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打造“三区联动”标志性示范 新华网上海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26:41
杨浦区打造“三区联动”标志性示范
2005-09-15 15:27:46
新华网上海频道9月15日消息:“这是一个知识汇聚撞出创新火花的地方,是每分每秒诞生新创意的地方。”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这样形容由杨浦区政府与瑞安集团共同规划建设的创智天地:作为知识型社区,是知识工作者分享知识、寻找灵感、洽谈合作、享受生活的地方。
这个理念正在变为现实。记者昨天从杨浦区了解到,作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标志性示范区,位于江湾体育场与复旦大学之间的创智天地已初现雏形。创智天地占地84公顷,由公共活动中心区、生活工作区、高科技园区三大板块组成。预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2007年整体开发并形成规模,2010年全面建成。
创新创业新家园
1935年建造的江湾体育场作为创智天地核心区,是公共活动的中心,由创智广场、信息广场、会议中心和“创新”、“科企”、“学习”三个园地组成。
体育场大门前空地被建设成创智广场,广场一侧规划为轨道交通线车站,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聚散人流;地铁站上盖的建筑群为学习园地,是创智天地提供终身教育和行政管理、人才培训的场所,也是国际著名大学的地区总部所在地。广场另一侧建筑群为创新园地、科企园地、会议中心。创新园地将汇集中外高科技公司,孵化期的企业和支撑性服务企业。科企园地的办公楼将入驻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服务企业。
创智天地第二板块是工作生活区,与公共活动中心区隔着淞沪路,穿过淞沪路隧道,一条新辟的约一公里林阴大道直通复旦大学。在这条“智慧长廊”两侧,将到处可见露天咖啡吧和茶座,供科技人员、艺术家、大学生等交流、休闲。
长廊背后,是大片工作生活区街坊,那是一个居住与工作相融合的新型社区。住宅融办公和居住为一体,生活起居等一切围绕头脑思维的需求转。
公共活动中心区北部的科技园区,是创智天地的第三板块,这里将不断迎接工作生活区里的科技小企业升级到科技园区一展身手。
编织知识经济“产业链”
杨浦知识创新区投资发展公司办公室主任杨苓告诉记者:创智天地就像一只巨大的科技“蜘蛛”,不断编织知识经济“产业链”。在公共活动中心,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科技公司、创业小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科技孵化中心、现代服务企业(律师、咨询、会计事务所等)彼此连接,形成一条“生物链”。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周边簇拥着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搞研发,软件派给科技公司做,中型公司又把一些产品外派给创业小公司制作。大学教师与研发中心合作做课题;风险投资基金会则串联起大学、研发中心、科技公司,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律师、会计师、评估师为大家提供中介服务。这个四通八达的网络,最终形成了知识经济的“产业链”。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在创智天地,政府将担当起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和营造氛围的重任。杨浦区政府将成立上海中小企业研发服务中心,以及金融、科技创业投资、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来降低创新创业者创业成本。同时,区政府还将启动鼓励科技企业投资和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建立专项扶持资金,为科技企业购买项目评估、市场咨询等中介服务,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担保代偿专项资金,提供50万元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等,让科技创新企业低成本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