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啥老说“我们”“我们”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35:25
我们为啥老说“我们”“我们”的
文章提交者:世纪婴儿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90&id=3906
在人们的文章中都经常出现“我们”这个词。“我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和“我”有啥不同、有啥关联?似乎从小我们(瞧,我又习惯性地用上“我们”了)看到的文章里,就充斥着“我们”。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了我们(我又用了“我们”)的阅读视野,又在怎样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成了我们行文立言的口头禅的呢。
这,确实值得仔细考察一番。
1  作代词的“我们”
1.1  作实主语的“我们”
作实主语的例子,如: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那时的我们,该有多么累。“我们”特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二、三十岁的那一代人。“我们”指示了一代人,效率很高。
而效率更高也更常见的,是以“我们”来指代一国的人。如:我们一定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到死。
“我们”还可以表达与对话者之间的亲切,拉近彼此的关系。比如老板对员工说,我们今天要加班。
很多时候,我们说“我们……”的时候是相当随意的。当“我们”代表一国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得到国家或人民的授权。那我们为什么还老是脱口而出“我们”“我们”的呢?
一是说习惯了,小时候读书就经常在政治课本、哲学课本上看到“我们”“我们”的,背课文也是“我们”“我们”的,时间成了也就不自觉地“我们”“我们”的了。
二是很多的时候,为了陈述一个判断,也不管这个判断是不是公认的常识,用了“我们”似乎这个判断也具有了公理的色彩。
三是为了给自己的话或文章壮胆儿。在没有征求别人意见的情况下就把别人也拉进来,如此一来就占了先机,先机转化为机锋,这话也就更犀利了些。
1.2 作虚主语的“我们”
上面说的是“我们”作为实在的主语,用多了就出现了虚主语。本来是“我”的想法、意见、思想、建议,却用上了“我们”。这确实很有趣。
“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到处都是“我们”。再要是把“我们”变成“我”,写的人、看的人、听的人、读的人还真是不习惯了,非得把“我”改成“我们”而后快。
当然,用“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出于语境的需要,甚至是必须的。像: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使用“我们”是会引起混乱的。很多文章看下来,一会儿是实主语的“我们”,一会儿是虚主语的“我们”。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把我们都搞晕了。
1.3 作定语的“我们”
作定语的“我们”和作[虚、实]主语的“我们”有着异语同工之妙。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胡同,“我们”的小区,“我们”的楼道,“我们”楼道里的灯是谁偷的啊?
作定语的“我们”所修饰的必是属于“我们”的,这看起来是句废话,却有着共同所有制的意味。
1.4 作宾语的“我们”
“我们”作宾语的时候,具有更强的指示性。不仅主语、而且谓语,都指向了这个宾语。
如:城管老是这样,还让不让“我们”活了。“我们”给出了一个被城管驱来赶去的圈子。在这个语境之内的、在这个语场之中的,都是“我们”的人。
再如:长征教育“我们”,要像小崔那样开始新的长征。“我们”显然就是新长征上游山玩水连摇带滚的一代人。
即使这样,作宾语的“我们”还是分虚、实的。
实的时候,是出于团结的目的,彼此照应出庭作证啥的,人多力量大。
虚的时候,就是扯虎皮、拉大骑,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搞个统一战线也不错。
2  作虚词的“我们”
作虚主语、虚宾语和虚定语的“我们”更进一步演化,就是虚词了。
虚词“我们”根本是为了语气更顺、语意更丰满才加上去的,不表示任何实际意思。这也是虚词的一般特征。
以作主语(这种情况最多)为例:
“我们”知道,太阳每天都要升起,先照屁股再照眼睛……
“我们”应该遵守出国旅游的文明规范……
“我们”一定要将资本主义的原理与共产主义的理想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