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08:32
第二章 中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

  选择题。

  1.教学能力是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

  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3,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5.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6、课程标准是: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制定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7、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

  教学目标设计。

  8、课堂调控能力是;

  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

  9、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什么;

  课堂教学常规。

  10、教学反思能力是指:

  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11.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是: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2.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

  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4.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

  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能力。

  15.什么是教学策略

  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

  1.中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有: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设计能力C教学实施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E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包括

  A、领会课程标准能力B分析教材能力C了解学生能力

  3、学设计能力包括

  A、教学目标设计能力B教学内容整合能力G教学策略设计能力D编写教案能力

  4.教学实施能力包括

  A课堂调控能力。B实施教案能力C教学反应能力

  5,了解学生是指

  教师对学生的,A个性特征,B心理素质,C道德素质,D学习能力,E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6,了解学生个人的心理状况中的心理状况包括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

  7,心理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哪些心理现象的了解与掌握

  A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想像,B情绪,情感,意志

  9、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对学生的哪些方面的掌握与了解。

  A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B能力,气质,性格,C特长

  10.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教学内容心理化,B肢解,重组教学内容

  11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的基本依据我们主要依据以下:

  A教学目标,B学生C教学媒体。

  12.编写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A年级 B科目,C教学目标,D,教学方法,E教学重点,F难点,G板书设计,H教学后记J教学过程安排及时间分配,T教学手段。

  13.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科学性。B实用性,C针对性,D创造性,E总结性

  14.教学反思能力包括

  A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B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

  15.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

  A内部自我对话方式,B,外显自我对话方式,C同事讨论方式,D行动研究方式

  三,简答题

  1,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这五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答:这五种能力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而教学设计能力与实施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能力,也是最能体现教学艺术性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而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往往是通过教学反思能力得以实现的,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针对新课改开设研究性学习而提出来了,是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的一种教学能力。

  2.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答:一是理解课程课程标准的性质与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是理解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三是掌握内容标准。

  四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3.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二是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4.陈述教学目标汉字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答。一是,把目标当作教学要求来写。

  二是,含糊不清,无法琢磨。

  三是,只列出了教学的提要,主题。原则,或概念等。

  4、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二是教学目标要力求明确,具体,可测。

  5、组织性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哪能些能力?

  答。一是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二是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是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

  三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

  四是合作教学能力。

  四辨析题目

  1,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教学能力与教育能力都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能力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总和。它直接关系到学科知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能力是实现教育文化功能的前提条件,为实现需求教育目标提供保障,教育能力以教学能力为核心,确保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总目标。

  2,辨析,根据所给材料判断,此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

  答,根据以下内容对所给材料做出辨析。

  一是,把目标当作教学要求来写。如示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示范光合作用仪器的装置方法;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不读破句的训练。

  以上三个目标表述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都指出了教师教学该做什么,这是教学要求,但是并未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学习后的行为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非教育所欲造成的结果,因些不该当做教育的目标,

  二是含糊不清,元法琢磨。

  如,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目标是,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历史课上的一个目标是,认识科学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这样陈述的目标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很难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是,只列出教学的提要,主题,原则或是概念等

  如《代数》第四册关于二次函数这节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1,二次函数的意义。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概念,这是典型的大纲写法,不能算是教学目标,这种表述指出学生必须学习的目标,但是,却未显示学生应该去做什么,究竟学生做什么呢。知道什么,掌握什么,我们并不知晓,只能凭理解去猜测。

  3,根据所给材料判断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这一教学目标。

  答,错,教学目标的陈述是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结果,是学生的预期行为。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这里的引导是教师的行为。没有说出学生的变化。

  四,设计题。

  1,根据你所任学科及课程内容,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或一堂课的教案。

  2,结合所教学科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策略。(可以,从,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媒体。等三方面,出发,来考虑)

  3,准备一节课的教案。

  给一个教学分析教师应用了哪些组织研究性能力?(参考。一是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二是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三是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三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四是合作教学能力。

  评价答案您已经评价过!

  好:3 您已经评价过!

  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1 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0 寂若止水 2008-07-19 12:51

  满意答案好评率:0%

  第一章,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发展。

  一单选。

  1教师职业能力是:

  A:教师以顺利的乃至完美的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智慧技能是:

  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技能:

  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4;八个半智能是:

  大体相当于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体育能力,美术能力,社会能力。自然知识能力,哲学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存在智能,自知智能。博物智能,人际智能。)

  5:关注论是:

  描述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焦虑,但也可以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为

  A关注他人阶段,B关注自己阶段,C关注教学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6: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能体现出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

  A为角色感性认知阶段B角色自我认知阶段,G角色比较认知阶段,D。群体角色认知阶段

  7:心境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特点。也能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特点,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

  A受挫与平静。B稳定与自信,C保完熟与低落。D抱怨与退出。

  8:典型行为论,是名教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行为。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

  A准备与模范B积极上进C熟练与应变,D反思与革新。

  E墨守成规,F退缩与退出。

  9:教师职业能力一般形成和发展过程。

  A理论学习,B实地观察,C模仿与练习,D实地实践,E总结与反思,F革新与创造,G反复实践。

  10:职业威望是:

  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是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二:多选:

  1、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

  A实践性,B发展性,C稳定性,D差异性,

  2.教师能力功能或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作用?)

  A完善个人修养,B提高职业威望,C增强职业信心,D提高工作效率,E保证工作质量。

  2、心理学大体上把人的能力分为两种

  A智慧技能B动作技能

  3、加涅的学习理论的核心理论是:

  A智慧技能B动作技能

  4、早期对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解释有代表性的

  A有桑代克。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B美国加涅的学习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四;简答题

  1.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按照什么分类,又分为几种?

  答,我们是按照教师教育基本任务的类型和每项任务的活动过程阶段对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分类的。一中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能力A教学能力B教育能力C管理能力D科研能力。二中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A信息能力B语言能力C交际能力D角色认知能力F心理调适能力E自我提高能力

  2.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发展有着自然的阶段性特征分别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分为,一是婴幼儿阶段,智能开端于一种原生性的模仿智能;二是幼儿早期阶段,智能开始表现为对初级符号的掌握;三是学龄阶段,智能表现为对系统符号的掌握;四是成熟阶段,智能表现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3.加德纳智能是怎样形成的,?

  辨析(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是否影响人能力的形成因素。)

  答。加德纳认为“八个半智能‘源于人的遗传禀赋,所以人人都潜在着“八个半智能”,这是人人共有的能力。但个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决定了人的“八个半智能”水平的个体差异。但是,即使禀赋很好,也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成为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智能。

  五.辨析题:

  1.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职业能力是否一样?

  答,不对,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学术性与系统性是其特点,而教师职业能力地实际的职业劳动中获得的实践性能力,这种能力中已经包含了职业准备时期获得的专业能力,不过已经实践化,个人经验化了,因此,用:“教师职业能力”这个概念更适合一些,但是,可以肯定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之一。

  六,设计题。

  根据角色认知理论设计新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

  答: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能体现出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可分A为角色感性认知阶段B角色自我认知阶段,G角色比较认知阶段,D。群体角色认知阶段。

  因些我这样设计新教师培养方案:一是听课阶段。首先新教师处在角色感性认知阶段。对自己的职业尚无亲历体会时期,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情况获得教师职业能力的直观印象。因此,应按排新教师多听一些已经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或是较为成熟的教师的课,从而获得最初的感性认知,二是听课试讲阶段。教师参加工作不久之后往往关注自己在师生中的印象,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职业力处在模仿阶段。所以这个时期可是在听别人的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上试着讲课,在讲课中提高自身的认识,取得师生以及他人好的评价,这样有助于良好的自信心的培养,三是在听课中参于评课,并试着讲观摩课,因为有了一段工作经历后,教师就能够在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同时也把自己民同他人进作比较。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职业能力处在理性的模仿时期,所以应试着自己去讲,去评,参与到整个学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来。四是在教学研讨中总结自己的独特风格,因为在最后教师已经完全摆脱了自我中心状态,自我与他我融为一体。此时的职业能力已经走向了个性他和成熟。所以应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发光,发热

  .教师职业能力 :是老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2.职业威望 :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 相对地位、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3.智慧技能 :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作技能 :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5.教学能力 :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也可以说,就是老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6.教学认知能力 :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7.教学设计能力 :是指老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8.教学反思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包括 :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对教师自我心理因素的反思能力。

  9.教学实施能力 :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包括 :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10.教学策略 :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德育能力 :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2.第一印象 :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13.现象---本质法 :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14.效应---本体法 :这种方法就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15.说服教育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16.榜样示范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17.情感陶冶法 :是通过教师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

  18.实际锻炼法 :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力习惯的一种方法。

  19.自我教育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方法。

  20.教师的管理能力 :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管理、学生体育与卫生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班集体管理以及依法从教等几方面能力的总称。

  21.反馈辅导 :是新课程讲授后,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它需要教师有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单元辅导 :是一单元的课程结束后,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

  23.考试辅导 :是阶段性学习结束后,为了迎接学期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所作的复习性辅导。

  24.教育基本法 :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我国一切教育立法的依据,也是我国一切教育实践的根本法律依据。

  25.教育部门法 :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制定的关于某一部门教育的法律。

  26.综合教育法 :是根据教育堪本法针对跨部门的横向问题制定的教育法律。

  27.单行教育法 :是教育部门法中包括的单个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条文,如各种法规、条例、规程、章程、实施细则、实施方法等。

  28.教育相关法 :是指与教育工作有关、教师应该有所了解的法律。

  29.教师科研 : 从字面上讲,就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但是安的意义不仅限于此,而是在于强调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30.课题 :简单地说,课题就是问题,或者是理论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1.观察法 :是通过感官感知对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32.调查法 :是通过问卷、访谈搜集资料的方法。

  33.历史法 :是指对教育的历史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阐述方法。

  34.行动研究 :是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的研究工作。

  35.信息 :就是及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36.信息能力 :就是对信息的获到、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

  37.信息获取能力 :是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的基本能力之一,是非常有用、重要的一种信息能力,此能力是指教育能在信息资源中及时、快速、准确收集到有用信息。

  38.信息检索 :是指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

  39.信息检索系统 :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存储,以供用户检索的系统。

  40.手工检索 :简称手检,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检索手段。

  41.计算机检索 :简称机检,是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

  42.书面语言 :主要指教师书写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的语言,板书、作业评语等。

  43.体态语言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

  44.手势语言 :是指教师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达意思。

  45.暗示 :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

  46.教师人际交往能力 :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7.教师的协调能力 :是指教师根据交往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的能力。

  48.教育机智 :是指教师面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作,通过敏锐的观察准确地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力。

  49.道德 :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50.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 :是建立在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是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心理能力,是种独创性的艺术,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技术。

  51.与学生交往中的教育机智 :是教师在与学生日常交流和沟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灵活、有效地处理交往问题的能力的技巧。

  52.教师角色 :就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责任的期待。

  53.教师角色认知能力 :是指教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认识和理解能力。

  54.教师角色冲突 :由于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多了,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这种因不相容的期望导致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就是角色冲突

  55.教师角色多重性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教师3.心理健康的维护者4.学者和专业人员5.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6.课程的开发者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8.学生学业的评价者。

  56.心理调适能力 :是指能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侍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

  57.压力 :是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

  58.应激 :是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

  59.负性情绪与情感 :实际上包含两层不同的含义(1)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情感体验;(2)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情感。

  60.中等学校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自我心理状态调节能力,包括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排除心理障碍,控制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与人和睦相处等。

  61.教师自我提高能力 :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思想、业务、人格等方面不断趋于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是教师实现自身潜能和自身价值的基础性能力。

  62.教师的学习能力 :是指教师为适应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不断吸取有关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63.教师的研究能力 :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能力。

  64.教学创新能力 :是指教师在现行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能力和举措。

  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