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状元”的人生过山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03:05:39
“海南高考状元”的人生过山车

向春/制图

李洋
南方网讯  湖北少年李洋在海南高考中拔得头筹,但因政策限制,无缘清华梦,却最终得以就读香港高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承担了超乎其年纪的命运起落
9月15日,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上的海天中学,悄然在学校围栏上挂起了庆祝该校毕业生李洋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的条幅。狭窄的条幅上,密密匝匝地引用着新华社那条数十字之多的新闻。
之前一天,李洋被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录取的消息被披露,消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李洋获得了城大颁发的合计44万港元的“状元奖学金”。
不过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在公众视野里,刚刚17岁的高考生李洋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戏剧人生:大喜——大悲——大喜。
李洋先是被告知高考分数海南理科第一名,眼看就要实现上清华大学的梦想,但因为有人举报,他在海南就读未满两年,不符合海南省报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要求,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在被城大录取的消息出来之前,这位“状元”的情况极为尴尬,因为他无论留在海南复读还是回到故乡湖北仙桃,都依然会是“高考移民”的身份。
与两个月前,李洋事件发生时的热闹相比,这一次,海口市的方方方面面陷入了异乎寻常的平静。在9月15、16、17三天,全国媒体竞相转载李洋被录取的新闻时,海南的诸多媒体上难觅相关的零星字眼。
校长刘德斌坦言,“事到如今,谨慎为好”。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李洋事件后,海天学校对即将升入高三的外地学生进行了资格复核,结果又有近30名学生知难而退。
这一事件出人意料的走向再次激起网络的热情关注,社会上的争议再度炽热。
低调的录取过程
据南方周末记者查实,至少在新华社报道三天前,即9月11日,百度仙桃吧已经有李洋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的帖子发出。
而海天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斌,开学伊始的9月初,已从放假回来的仙桃籍老师那里听闻风声,但“不敢肯定,传言实在太多了。”他说。
武汉当地还有记者听说过9月10日李洋父母曾宴请当地老师的消息,但南方周末未能核实。
自7月上旬,李洋事件事发后,李洋及父母就几乎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鲜有媒体知晓其具体行踪。
而实际上,其家人为李洋寻找学校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海天学校刘校长9月20日告诉本报记者,7月下旬香港城市大学招生处的一负责人曾电话至学校,表示对李洋颇感兴趣,并提出巨额奖学金的吸引条件。刘校长将李洋父亲电话告知对方后,再不知晓相关进展。
与此同时,刘斌还接到过一位上海教育界人士的传真信函,表达资助李洋来年赴哈佛读书的意向。但当刘斌向李洋母亲转告时,被当即拒绝,“她母亲说,李洋另有安排。”
而此刻,国内媒体还在热衷于清华不录取李洋的批评或赞同,间或传出李洋准备复读的信息,还有提及李洋主动联系香港中文大学的插曲,但始终没有人提及今年第一次在海南招生的香港城市大学。
到8月下旬,李洋在海南的舅舅(此前一直被媒体误认为叔叔)一直在海口市教育局、海南省考试局、海天学校奔走,为李洋办理户口迁徙手续、调档手续,其间,李洋来海南逗留五天,“心情好多了,比较轻松。”他的舅舅告诉本报记者。
海天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黄静为李洋出具了学校相关证明手续,但在其父母的要求下,此消息没有对外宣布。
9月12日,李洋在父亲的陪同下赴港报到。9月14日,香港城市大学迎新典礼开幕,敏锐的新华社记者发现了李洋的身影,“移民状元”的归宿至此已无悬念。陪了儿子两天后,父亲返回内地,拒绝与任何媒体见面或交流。
记者曾试图了解在李洋最初的高考志愿上,是否已把城市大学列入,但城市大学在内地招生负责人之一的对外联络处处长朱国斌博士不愿回答关于李洋的任何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  李小鸣/图
被重重保护的人
9月20日是香港城市大学内地预科新生开课的第一天。在这个语言以粤语为主流的学生群体中,现在增加了讲普通话的一小群,今年,香港城市大学增加了193名通过全国统招招收的内地学生,这些学生在城市大学就读预科(香港当地的高中都是4年,而大学则3年)。李洋就是其中之一。
朱国斌博士在李洋话题上的三缄其口,与受访的其他城市大学相关人员的态度几乎完全一致。“李洋很年轻,刚刚来到香港,他需要平静下来。”几乎每位城市大学相关人员都以类似的理由来解释。
即使香港城市大学张信刚校长在接受本报独家访问时,也并不希望给媒体直接采访李洋本人提供太多的便利,一切都是以李洋个人意见为先。
9月17日,香港城市大学传讯公关处负责人冯先生说,已经有多家媒体要采访李洋,传讯公关处也曾代媒体转告采访请求,但李洋本人回绝了所有的采访请求。
李洋于迎新典礼上的初次露面后,其后几天内为避免外界干扰,一直深居简出。本报记者专赴香港,曾试图和李洋本人进行直接接触,但其本人对于来访的“不速之客”总是回避。
而香港城市大学亦是一样的小心翼翼。有关方面负责人告知本报记者,现在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敏感”,该校不愿在此问题上回答媒体任何采访。
城市大学共有8栋学生宿舍楼,外人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入宿舍区,但难以进入宿舍楼。宿舍楼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楼下有保安执勤。严格的保安措施,帮助李洋“挡”掉了很多媒体的采访。
“换作我可能也会选择躲避,”今年的新生小陈对李洋的态度表示理解,“毕竟经过那么大的波折,这么年轻的人,心里肯定会害怕遇到伤害。”
为什么录取,为什么放行
对具体的录取程序,香港城市大学和李洋父母均三缄其口。
2005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向香港8所高校发出参与内地统招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响应。这意味着香港城市大学今年的内地招生体系其实与内地高校几乎无异。教育部向城市大学开放了17个省区的招生权利,与清华、北大同属第一批重点高校招生目录,但在各地的指标分配上享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在海南的招生指标原定为两名,后临时追加为三名,而多出来的一名可能正是李洋。海天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斌在第一时间向李洋舅舅贺喜时,被告知,城大的录取有赖于一位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的朋友的举荐,但具体姓名未知。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不愿对李洋录取的具体程序进行回应,只是强调,香港城市大学首次参与内地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内地的招生游戏规则。
“今年所招收学生的素质和标准与内地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分数的高低。”他寄希望于四年的教育后,城大毕业的学生能显出特色来。
为什么“冒天下大不韪”而对移民状元李洋情有独钟?
张校长不愿将李洋与其他学生进行区别,也不对其寄予任何不同的期望。他说,“既定的事实是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符合我们的招生要求,至于其他并不重要。”
“法制外还有情理,也就算了吧,就算不合理,也算合情。”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助理主任熊景明这么评价。
当然香港城市大学对于李洋的录取成功,如果没有海南省考试局的认可和放行,是不可能的。
海南省考试局普招处的一位姓王的处长告知本报记者,香港城市大学的招收意向是在海南一本录取的后期才传递到,而且并没有占用海南本地的指标——而之前限报“高考移民”的初衷也是考虑本地考生的利益。
海南省考试局分管普招的副局长在城大录取事件后接受本报采访,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公众媒体解释原由。之前他坦言,考试局在面对限报考生和海南本地考生之间的不同呼声前的压力和尴尬处境,“不好表态,难以让双方满意”。
他强调,“在限报政策面前,所有的考生都应一视同仁,不管分数高低。”
据其介绍,城市大学在录取李洋的筹备阶段,主动与海南省考试局沟通,希望解决李洋的调档问题。“我们所理解的限报概念,限制报考的是国家既定的招生指标,而城市大学录取李洋的计划指标为后期追加,并不占用海南本地的指标。”这个指标带有针对性,即便限报李洋,指标也不会转为海南本地,属于额外增加的。
在慎重考虑后,该负责人强调,本着为考生负责的态度及该指标的特殊性,才最终决定放行。
对于放行李洋可能带来的质疑,该负责人强调,在高考绝对公平难以达到的情形下,往往重在保证省内公平和过程公平。

李洋的高分在海天中学显得很突出 单正党/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今年城市大学在内地招生的负责人之一对外联络处处长朱国斌博士告诉记者,城市大学为了方便内地高中应届毕业生能够适应环境和学习模式的变换,给他们安排了一年预科时间(foundation year)。
在预科的阶段,内地新生可能不大有机会与香港本地学生做同学,基本上都是内地生在一起上课。城市大学给新生安排了每周总共15堂课,英语占据了最大比重,每周6节课,数学和计算机每周各3节课,为了方便内地新生熟悉当地环境,城市大学还每周安排了3节香港概况的课程。
受访的城市大学内地学生都对城市大学作出非常满意的评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自上海的孙千慧如是评价李洋落选清华之后获得来城市大学的机会。孙千慧是李洋在商学院的师姐,曾在上海的某高校读过一年。
“这里很开放,跟外界很接近,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现实的商业运行,”孙千慧说,“这里的老师也更加容易接近一些,我们有了问题,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或者实习、找工作,都随时可以向他们请教,而且总是很及时地得到答复和指导。”
据商学院研究生Linda介绍,城市大学的商学院全球排名68位,城市大学商学院比国内很多学校的同类专业具备很多优势,“主要是特别国际化,跟国际交流很多”。
内地学生还明显感受到的好处包括:图书馆使用方便、资料全,学校对英语的提升很有促进,住宿条件好,运动设施便宜,各类活动多,等等。
今年来自浙江的两位商学院新生非常欣赏这里的管理给学生自己留下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由学生自主安排。
朱国斌博士对今年通过统招方式招收的新生素质表示出非常认可,认为他们思想比较成熟,而且对于他们适应变化,以及他们4年后的前景“非常有信心”。
真实的李洋,模糊的李洋
无论是受访的城市大学的内地学生,还是受访的教育工作者,谈起李洋的故事,绝大多数都认为,他是“无辜的”,“不该承受这么大压力”。
虽然因为是高考移民而遭受处理,海天学校对于这个理科状元普遍持有赞赏的态度。
李洋的班主任黄艳华在李洋事发后,婉拒了所有媒体采访,回到了湖北老家。他说这个暑假“过得比较落寞,哪里像一个状元的培养者。”黄艳华在思量再三后,答应与记者见面,他坦言,对于这个理科状元的取得,他有些意外,“我们学校大多采用湖北那边的试卷和试题,李洋的水平大致稳定在650分左右。与海南当地学校没有联考制度,不知道海南高考的深浅。”
物理课朱老师对这个孩子的礼貌和安静记忆犹新,“每次问老师问题,末了总不忘说声谢谢。”他说,学校在高三阶段,将上课时间提前了很多,其他同学怨声载道,而李洋从不置评,很少迟到,如果迟到,一定是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进入教室。
“他很懂事,知道什么是应该关注的。到海天学校来,从不计较生活上的质量,开家长座谈会时,别的家长抱怨学校吃住条件时,独有他父母说很好。”朱老师说。
海南本地的学生陈熹就坐在李洋的旁边,李洋对于清华、北大的热忱给他印象深刻,以至在获悉李洋被城市大学录取后,他连称意外,“依照我们的了解,李洋如果上不了北大、清华的话,宁可复读”。
2004年秋,北大、清华等名校在海南选拔保送生,李洋选择了北大,并递交了申请表,但意外落选。这一挫折对一个自视如此之高的孩子的影响,现在已经无从查证。
2005年高考前夕,香港大学等港内高校曾特意在海南大酒店举行招生会,当时李洋并没有去,“那时候他只专注于心中的清华梦,别无旁顾。”李洋的同学黄博回忆说。
因为高考得了第一名,他学习的勤奋精神、他的学习方法被许多学子们效仿;而因为高考移民事件,他又承担着投机分子、“钻政策空子”的负面评价。
在腾讯网的2005中国状元录里,海南高考状元一栏,至今空缺,毋庸谈及长篇累牍的展示。这个特例,两年前李洋的仙桃老乡周迅也遭遇过,在取得湖北省理科状元后,被审查出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期间的不良记录,而被剥夺投档资格。他甚至来不及像所有省级状元一般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里。
陈熹说,“李洋偶尔打球,但技术一般,有时情绪化。”和李洋一起初中就读于仙桃三中的李易,2004年又一起来到了海天学校,“他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李易说。
高考结束后,李洋第二天就离开了学校,没有参加同学们的结伴旅游。
整个暑假,当理科班的同学们在QQ群里集体聊天时,李洋从来也没有登陆过。
但在舅舅眼里,这个外甥以高考状元的成绩为仙桃人在异地“长了脸”,他的论调得到了身边诸多仙桃老乡的首肯。
27位同学命运各异
当李洋走进香港城市大学的大门时,千里之外的王文,李洋的同班同学,却不得不与国防科技大学伤心告别。
王文的父母仍保留着国防科大的录取通知书,锁在抽屉深处。
而王文在南昌的寝室里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虽然连声称“已无所谓”,但当记者问出:“真的无所谓吗?”他陷入了久久的沉默,继而反问记者,“有所谓又能怎样?”
“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吧。”这是他反复试图说服自己的理由。
2005年7月中旬,海南省教育厅对于海天学校李洋等28名学生作出限报第一本科的处理决定。以高考637分的成绩已经被一本提前批次的国防科技大学录取的王文并没有幸免。
此前的6月30日,他正沉浸在考入军校的喜悦之中,和父亲专门飞往海口参加国防科技大学的体格检查和政治审查,悉数过关。7月14日,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至学校,王文的父亲王来源突然被告知,通知书被暂扣。
王来源告诉本报记者,“通知书都拿了,却不能去上学,孩子那几天像变了个人似的,关在家里,还学会了喝酒。”
更大的自责被父母默默承担着。这位父亲试图以各种渠道,以挽回孩子的命运,但最终徒费心力,如今他只能感慨,“只能怪自己没路子、没本事,对不住孩子。”
“也想过复读,可是来年的政策说还是要限报。”无奈之下,王文转投了二本院校华东交通大学,被顺利录取。
贺茜已经入三峡大学两周了,她对本报记者说,“原来可以上一本的,这是一段梦魇般的经历,不愿再提。”
而理科班第二名的李易,原本报考的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限报后只能屈就成都理工大学。他对本报记者说,自己认命,运气不好。
而据班主任介绍,另一个叫童钢的学生,以659分超出海南一本分数线100多分,因为限报的仓促,两次二本投档都落选,最终黯然去了一所三本学校。
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了二本资格,选择了复读。张峰是海天学校高三理科班年龄最小的学生,高考以581分顺利通过一本投档线,因为限报,被兰州商学院录取,但最后关头选择了放弃,他父亲说,孩子如今已回老家仙桃复读。摆在张峰面前的将是另一个年头的苦读和未卜的高考结果。
对于这段遭遇,这位父亲不怨天不怪人,以一种愿赌服输的心态宽慰自己,“高考,本来就是孩子在赌,帮着移民,是家长跟着在赌,现在赌输了,就算了。”
和李洋一样被羡慕的还有另外一位限报同学,原本因为限报只能入读湖北一所学校,后在其父母的努力下,最终进了武汉大学,“这不仅是个一本学校,还是个一本重点学校。”
经过两个月的各自努力后,李洋之外的27位被科以限报重罚的学生最终去向如今殊途各异。
而据海天学校提供的资料显示,28位被限报的学生中,达到一本分数线的有21位,而达到一本A档的则有近十名。
本报记者多方查证,大致情况如下,未经本人核实:黄琳,709分,高三文科班第一名,过一本投档线,入二本南昌医学院。
李易,724分,高三理科班第二名,过一本投档线,入成都理工大学。
童钢,659分,重庆三峡大学。
张森,635分,湘潭大学。
陈海,595分,复读。
刘其,643分,南昌华东交通大学。
贺茜,567分,三峡大学。
……(本文所涉及27名学生均为化名)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