辅助机种的协调,没有组织大型攻击机群的能力和经验,空军编制体制不适应空中进攻战役需要等方面都极为欠缺,只能进行有限的境内近距支援与作战任务。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次第爆发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充分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和南联盟的肆意空中打击,再次震撼了中央军委和人民空军的决策者。这两次典型的现代化战争,多国部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精确的狂轰滥炸,在失去制空权和制电磁权的情况下伊拉克和南联盟只能望空兴叹。在确认已经把敌方几乎所有的抵抗能力通过空中打击消灭后,有恃无恐的多国地面部队,才长驱直入进行算是打扫战场的清理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多国地面部队没有遭遇到像样的抵抗。而在对南联盟的战争中,甚至还没来得及地面部队开进,就已经接到了南联盟停战的通告。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次战争创造了美军自建军以来少有的“零伤亡记录”。

随后,如梦方醒的中国空军,开始仔细检视自己的“国土防御战略”,更开始冷静分析自己面临的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战略困境。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西方国家对我进行国防技术的封锁,我们无法从西方国家得到先进的武器技术,而处于困境的俄罗斯因为国力缩水,不得不靠出售先进武器来度日。在此情况下,已经不存在意识形态障碍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开始转暖,中国从俄罗斯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中武器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从那时开始,中国空军先后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引进了著名的苏-27和苏-30MKK系列战斗机,还有著名的S-300PMU1/2防空导弹,从而使得中国空军开始接触世界第三代战斗机和先进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与此同时,中国空军又自行发展出了自己的三代战机FBC-1/A“飞豹”、歼10和歼11B,从而使得中国空军第一次有了与对手性能相当的武器装备,也使得中国空军第一次具备了使用优势装备与敌人作战的能力。

与外军的交流合作,拓展了我空军航空兵转型建设的视野。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一条“我空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实现新跨越”的消息令世人关注。这天,我空军参演部队出动歼击机、轰炸机等战机,发射空地导弹数十枚,准确命中视距外的目标。外电评论:远程攻击手段的运用,证明中国空军正在快速变革。新世纪新阶段,我空军航空兵重视实施全要素体系对抗训练,蓝天演兵高潮迭起。2006年秋天,空军首次组织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多兵种多机种空中进攻实兵演习,全过程、全要素研练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远程精确打击、空中交战等课题。2007年初夏,空军组织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空中进攻、防空作战、多兵机种综合对抗演练,探索了主战兵器和作战支援系统集成实兵体系对抗的新战法。2008年7月,在空军统一筹划下,两个军区空军直接指挥两个战役集团,将空中预警侦察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精确打击系统等作战要素联起来,成功实施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空军部队首次体系对抗演练。从白山黑水到南海岛礁,从东海之滨到西部大漠,海、空、天、电多维领域联合作战。这意味着,我空军航空兵初步具备了全疆域一体化打击能力。

随着第三代战斗机装备数量的逐步增加,可以说中国空军完成了由“国土防御型”到“有限进攻型”的转变。特别是在大量装备第三代战斗机后,中国空军也在大量研发并装备具有“空中力量倍增器”之称的辅助机中,这就是近年来被大量报道的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新机种。新一代主战飞机加上陆续服役的辅助机种,使得中国空军基本摆脱了过去完全由地面指挥和控制以及支援的套路,发展成为一支立体化的崭新作战力量。而且,随着这些新型战机数量的增大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中国空军逐渐转型势在必行!

未来空军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虽然近年来,中国空军武器装备和保障能力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与美国、俄罗斯等世界空军强国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空军装备部部长魏钢如是说。

乘着改革开放的劲风,我空军航空兵加快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从执行军事防卫任务到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转变。近年来,我空军航空兵进一步增强制空防空和对地攻击能力,重点发展第三代战斗机、新一代防空武器和各类精确制导弹药,形成了作战飞机和支援保障飞机相配套的装备体系,还拥有了第三代轻型歼击机、第三代重型歼击机、第二代改进型歼击机以及战术运输机、新型轰炸机、加油机、专用电子战飞机……这一切,标志着中国空军航空兵已经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作战能力实现了新的飞跃。

在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世界各国武器装备正在逐步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装备过渡。鉴于这种情况,中国空军的武器装备建设,也必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追踪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瞄准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在继续搞好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加紧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努力提高空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既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空军履行使命任务的客观需要。

随着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中国空军正处于新老装备的交替时期。新的中国空军将是一支规模比现在要小,但主要装备第三代和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作战力量,而且先进的巡航导弹陆续装备部队使得现役战斗轰炸机和轰炸机遂行各种任务的能力得到增强,这其中包括反舰和对地攻击任务。新型的中国空军还将整合包括空中早期预警(AEW)或空中早期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空中加油机、情报搜集和信号干扰机在内的作战支援系统,以提高作战飞机的效能,增强作战能力。中国空军的现代化还要增加先进大型运输机的数量,提高空军应付国内安全和执行境外任务的效率。中国空军还将继续实施地面防空体系的现代化项目,必须继续研发新一代具备远程和反弹道导弹能力的先进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来保障自己的国家防御安全。

据分析,未来中国的外部安全环境和保障国内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对中国空军提出了诸多要求。

一是为确保国家安全和海上利益,中国空军集中力量提高其东海和南海的力量投送能力,以保卫中国重要海岸线的安全和附属岛屿的安全。这使得中国空军会突出空中加油能力、海上飞行训练、远程海上巡逻和情报搜集,以及战略轰炸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空军和中国海军航空兵虽然可能出现任务重叠,但也不排除这两者相互配合作战的可能。特别是中国南海地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中国海空军配合在这一地区巡逻,将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其他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企图。

二是中国正在增长的国际利益的内在军事要求。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中国对国际能源和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增加,这就刺激中国推行更为积极的对外政策,发展空军成为确保海外贸易通道畅通的保障能力。这样就会强调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具有远程作战能力的主战机种和辅助机种,无疑将会成为推动这些能力的首选。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中国空军将会加大与地区竞争者进行面对面较量的机会。

在美国积极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战略围堵下,美军已经逐步开始进驻中国周边国家,这使得中国面临从没有过的严峻安全形势。本来美军就拥有相较中国空军先进的武器装备,在中国空军开始大批装备第三代战机的同时,美国空军已经在大量装备第四代具备隐身和超级机动能力的新型作战飞机,主战飞机代的差别依然存在。并且,即使是美国已经开始淘汰的第三代作战飞机,其中的某些改型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还是强于我们的新装备。因此,可以说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的代差依然存在,更不用说美军海、空、天立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以及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优势的辅助作战力量,我们在短时间内都难以追赶。

我国紧邻的日本和印度,也都在装备和部署最新型战斗机,以确保对中国空军的相对优势。日本一方面在积极寻求从美国购买先进的下一代战斗机,一方面加紧自主研发自己的隐身战斗机“心神”,以保证日本相对的空中优势不丧失。而印度装备有性能出色的苏-30MKI,现在又在花费重金采购126架更新进的新一代战机,还在加紧与俄罗斯共同研发第五代战机。而这两个地区主要战略对手,都与我国存在领土争议,未来发生战争的几率几乎不可避免。单纯从武器技术装备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拥有略强于我们的空中技术优势。

空军新的定位

根据党和国家以及现实任务的要求,中国空军正在为“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而奋斗”。根据这一思想,空军在实现装备现代化的同时,在力量结构和作战功能上必须是攻防兼备,现阶段又必须加强空中进攻力量建设。在中国仍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的形势下,这是空军力量结构和功能的内在要求,是正确的空军发展战略。空军既是国家的防空力量,更是主要的外线打击力量。如果空军的进攻力量太弱,就变成了防空军而不是空军。攻防兼备结构,是高技术战争验证过的空军建设的正确模式,也是未来解决众多问题并制止外来干涉的主要保障。

中国空军酝酿中的这次转型,要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并大力着眼于积极防御,在“攻”与“防”两个方向上,形成配套机制,完成遂行战役准备,实现战略转变。还要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战略转型的基本途径。也要由战役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逐步实现由近期的支援作战,到与海陆联合作战,再到遂行独立作战的三级跳发展,提高独立遂行战略打击、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和谋略。这个期间,要紧紧抓住信息化为主导这个关键,逐步建立完备的作战力量体系。要努力加强指挥系统化建设,加快快速反应、战略投送、空中进攻和防空反导力量建设,积极构建信息主导、规模适度、编成合理、系统配套、手段完备的空军攻防作战力量体系。

中国军方奉行“积极防御”的国家军事战略,这涉及到在名义上的防御性战略中运用进攻性战术(包括采取先发制人的作战行动)对敌人发动空中攻击。在这样的一种战争模式中,中国的目标不一定是占领敌方领土,而是在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并迫使敌方,改变其致使中国不得不首先发起战争的特定政策。要实现上述目标,还要着力把握以下发展要点:

第一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增强空军装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按照这条道路发展,中国空军有意识地减少俄制战机的进口依赖,加大歼11B、歼10等国产战机的采购数量,提升国产发动机和航电设备的质量,并加快国产预警和控制飞机的研发,逐步装备更大型的空中加油机和先进的电子战飞机。走这条道路将有可能使中国空军的现代化步伐放缓,但这将为今后研发先进作战飞机奠定坚实的基础。空军已经制定了加速主战武器更新换代的计划,虽使飞机数量相对减少,但起“力量倍增器 ”作用的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空中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作战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战术反导弹系统等装备都已进入协调发展阶段。

第二要积极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用先进观念引领空军现代化建设。先进的军事思想,历来是军队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军事斗争的重要制胜因素。同样,先进的空军军事理论,是筹划指导空军建设与运用的先导,是空军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南。随着空军组织的各项演习内容的深化,空军的武器装备发展、现代化的综合战术训练、战法训练转变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获得突破。据此,中国空军引进新一代战机和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国产先进武器,使“拳头部队”进攻作战能力不断提高。航空兵部队紧急机动演练跨越10个省区,导弹部队数千里机动拦截多个目标,空降兵具备到处能降随时能打能力,雷达兵部队实现多目标警戒多目标引导。可以说,在未来战争中,中国空军完全能够进行“相对独立的空中战役”。对空军战略运用方式的思考,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为出发点,平时、战时全程使用,作战、威慑两者并用。对空军作战任务的确定,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求为依据,多维空间兼顾,多功能使用。对空军战略活动的可及范围,要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环境的新特点而变化,陆、海兼顾,以实现三军在国家全部疆域的立体防御。对空军作战类型的选定,要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为前提,攻防兼顾,注重进攻。

第三要大力加强高素质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当今时代,新军事变革呼唤新型军事人才,谁抢占了人才先机,谁就抢占了夺取未来的主动权。由于空军是一个高技术高素质的军种,因而其对于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培养,才能为其未来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空军把国防生培养工作作为人才建设的基础工程纳入人才发展战略,探索出台了招收选拔、军政训练、教育管理、培养使用等方面的多项举措,初步形成“选、育、训、管、用”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

对装备提出的要求

从长远来看,只有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的战略型空军,才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也才可能确保中国在新世纪和平崛起。“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自力更生,拥有自己的武器装备。”近年来,空军依靠国家的科技进步,按照“装备一代、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要求,使空军的新型武器装备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央军委的总体支持下,中国空军的新装备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一大批新型飞机、新型精确打击武器、新型地空导弹系统、新体制雷达和电子对抗等武器装备,已陆续装备部队;雷达警戒网络覆盖全国,实现情报的自动化传输与智能化分析;新型指挥自动化网系统投入使用,“一体化”作战、训练成为现实;空中加油机装备部队并成建制形成加油能力,提高了空军远程作战能力……

正是因为如此,新形势下的中国空军新的指导思想的变化,也使近年来主战装备的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除了具备空战和攻击双重功能的苏-27和苏-30系列战机大量装备空军外,由我国自行新研制的新型战机也有了载弹量大作战航程远的特点,比如露面不久的歼10,不但空中作战能力超强,而且载弹量大巡航距离远。还有完全有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飞豹”FBC-1/A战斗轰炸机,不但能实现对地精确攻击,还具备一定的对空自卫能力。

能够体现我人民空军装备遂行现代化战争的能力的机型,主要有歼10、歼11B远程战斗机、苏-30MKK、歼11BS、歼轰7A战斗轰炸机、轰6轰炸机、轰油六空中加油机、空警2000预警机、运-8电子干扰机等新机型不断出现,从装备上保障了空军实施进攻战役的可能性,没有这些装备,空军就算想进攻也无能为力。向进攻型空军转型更明显的标志是空警200空地联合指挥机、轰油六空中加油机、空警2000大型空中预警机、轰电7电子干扰机、歼侦8战术侦察机的出现。这些具有空中力量倍增器之称的新机型的加盟才是进攻性空军最必不可少的装备,没有他们,现代空军就没有进攻能力,就只能窝在家里搞防空。今后空军进一步转型的深化,就是把侦察/监视系统、预警/指挥系统、电子对抗系统、防空压制系统、对地攻击系统、空中加油系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行多机种、多编队的联合演练,那样中国空军才能真正成为一支进攻性空中力量。

另外还要特别强调空天一体化协调能力,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信息火力一体的现代空军挺进,并将努力使空军与陆海军并立,在以空制空、以空制地、以空制海的各种作战形式中全面参与,建设能全疆域作战、能实施远程反应的战略空军。这除了要积极研发下一代先进战机之外,还主要体现在加大各类应用卫星的研制,以各类侦查卫星、电子预警卫星、北斗二代导航卫星、各类通讯卫星、数据中继卫星等为代表,发展出适应空军需要的信息化应用卫星,来为空军的发展和信息化联合作战奠定基础。

由于空军是以飞机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来推动空军建设快速发展,因此,作战装备是军队进行军事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条件,空军对作战装备的依赖性更强。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作战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越来越先进,机载武器和设备越来越复杂,遂行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未来作战飞机进一步朝隐身化、智能化、无人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控制、电子对抗、信息交联系统得到更广泛使用,从而在战争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空军的武器装备建设,也必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追踪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瞄准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在继续搞好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加紧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努力提高空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既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空军履行使命任务的客观需要。

对空军各项体制提出的新要求

在《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首次将各个军种单独设章,其中以超过1600字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中国空军的发展规划。白皮书公开表示,中国空军确立了攻防兼备的战略思想,并开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中国空军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战略空军。有分析认为,白皮书对外毫不隐瞒的宣称向攻防兼备型转变,表明中国空军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空军在向战略型空军的转型过程中,必须进行新的变革,才能取得新进展。

对依赖地面指挥的变革。虽然中国空军在武器装备上已经开始追赶西方国家空军,但是中国空军的训练水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上周边先进国家的空军。尽管中国空军歼10、歼11B、苏-27和苏-30飞行员每年的飞行小时大大增加,但是也只相当于西方国家空军的基本飞行标准。另外,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大都是在空军地面指挥人员的地面指挥下来完成这些训练的,这些训练都是依靠严格的地面控制体制,妨碍了飞行员自主权的发挥,甚至像刹车、放伞这样的基本动作,都要依靠指挥员的口令。而西方先进国家不但能使飞行员在空中有一定的自主性,还能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来一些随机的动作,而接受更多的是来自己方空中预警机或空中指挥机的信息和指挥,这样的指挥往往比地面指挥来的更准确更及时一些,更要靠空中飞行员们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可喜的是,随着我军空中预警机和空中指挥机的成批入役,中国空军正在逐步适应这个巨大改变。这其中尤其要说到新型空地联合指挥机,它是现代大规模空中进攻战役的灵魂。空地联合指挥机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监视纵深250~300千米、宽300千米的大范围区域,对目标的分辨能力可达到0.1米,能识别空中各类飞机、地面卡车和坦克。在它的监视下,该区域内敌军的战术机动都将被察觉跟踪,然后引导攻击机群进行打击,从而大大提高空军对地攻击的作战效能。

训练体制的变革。中国军方正在大力支持重视空军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要加速先进战机的研发和生产,促进落后战机的淘汰和升级,还要加强训练和演习的难度和力度,力避走过场的做秀和演戏以及为了空中安全进行例行的常规飞行,真正做到“演习如实战,实战如演习”和“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尽管空军战机正在装备更多先进的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卫星和激光制导弹药及巡航导弹,但是空军指挥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战斗力不是单靠武器技术来实现,训练和作战思想在其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中国空军作战程序方面正在进行大幅改革,以便更有效使用先进军事装备,而这种变革的关键是提升训练水平。有效的措施,加上装备先进的教练机和模拟器,将快速提升中国空军的飞行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不过,中国空军唯一不能模拟的是实战经验,因为数十年没有运用空中作战的实践,中国飞行员中也少有具备实战经验的人员。

后勤和装备体制的变革。按照《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的说法,空军正在积极注重后勤和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逐步完善空军机场、阵地保障设施,加强空防工程抢建、机场排弹抢修、航空卫生保障等后勤力量,研制配备第二代专用后勤装备,构建专用物资储备供应网络,逐步展开多机种保障基地建设。中央军委还在开展三军联勤保障模式实验,以深化装备保障模式改革,完善弹药器材供应、修理保障和技术支持等保障网布局,推进保障装备小型化、通用化、野战化的建设。并且按照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指挥自动化系统等装备。陆续装备了一批较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和空空、空地精确制导弹药,改进现役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完善情报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基础网络。

发展信息技术。中国空军对信息化的建设日益重视,各种新型战机都已经装备了新的数据链系统,而各种新的信息数据来源得到了加强,实现了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移动与机动相结合的配套发展模式。当然,信息优势与空间优势不能分离,夺取空间优势是夺取信息战胜利的基础,中国军队认识到信息的搜索、传输、分发和应用依靠空间系统支持,否则开展作战行动,打赢战争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积极发展图像侦察、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侦察卫星,用于通信和导航的小型和微型卫星等卫星系统。中国未来空间系统的发展要满足中国军队的作战需求,包括一是发现敌人;二是协调己方部队;三是确定己方部队的位置和部署部队;四是开展精确、远程打击,评估战果,以维持攻击或转向新的攻击目标。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新的安全环境对军事能力的需要,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全面提升以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一些大国空军制定并开始实施转型战略,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由航空型空军向空天一体型空军的战略转变。正处在国家实力鼎盛时期的中国空军,自然也要适应国家崛起的发展需要,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战略力量,中国空军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速力量转型,努力打造一支与国家地位和战略需求相应的战略军事力量。中国不仅需要向海洋进军,而且要向航空空间和航天空间进军,在平面和高度两个方向上同步拓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