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相同与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22:22
文章提交者:青尚铁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中国和美国,相同与不同
——从一篇小说看进去
很多年不看小说了,概因生活的紧迫和时间的不自在,加之电视类快餐文化充斥,把可怜的兴趣排斥得干干净净。最近执行一个劳务,环境落差,开始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百无聊赖时,把同伴带的小说捞过来看,不想生出一些乱想,效仿写出来看看。
小说是列入“当代欧美小说畅销金榜文库”的,书名“牧人的羔羊”,作者罗伯特•利勃曼,封页评介“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故事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围绕一个小男孩走失——归来——再走失展开的。是我水平太低,不能领悟到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境界,也许是作者水平高,让我象近距离接触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面貌,很亲近地感受到普通美国人的喜怒哀乐心灵情感和道德世界,联想中美是一样的伟大国家,有很多感动和感触,也有很多失落和遗憾。
多少年来(怕半个多世纪了吧),各界高人——从文的、从政的,有志于从文的、从政的,以及为从文的、从政的呐喊、助威的——为了证明中国的统治英明和制度优越,从来把美国当成靶标,极尽众矢而后快。20多年前开始迈改革步伐使攻击的文字有所改变,但仍竭力隐藏真实,但凡“主流”,不仅政治、思想,还从文化、传统、观念、道德等,论证“中西”的差别,影射蛮夷之不化,为拒绝向文明靠近寻找理由和根据,或为放纵附和引进腐朽落后的东西辩辞和托词。虽然再也不能阻挡大潮涌动,也见到相反的文字和学说,比如“大趋势”及续篇的作者以调查统计数字中西世界在文化内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根本方面上是一致,总因与政论相接难避褒扬贬抑之嫌,尤其对引伸出的社会变革的理由惶惧得溢于言表,自是不能、也不敢认同。但是“牧人的羔羊”不是意图干预潮流影响世界的研究作品,更不是证明价值观人生观优劣的论辨文字,它写的是普通美国人——定也是写给普通美国人——的生活遭遇和情感故事,“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原是共产党的经典理论,所以应该是以艺术反映的美国社会,从某个层面展开的美国社会。评介中介绍作者是“以文笔犀利、切中时弊著称”,“被誉为当代黑色幽默大师”,所以其笔下应该绝无粉饰、阿谀的弊病,更不会如我们者创作“主流作品”、奏响“时代强音”之类的造作之嫌,由故事折射的美国的社会面貌应该是真实的和可信的,由此引出的感动和比较应该是贴切的和恰当的。(当因本铁水平所限不能尽然)
故事的主人公莫莉是一个年轻的单身母亲,与4岁多的儿子丹尼相依为命。莫莉长得漂亮,身材修长,聪明能干,在小城伊萨卡的“北纽约人”杂志社做助理编辑,很受老板拉里的器重,评价她“一人能顶十人”,是“未经加工的珍宝”。莫莉在贫民区里出生、长大,自小父亲离家出走,“还是个小女孩”就担负着照顾酗酒的母亲的重担,中学没有读完就辍学,其艰难与我们报章电视披露的贫困家庭和问题家庭几分相象。但是莫莉并未成为“问题少年”,虽因孩提时喝酒(从书中看去,美国未成年人喝酒与成年人醉酒均为违法)和拿商店口红多次被警察“教育”,也因此认为“警察里没一个好人”,但是她没有更大的劣迹,尤其没有让那些“专门编造谎言”“欺骗姑娘”的流氓和纨绔子弟“钻进裤裆”而放荡堕落,长成一个美丽、善良、热情的姑娘。
许多文章说“美国人亲情淡薄”,他们重的是“金钱关系和经济关系”,即使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也一样。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会过多地考虑他们的前途,更不会为他们的前途发展过多地着想。“牧人的羔羊”说的不是这样。莫莉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那个小男孩——她的儿子丹尼。她要让他有快乐的生活,让他受最好的教育,“到穿校服的私立学校上学,再上最好的大学”,让他永远摆脱贫民区的生活……她的好朋友罗茜这样向警察介绍:“每一天对莫莉来说都是一场战斗,她不断地受到意外的侮辱和碰壁,可她就是摆脱了它,再振作起来,继续前进。为什么呢?就因为丹尼。……为了那孩子,她宁愿他妈的去死!”这种感情,与千千万万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中国父母及他们对子女的感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不惜自己辛勤劳累忍苦受痛不是完全一样的吗?
故事中的莫莉年纪轻轻就受到两场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
第一场打击是丈夫的背叛和遗弃。
莫莉的命运与母亲一样且更悲惨:她热烈地爱着的丈夫丘克在她进医院做剖腹产的时候,“把家里财物席卷一空”离她而去。她并发症术后感染,被“第二次打开腹腔”,出院时“虚弱得摇摇晃晃站不稳”。而且因为丈夫的欺骗,银行收回了抵押的房屋,不得不抱着婴儿流落街头。在几乎灭顶的变故中莫莉没有被击倒,除了她的坚强以外,美国社会的健全和人道救助的得力得到了有力的证实:医院没有因她没有任何亲人照顾和没钱付医药费而不管她,照常施治,通过两次手术保证了她的康复和婴儿的平安,出院时除了给她账单没有任何要求。任何人都可比较:如果相等情况发生在中国,这样母子还会在世界上存在吗?因未交押金、押金用尽、补交不到而至人罹难的,传说不足凭,见诸报导的还少吗?
接下来的困难,社会又很快伸出了援手:年轻的见习律师格林哈特帮助她处理了失败的婚姻(否则她要继续为背叛的丈夫增加负债),帮助她向社会救助机构请求帮助。莫莉因自尊不愿意求助,年轻的律师鼓励她,“有时人不得不咽口气,才能应付现实”,“如果你感到内疚,当你情况好转时,可以给他们寄支票去,当你宽松了也给我寄来。”非常诚恳、亲切,莫莉接受了,得到一处活动住房,有了新的安身之处,随后她开始了顽强的奋斗:找一份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做母亲,一边重进学校学习。几年的努力,一个焕然一新的莫莉诞生了:能找到“象母鸡的牙齿一样稀有”,“报酬可观又有前途的工作”,莫莉的好友罗茜这样介绍、评价她:“贫民窟就是她出生的地方。她还是个小女孩就在照顾她那该死的母亲了,……丹尼出生的时候,她的生活一团糟,然而她保持冷静。找到份工作,回校上学,深更半夜读书,——自学所有的东西。嗨,若是有人给她一个竞选的起点,她会当选全美国的总统!”她对丈夫丘克的爱是深刻而热烈地,并不象常人一样因遗弃生怨恨被怨恨迷失,相反仍然对他“保持着热情的记忆”,只是“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做”,说“他几乎是个输家”,“多么奇怪地消失了”,并把儿子视为“短暂婚姻留下的财富”,视为全部的生命,视为“为之生活的一切”和“最黑暗时期的欢乐”,并为此感到“多么有福气啊”!
可是,就这样的是她“生命”和“生活中的一切”的儿子竟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在日托站消失了!这是对莫莉的第二场打击,也是“牧人的羔羊”的全部故事。
这次打击对莫莉无疑又是灭顶的灾难。她的好友罗茜说:“在她经历了那些(灾难)之后,那孩子是她的一切,是她的生活支柱,那是她唯一的孩子呀!为什么是她,而不是一个五个孩子的?”
她在极度的痛苦和急迫中开始八方求助,奔走呼号,为了找回自己的儿子!而正是通过为了找回走失的丹尼,故事向人们展现了普通美国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世界,也展现了美国社会高度负责的机制和人性化的运行和效率。
首先是警察的介入。报警没一会儿,“一辆巡逻车开到日托站”,“快退休的”老警察佩勒克里诺赶到了,问明了情况,分析“男孩可能在哪里躲藏起来,然后睡着了”,开始认真地搜索、检查日托站所有房间,包括橱房、阁楼、发霉的地下室。看着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浑身尘土的老警察,与孩提时印象的警察比,“这家伙没有他们的一半坏”,莫莉对警察的感觉发生了变化。老警察搜索、检查没有收获,全城寻找已经展开,并很快派出了3个搜索小组,但是对心急火燎的莫莉还很不够,故事里莫莉多次对警察埋怨、发火,老警察告诉她,“我们同时有大量的事要干”,“特里芙默路上两车迎面相撞有人受了重伤”,“在公用菜地里有人倒在地上痉挛”,“有人在妻子的鼻子下面挥舞手枪”,“有流氓在学校旁打女学生的主意”……——美国警察显然不如中国的警察分工明确,治安、交通、刑事样样都管,——莫莉在惶急、恐惧中不断发出怨恨和指责,警察都表示“我理解”。……1小时后“州警察”介入“监听”,到晚上9点钟——距事发仅一个多小时——全城最好的侦探,也是故事里另一重要人物警察特里波利就接手寻找失踪小孩的任务,建立了指挥组。第二天,“已经派出100多人的搜索队”,还派出了“直升机”、“警犬”,短短几天,调查、排查几百的可疑人:儿童教唆犯、儿童性爱犯、离经乱伦犯、强奸犯、儿童诱骗犯,调查5~7年里死了男孩的妇女,全部助产术妇科医生名单、流产手术的妇女……调查跟踪车辆,包括联邦调查局的“全国上上下下的所有法律执行机关,都有丹尼的照片和有关报道”。其中伊始,也没有排除对母亲——莫莉——的调查。
故事里最终警察没有找到孩子,后来还干了“令人气愤”的蠢事(行政长官一个部下用催泪弹炸死了有“劫持”丹尼嫌疑的“老隐士”),这是不是“文笔犀利、切中时弊”的大师展示给人们的讽刺?但是你只要投入到故事中,不怀偏见,从故事的描写和叙述中看不出任何“黑色幽默”心态,而是在写实中叙述的真正的关心、保护和努力,感到的真是不懈怠的责任和高效运转,感到的是驾驭客观的艰难和变故中难免的失败。联想到中国的情况,“人民警察”“很辛苦”,“真危险”!“警力不足”,“任务繁重”,“长年不休息”“不能照顾家人”“不能与家人团聚”……!标志化模式化的语言描述着不胜枚举和千篇一律的故事,可在无尽的托词和赞美后面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有机会到警察办公的地儿看看吧!多数(绝非全部!)会遇到:吞云吐雾的,喝茶看报的,扯淡吹牛的,……难得见紧张工作的和认真办案的!难得看到那些光荣辛苦、繁重、危险,这也许因为人们感情不能相通吧!如果说全部如此定有夸大和冤枉,但是你起码会遇到十之七、八的对你去报告、求助的事爱搭不理!这可信不信由你,本文作者经历过见识过多次,相信很多人——只要有过需要求助或去过求助——定也经历过见识过不少!如还不信,电视报纸的正面报道该是证明吧?前不久央视报导延吉居民丢失巨款报案不理;以前的,少女被拐两个月遭700多人奸污,多次出现在警察面前不予理采,最后少女偷跑给家里打了电话才得相救……新闻、电视中耳熟能详的语言:“不符合立案条件”、“错过了最佳时机”、“没有保留证据”、“不在管辖范围”……发生在全国千万的盗窃、诈骗、杀伤案,以及与本故事相类的失踪、被拐、被劫的少年男女,听说过有一个接案侦察、解救的吗?那些得到的破案线索的无例外成了大吹大擂的光辉业绩!不久前中央又开重视“居民自行车被盗”,新闻里竟连篇累牍地说造成形势是因“丢失者不报案”,“很少有人报案”,真让人哭笑不得!几年、十几年积累的报案不管,接连碰壁而不能再越雷池的经验,轻轻地一转成了丢车人的过失!
不久前看网上有一个帖子,跟帖不少,网友定有印象。说他同事的母亲到美国看女儿,一天迷路了没回家,报警后警察立即出动帮助寻找,出动警犬、直升飞机,终于找到把老人送回女儿身边。但有的回帖(当然是“爱国”而反美的网友,好象有自称110警察的,记不准了)不但不信,还说要“到美国去抢劫,先报案引开他们的警察”……真惊奇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境界之高!但是“牧人的羔羊”的作者、切中时弊的黑色幽默大师的笔下回答了相同的问题:美国警察不敢懈怠,尽全力解决公民求助问题的情节竟与网友贴子的情节惊人一致,让人们无法不相信这是真的!
故事中有几句对话或者能从另一面比较中美警察的差别,是主人公莫莉转变态度、开始对警察好感以后说的:
“你杀人吗,警察先生?”
“不,”他(特里波利)微笑着说,“虽然有的天生的下流坯我想干掉。”
“开枪打过人吗?”
“打过,一次。有个白痴手持刀子向我冲来,我打中他的腿,我并不怎么自豪。”
然后是各方人们知道莫莉遭遇后表现出的真诚的关切和帮助之情。莫莉想到复印丹尼的照片去散发,“复印社里挤满了毕业的学生”,她急切地挤上前去说是“急件”,“学生们发出抱怨的声音”,“长着青春痘,同时操作三台复印机”的小伙子也表示拒绝,让她等,但听她说出“我的小孩被绑架了!”之后“完全静下来”,主动给她让开,小伙子也马上说“好的”,接着“一张张完美的彩色复印件”“微笑的丹尼”“便开始从机器里吐出来”,而且一下100多张,当莫莉表示“没带够钱”时,小伙子立即挥手表示“算了吧,”,“我就希望你找到自己的小孩,看来他象个好孩子。”这样仅凭当事人说话就达成的信任和帮助是多么真诚,多么纯净,多么可贵!想想我们周围,我们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在那些光辉的口号笼罩之下,这样的场景该多么少有,多么稀罕,甚至不可能!
莫莉心急火燎,找到儿子是她的第一大事,她也要让别人认为是第一大事,但是她求助时的解释却是“不连贯、零碎的”,就以这样“不连贯、零碎的”解释要求报社(伊萨卡报)把别的稿件移开,“把丹尼的照片放在头版中间”发出去,而“报社”竟很快接受了她的意见,把已经排好版的“城市基金”稿子撤下,把找寻“失踪”孩子的内容“加进去”!这是在“晚上九点半以后”,晨报即将付印时一个(在场还有两个)编辑当场决定的事!然后又建议莫莉找电视台,“电视比我们快多了。”“主台在细拉格斯,来,我认得几个人,让我给你挂电话。” ……
可以设想,如果相仿的事是发生在中国的某个媒体,有幸也引起了重视(这类事例近年罗列总数不少!),不经过请示、讨论、批准,不耗上几天怕是不成的!更何况中国的媒体能重视一个母亲的口头求助吗?一个普通编辑敢当场决定吗?应该承认,近年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关心社会、关心民众的态度好多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了!)在帮助某些陷于困境、绝境的个案中起了不少作用,做了不少好事,比如类似莫莉在医院遭遗弃,如果有个记者得到线索并成功地采访、报道了她,号召社会同情并得到同情,组织社会捐助并得到捐助,她也可以活下去甚至很好,但是这样机遇你敢启望吗?中国有一视同仁的帮助可能吗?在中国千千万万个需要帮助的人群里,有这样幸运的怕太珍稀、太幸运了,就与莫莉相同遭遇丢失孩子事例(说有千万不过吧?),若不是结合公安的“光辉破案”,有哪个报纸、电视发出过为民众寻找“失踪”孩子或其他亲人的消息?大街上,电杆上贴的寻人启事哪个得到了理所当然的帮助?我相信,任何丢失孩子(不管什么原因)的父母在事发后的急迫心情应不在莫莉之下(本文认为故事在描写上并无过人之处,作者的高明也在只娓娓道来,没有更多地渲染),其中定有见识相当或超过莫莉者到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求助过,可是你看到过或者听说过哪家接受了,帮助过?更不要说立即撤下已排版的稿子了!
“牧人的羔羊”用笔墨不多、却生动叙述了美国普通人之间的真诚友谊。莫莉和罗茜是初中时的朋友,罗茜在超市做收款工作,丈夫埃德是个黑人,“不错的砖石匠”,因建筑业萧条长年失业,生活并不宽裕,在莫莉困难的时候一直给予无私的帮助,“她与埃德把丹尼带到他们家里,这样莫莉才能乘交通车到科特兰上学。没有他们,她不可能完成学业。而他们拒绝接受一分钱。”丹尼走失后他们给莫莉最亲切地慰问和帮助,可是罗茜却因两次迟到被超市辞退,生活陷于困境。莫莉在痛苦中得知立即给罗茜送去一千美元的支票,罗茜拒不接受(这也说明在美国一千美元也是个大数目),莫莉不得不提起他们的帮助,可是罗茜说:
“不错,但只有一两百美元。” ……她再说不下去,哭了起来。
“你们的两百美元在当时对我来说,就像两百万呢。听着,收下吧,”她说着,捧住罗茜的手,将支票塞给她。“我还欠你们一百几十万呢。”
帮人不图报,受助而不忘,“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主张吗?(我原来写的是“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吗?”想想不确切。)表现在罗茜和莫莉身上是如此显明、如此自然和如此亲切!简直是对中华道德的最好诠释,说明中美人民的道德观念从根本上真是一致的!这对那些说在美国只“重金钱”,“重利益”(有说得好听的是“重契约”),而“轻情义”的说教是最实际的驳斥!而想想自己民族道德的已经沦落的样子更是战栗和汗颜!
得知莫莉遭遇痛苦后,老板拉里的表现也是一样。他立即检讨“是不是自己的过失?”(让莫莉下班晚了),要她安心处理寻找丹尼的事,明确告诉“你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工作”,表示职位给她留着,“薪金照开”,这对莫莉无疑是十分及时而且巨大有力的支持。从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明白些美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明白些什么是真正的“和谐”,什么是“人性化”,什么是人道和正义?
爱情,或者男欢女爱,是公认的文学作品不能缺少的内容,“牧人的羔羊”自没有忽视这一方面。但是与许多作品不同的,它并没有描写放纵的或者激情的情爱和性爱,而是展现了一种严肃和热情的爱情观念,揭示出美国人在爱情和性爱上也有严格的道德底线,性解放的主张和性自由的观念并不是美国的社会观念。
警察特里波利接手丹尼失踪案子时记起莫莉就是他曾多次“教育”过的一个“漂亮女孩”,喃喃自语地想着“微醉时脾气有些暴躁,可是我总喜欢她,屁话,”表明他一直暗恋着莫莉。有与自己心仪的人接触的机会,而且是正当的、为对方所需要的接触,按说正是求之不得的,可是特里波利想的却是“不能伤害她”,这“是你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候”,莫莉通过接触改变了对警察的态度,对特里波利承受着巨大责任和压力深为同情,并由此产生依赖和爱恋,勇敢地表示“做你的女人”,这本是作为男人的他梦魅以求的愿望,可是特里波利却在想“不能乘人之危”,“是不是得当”?其后在两人已经确立爱情伙伴关系的情况下,特里波利仍时时表现着尊重莫莉,在她没兴趣的时候“绝不勉强”,甚至有一次他完全进入亢奋状态并且两人都已裸体,因为感到莫莉“紧张和没有兴趣”,他“克制自己恢复平静”,对莫莉进行爱抚和安慰。
拉里是故事中另一主要人物。40多岁,风度翩翩,追求成功,在故事的前半部已是成功的形象。他欣赏莫莉,帮助莫莉,爱护也爱着莫莉,多次明白表示“我喜欢你”,表示要与她“一起争取成功”。他又是莫莉的老板,莫莉早已感到对“他的恩情没齿难忘”。在拉里为莫莉准备的新年晚宴上,祝福她万事遂意,爱抚并亲吻她时,“在这一瞬间她明白自己会为他干任何事”,“只要他说出来”,“不过他没有说出来”,更没有“把她推进卧室”。莫莉也明白“你为我做的一切已经尽力,我不能毁灭它”而与拉里保持纯洁的关系。
故事并没有评价莫莉、特里波利、拉里对待爱情、性爱的态度,更没有说它就是美国人民、美国社会的态度,但是显然它告诉人们,美国人对待情爱是严肃的,远不是传播的随便,而是主张对爱情和性爱真诚、负责、无私,友谊和爱情与私欲相比是至高无上的,说明在美国存在着这样的道德标准,这种标准也与中国完全一致的。并不因为存在着腐烂和腐败,有放荡一族而改变。
“牧人的羔羊”始终没有交待男孩丹尼的失踪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引出的对50年前同样命运的马修的描写也扑朔迷离,详细描写丹尼(以及50年前的马修)回归后有很大的改变:不爱玩具了,不喜欢看电视了,不愿坐汽车,不吃肉,不喜欢(现代生活的)热闹、混乱和嘈杂等,能读书、画画,而且能力很强,能让哭闹的婴儿安静,隐含着玄虚和现代文明的批判。我想这正是作者对流行的自由派学者的回答,他们对自由、民主和现代文明极尽讽刺,把文明与征服并列,说现代文明破坏了传统、破坏土著民族的安宁等等,批判民主制度和现代文明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文化的毁灭,因此民主制度的缺陷比野蛮的族规更可恨更可怕等相呼应。故事从另一面交待了批判的代价:50年前的马修害死了自己的母亲,让挽救、帮助自己的女教师疚痛终生;丹尼事件的后果更加鲜明:直接让一个刚工作的女孩失业,一个日托站倒闭,日托站老板(一个老妇人)惨死;间接的,“北纽约人”的由盛转衰而破产、拉里穷困潦倒,更不要说为寻找和调查失踪投入的巨大的社会人力财力和给人们生活撒下的阴影;所有这一切都是为“追求”老隐士一起放羊和钻研读不懂的羊皮书!如果说“黑色幽默”这才是留给人们的悬念。
故事着力描写了莫莉作为母亲失子后的痛不欲生和沉痛迷惘,“她每天长时间地工作、办杂志;没工作的时候,就连续不断地走啊走,无休止地搜寻着。在最意想不到的日子里,人们也会看到她,一位身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人,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在风呼呼、冷飕飕的街道上,窥视着每条胡同小巷,打量着每一张脸,有时拦住彻头彻尾的陌生人,让他们看照片,问他们问题……”莫莉和丹尼与所有正常母子一样最喜欢的节日是圣诞节,而且丹尼的生日就在圣诞节的前几天,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莫莉“害怕自己会崩溃”,“在整个休假期里,她一直在外面走啊走”,腊月的天不停地下着雪,“电视气象员说已经打破了历史上有案可查的雪量记录,……但是雪无法阻住莫莉,她不停地走啊走啊,在膝盖深的雪里,迈着艰难的脚步走过原野,跨过一群山,她一点不顾及天寒地冻,两脚湿漉漉的,脸被冷风吹打,结满冰霜,她不停地走呀走呀,寻找着自己的宝贝,每次她看见小孩的身影,心就怦怦直跳……”
丹尼第二次失踪天接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天又冷,警察在搜索,莫莉无法出去,她“呆呆地靠着屋墙,日复一日地,听着雨水灰心地击打着屋顶,聆听着,等待着,可是希望越来越渺茫”……莫莉所以没有象马修母亲一样精神崩溃、垮掉死亡,是因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关心,而首先是警察特里波利的爱护和爱情的支撑,否则她一样难逃马修的母亲一样的命运。这些才是作者留给人们的悬念,这些才是真正值得人们深思的:自由主义者或传统主义者们的说教到底是善意还是梆架?
“牧人的羔羊”并没如我们主张的一样歌颂光明鞭鞑黑暗,而是把两者揉合在同一个真实之中,莫莉父亲出走、母亲酗酒、丘克背叛、作假,罗茜的失业,警察攻击老人、恶作剧把醉酒人吓得半死,值班时脱岗丢失“尸体”,相信“你只要全身心地投入,雄心勃勃,勤勤恳恳,你就会大获成功”,“这正是我爱美国之处”的拉里却破产潦倒,都折射出美国社会存在的不平和底层人民的艰难。
从“牧人的羔羊”的故事中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在文化、道德、心理需求各个主要方面都是一致的或者共通的,他们辛勤劳作贡献社会也是相同的,他们面对的困难和不幸也是大部相同的,区别在社会给他们的保护和帮助不同:比起美国人民,中国人民所受境遇,不是更好,而是远远不如!
见自:  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1&id=4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