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驾马车都跑不动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9:02:09
 最近一段时间,经济到了阶段性的拐点临界点,其中有一个数据从一叶知秋的角度,反映了这种现实。中国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5月份的53.9下降至52.1,这已经是制造业活动的扩张步伐连续第二个月放缓。这个数据似乎预示着,经济增长的顶峰期已过,接下来的结果很难预料。
  此前,温家宝总理多次调研和召开座谈会,从这些信息可以推知,最高层已经开始着手应对经济下滑了。但在一次座谈会上,专家们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回落,但仍出现明显向好的迹象。市场驱动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在后续包括“国退民进”,改善普通大众收入水平等系列政策出台后,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增长水平。
  而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还指出,中国“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主要着力点就是要放在调结构上,以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较高速度的增长,“就像人跑累了要休息,中国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也需要一个休生养息的过程,然后才能再次跑起来”。
  我们不清楚与会专家有何底气认为市场驱动的三驾马车已经启动,而且似乎很有自信,我们倒是觉得,如果政策过于乐观反而会封死三个发动机。至于王建的休息论,想法是很好的,但是要是休息下来,很久才能起来,怎么办呢?发达国家增长的实践,已经证明,当一个经济体一旦停下来,由于体积更为庞大,但更难启动,休养一段时候,再难起来。
  比如说日本,当年采取紧缩政策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经济休养一段时间,但这一段时间的休养,时间太长了,三驾马车已经怎么刺激都驱动不起来了。
  G20会议有句话其实在敲打中国,就是说那些依赖外需驱动型的国家要更多的依赖内需。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西方政客联手逼宫中国升值,以及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可以知悉,我们的出口腾挪的空间就比较有限。
  投资现在机会很少,房地产没有机会了,股市又一路狂跌,其他充分竞争的实体经济还是在去库存化阶段,企业不愿意扩张,能守住就不错了,而垄断的利润很丰厚,民间资本又进不去,企业不安于实体生产,大肆在资本市场上市和扩容以充当业绩。尽管民间投资新36条要求打破垄断,但毕竟离现实很远,不过,这一块国家还在努力,国务院会议最近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切实向民营资本开放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鼓励民营资本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无论怎么样,如果真能打破垄断以便民间资本介入,切实可以为资本寻找出路,能够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增加就业。然而,谁都知道,这件事比较难,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好的。
  消费现在并不巩固,下一个新的消费点在哪里找,真得尚未可知。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不爱消费,美国人爱消费,现在美国人不愿意消费了,要求中国消费。但不是中国人偏好储蓄,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负担太重,很多事情需要自理,比如医疗、教育、社保等等,不储蓄没办法。中国人不是傻瓜,谁不知道储蓄会因为货币发行量过多而贬值,也希望消费或者投资,但是谁敢顾头不顾尾的消费呢,中国人也知道只有消费才能驱动经济增长,但是现在的消费力还是不行。很多人说中国是国富民穷,我们必须要自我清醒的认识,很多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每一分都有派场了,他们要应付的事情太多了。现在我们的民间消费力还不够,最起码底子不够。广大农民的消费力很弱,很多城市职工和白领工资也不高,这是我们刺激消费的难点。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途是不是看空了,不是,其实,中国经济还处于腾飞期,该飞不飞玩谦虚是不能容忍的。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前途乐观,事实上包含了我们对政策决策者能力提高的因素,中国政策决策者在关键的时候,多次理性决策,力挽狂澜,这是在世界是有目共睹的,连列强都不得不服气。不过,还是像我在年初的时候提出那样,今年的危险不在经济,而在于一些有极大风险的政策,这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
  PMI拐了,经济可能也要拐了,但我们希望,在政策应变之后,经济还要继续腾飞起来,别老想着休养,现在还不是时候,该飞不飞是爆殄天物和浪费时机的。

资料来源:凤凰博报·朱大鸣凤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