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宁经历桑拿天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2:07:11

相对我所在的长沙而言,某些地方虽距离远,但光顾一次却是常事;某些地方看起来虽近,但也许走上一趟就是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比如常宁就是这类地方之一。

以前读中学时,数学老师便是常宁人氏,对他那口夹着浓重湘南口音的“另类湘语”,我们常在课堂里私下取笑,以致高考时我的数学成绩虽一塌糊涂,但把老先生的口头禅“分子分某(分子分母)”却学到了家。

这次检查“扩大内需”项目执行情况,便被指派到常宁,这也是我第一次到常宁市。

说起常宁,一般人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一个人口接近百万的县级市,经济实力及相关的各项指标,别说在湖南,就是在衡阳市,都轮不上靠前。进入常宁市区,所看到的,与其他绝大部分小城市的街景一样,用脏乱差三个字来评价也不过分。

但说起晚清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常宁却有一个企业,可与当时招商局、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等平起平坐,那就是水口山矿务局,近代中国最早采用西法开采铅锌的矿井,其技术之先进、规模之宏大、效益之丰厚为当时中国之最,成为世界公认的铅锌之都,也使得常宁成为清末民初湖南省少数一两个有现代工业基础的县。

晚上在常宁市内散步,发觉街上来往的客运汽车,大多在车身显眼处,写着“免费公交”的大字。据了解,常宁市与免费公交齐名的,还有另外两项——农村免费医保及农田免费灌溉,比起那些大搞形象工程的政府主导性投资建设来,常宁的这个三免费,将国家对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具体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措施上,算是市政当局的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吧,应该肯定。

在常宁的这段日子,正赶上席卷全国的“桑拿天”,地处湘南丘陵地带的常宁市区,热浪逼人,作为项目检查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要往来于市内各单位,查资料、问情况、做记录、到项目工地察看现场,虽苦不堪言,但自己心里总觉得,做好这项工作是回报工资卡上那几千块钱的最好方式。前两天兴致蛮高,第三天还能应对付过去,到了第四天,身体颇感疲惫,因一会在空调房出入,一会又在烈日之下暴走,频繁转换环境,导致冷热交加,最终发烧感冒,不得不卧床休息。好在只持续一天病状便痊愈,没吃药,没打针,次日便无事一般——相信这是上天对我的一种安抚和保佑吧:这年月、这天气,一个年近半百的人还得顶着烈日跑东跑西,一没走马观花、二没装腔作势,公务员做到俺老斐这份上,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因而,得个小病,岂不是是老天刻意安排我休息片刻?而一天痊愈,何尝又不是保佑我免受更多的痛苦呢?

 昨天由当地向导陪同,到地处西南方向的阳泉镇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按比例抽查了通村公路、农村饮水到户工程、沼气池及文化站、计生站的建设,终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