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蒋介石鲜为人知的七件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19:19

蒋介石虽然有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领导北伐,统一乱世中国

  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毛泽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刺激经济,有效改善

  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蒋介石承继的" 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承担了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登辉政权以及其他“独派”所不愿面对的史实。“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

  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寇侵略城市的学校南迁。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