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11:16:20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7

读出语文课堂的精彩-----《去年的树》教学案
(语 文课堂网
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恩施市实验小学 向国庆

情景说明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写的一篇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全文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与老师比赛有感情地背诵送别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教师激情导入:读这些诗,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的情感是多么美好啊!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把这种情感也寄托到了动植物的身上,采用拟人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去年的树》。
二、导学
(一)初读质疑,整体感知。
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疑问吗?
(学贵质疑。善于思考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4、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多媒体认读生字,新词。强调“伐”“融”的写法。
5、请同学们欣赏情景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6、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悟读课文,局部探微。
7、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也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让我们来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随机板书 : 画树……)请同学们先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它们的友情?
抓住“天天”:① 想象天天在一起的情景。
② 小鸟天天唱歌,大树天天听歌,你有什么感受?
8、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一下它们的亲密关系吗?
( 朝夕相处 、形影不离 、亲密无间……)
师导:是呀,他们是那样幸福、快乐,让我们也羡慕不已啊!
9、师导: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小鸟不得不离开大树到遥远的南方去避寒,一对好朋友就要分开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①指名读鸟儿与树的对话,强调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
②男、女生对读。(鸟儿向朋友承诺,作保证,语气坚定。)
10、师导: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小鸟就要回到树朋友身边,她的心是那样激动,兴奋地想象着与朋友见面的幸福场面,树朋友可能……可能……(学生想象回答)于是它忘情地飞着,不知疲倦地飞着,她想早一点看到朋友,可是:
请同学们齐读第6自然段。(画树根)
1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你的心情会怎样?
落寞、惆怅、伤心、绝望……
师导:是啊!昔日的好朋友不见了,只留下斑驳的树根,谁会不伤心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小鸟的语言,倾听一下小鸟的心声吧,请同学们读(7-14)自然段,数一数作者对小鸟在寻找大树的途中有几次对话描写?指导朗读。
① 与树根(树根的伤心)
② 与大门(门的平淡)
③ 与小女孩(女孩声音的稚嫩)
小鸟的询问应读得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
师导:(投影出示小鸟的三次询问)鸟对树的情谊浓缩在鸟的询问中。
1 鸟儿飞越千山万水,千里迢迢的追寻大树,那颗疲惫的心-----怎么读?
2 经历了一个漫长严冬的分别,鸟儿那颗思念的心----怎么读?
3 近了,更近了,离朋友越来越近了,那颗迫切的心---怎么读?
4知道树被砍倒,切成条,做成了火柴,那颗忧伤的心—怎么读?
5 知道朋友被化成火柴,也要找到他,那颗坚定的心---怎么读?
这就是鸟儿奉献给大树的一颗心啊!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
师导:那一声声急切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款款深情,为了及早找到朋友,它来不及休息,可能还忍饥挨饿,可能遭遇了种种磨难,可最后见到的朋友却已化身为灯火(画火柴和灯火)……
学生齐读15、16、17自然段。
12、师导: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1 盯着看是怎样的看?什么情况下会盯着看?小鸟盯着看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 对着看是怎样的看?小鸟对着看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惊讶、悲伤、绝望、无助……)
师导: 两个“看”字饱含了小鸟对大树多少深情和留恋啊,回顾课文,鸟儿为了尽早见到好朋友,是怎样找朋友的?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历经千辛万苦……) 随机板书
13、师导:同学们,这回你们就是小鸟了,你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让我们把小鸟改成我,再读最后三自然段。
14、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它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回顾课文,拓展创新,实现文本对话。
15、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厚意,把大树也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你们能代替大树向小鸟说点儿什么吗?(肺腑之言)
16、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小鸟、大门、伐木人、作者……)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我注意使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做到了有机统一。
这篇文章是童话单元中的第三篇童话故事,在逐步了解童话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品味语言,感受生活。这篇童话,语言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抓住特点,我以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为突破口,在内容上,通过难分难舍的送别诗渲染气氛和小鸟苦苦寻找朋友的曲折经历来体现。在形式上,以学生自主朗读和教师引导想象为主,同时创设一种淡淡的忧伤,沉郁的语言氛围,让学生从语言中,从感情上与小鸟的心理活动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文本对话,让学生感悟生活的美好,提高情感审美能力。

专家点评
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谈出自己个性的阅读感受,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他们被世间的真情所感动。"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文中的悲伤,幸福着文中的幸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关注朗读的个性差异,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的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
( 俞玲 )


(语文课堂网 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