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重组的第三种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4:11:14

“其实有好几家公司都谈过,许多公司都在关心华源的重组。”未证实的消息称,目前被看好的央企有华润集团、中化集团以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坊间的消息称,华源集团的重组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动。
12月16日,华源方面的人士称,诚通目前还没有注资,不过诚通对华源集团的资产审计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300人审计华源
对于诚通来说,审核华源集团的资产是当务之急,“在审计完成后,诚通方可注资”。
按照最近的报表,截至今年5月,华源集团公司总资产为572亿,净资产为141.7亿,而所有者权益为23亿。
记者获悉,诚通最近已经聘请北京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源进行全方位资产审计,近300人在半个月前进驻华源集团。
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华源集团的孙公司级别的企业已经审计完毕,现在已经到了审计子公司层面,上市公司的审计近日就将完成。
12月16日,岳华事务所一位李姓负责人证实了公司参与华源审计的消息,但其表示由于涉及到保密原因,不便透露审计情况,“何时完成也无法确定”。
华源集团在海内外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32家,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源股份、华源发展、华源制药、凯马B股和上海医药等多家上市公司,初步形成了大生命、大纺织、大流通的产业体系和国际化经营格局。
2004年,华源集团的主营收入达485亿元,但利润总额只有13.7亿。其中,医药产业主营收入达272亿,净利润9.9亿元,而纺织行业的主营收入才34个亿。
此前,华源收购目标公司后,往往采用将不盈利的资产剥到另外一个公司的方式,以短时间内做好收购企业,华源内部人士称,这次审计涉及华源集团的方方面面,包括剥离到另外公司的资产,审计完成后,华源将会以真实面目示人。
据悉,诚通注资重组当中,原来的一些股东提出了股权溢价的要求,而诚通注资后,其股份比例一直是一个不小的争论,按照华源23亿注册资本金计算,在不溢价的情况下,诚通注资23亿以上就将获得控股地位。
诚通重组华源,对其旗下的上药集团也产生了影响。目前,上药集团的私募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12月15日,上药副总经理黄彦正向记者表示,(私募)是比原来的计划推迟了一点,原来计划是想在今年完成的。
上药集团的整体上市已经进行了两年时间,做了一些初步方案,“原本听说已经差不多了”,此前上海国资委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2002年,上药集团的净利润1.5亿,2003年则翻番达到3.26亿,2004年增长至5.05亿,同比增长56.8%,而预计2005年,净利润将有六七亿元。
第三种方案?
目前,诚通的重组方案并没有被一致看好。许多专家认为,诚通缺少产业背景,重组华源没有互补性。
一位接近华源集团的人士表示,华源重组正面临新的变化,在大的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华源重组有可能会倾向于产业重组方式。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出席“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时表示,华源的重组工作比较顺利,目前国资委正在编制几个方案,争取拿出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好方案。
事实上,华源集团的重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体制重组,也就是在体制内通过划拨产权实现重组的目的,即当时上海国资委的方案。
但由于涉及到国资隶属的问题,实现这个方案比较难,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阶段是资本重组,就是目前诚通的方案,该方案以资本为纽带,用注资和股权划拨的模式来实现重组。这个方案有利有弊,特别是诚通的实力和能力问题,如果诚通完成重组,那么诚通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来管理华源,另外在华源的发展战略上,诚通能扮演何种角色,都是重组方必须考虑的。
华源内部人士谨慎地表示,诚通的资金主要靠贷款,如何偿还本金,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自身无法产生这么大的现金流。
在许多专家看来,最适合整合华源的不一定是诚通。目前在华源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份现在仅9.136%,向华源注资其实就是加大诚通集团的负债率。
现在“产业重组”的方案提上日程,这是华源重组的第三阶段。有专家认为,由一些和华源产业背景和实力差不多的央企出面来重组,这些企业的产业背景和比较好的现金流,无疑将是重组成功的保证。
这样,双方在产业方面强强联合,而且在董事会的决策中会有一种新的力量,对周玉成的管理团队来说也是一种补益,“不会是周一人说了算”。
“其实有好几家公司都谈过,许多公司都在关心华源的重组。”未证实的消息称,目前被看好的央企有华润集团、中化集团以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其中,华润集团此前和华源方面就已经有过接触,按照原来的设想,华源集团拟将纺织行业资产转让给华润,事实上,华润旗下不仅拥有华润纺织集团,而且在制药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