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之初人民军悍勇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18:53
60年前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一路横扫千军如卷席,仅仅三天时间即攻下了汉城 (今韩国首尔),把号称“亚洲之雄”的韩国军打得溃不成军。紧接着,又把火速赶来救援的驻日美第八集团军,这一刚经二战洗礼的精锐之师,打得望风而逃!
朝鲜人民军的悍勇举世为之震惊!人们不知道,这些朝鲜人民军实际上是来自我第四野战军的朝鲜族战士……
朝鲜族部队在东北形成规模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直战斗在华北抗日战场的朝鲜义勇军来到东北,准备进入朝鲜。但当时占领朝鲜北部的苏联红军以不允许朝鲜有第二支武装为由,拒绝朝鲜义勇军入境。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义勇军司令员武亭在沈阳召开朝鲜义勇军军人大会,将3000人的部队编成7个支队,分别开赴东北的朝鲜族人聚居区发动群众,扩充军队,参加中国的解放战争。
实际上,留在东北的朝鲜义勇军只编成了1、3、5、7四个支队。东北是朝鲜族的聚居地,四支朝鲜族部队亮起招兵旗后,东北的朝鲜族同胞参军的热情非常高,使朝鲜族部队迅速扩大。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东北的朝鲜族部队都编入四野的作战系列,为打退国民党军进攻、解放东北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部队也在频繁的战斗中迅速成长。除了规模最小的第七支队后来被编入其他部队外,其他三个支队在解放战争中经过扩编,分别发展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66师、164师和156师。
三个精锐师入朝参战
刚刚建立新政权的金日成一直在关注这三个朝鲜族师。1949年初,金日成谋划统一南北方,便想起这三个朝鲜族师。1949年5月,金日成派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来到中国,带给毛主席一封朝鲜劳动党中央的信,信中直接提出,能否把这三个朝鲜族师调入朝鲜。当时,入关的朝鲜族部队个别战士情绪也产生波动,不想远离故土,回乡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满足社会主义阵营中同志加兄弟的要求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1949年7月,朝鲜族部队按照中央指示如期完成扩军任务,四野对新补充的兵员进行了强化军事训练。 7月20日,原四野的164师 (10821人)和166师(10320人)携带全部装备,齐装满员进入朝鲜,换上朝鲜人民军军装,编为朝鲜人民军第5师和第6师。 1950年初,四野又把分散在各个部队中的朝鲜族战士集中到河南省,编入156师。入朝后,156师编为朝鲜人民军第12师。
朝鲜族师全部入朝后,金日成将朝鲜人民军编成两个军,第一军军长金雄和第二军军长武亭都是在此期间先后入朝的。第一军军长金雄是老资格的中共党员,原新四军22团参谋长;而第二军军长武亭更是一位老八路了,是参加长征的30多名朝鲜人中唯一幸存下来的。
朝鲜战场上的旋风部队
朝鲜战争爆发后,原四野166师改编的人民军第6步兵师,一马当先,攻占开城、江华岛、金浦、金浦机场。后沿着西海岸经忠清南道西部占领全罗道的木浦、光州、顺川后,迂回南海岸进军庆尚南道河东晋州地区。尤其值得军史专家称道的是在进攻开城期间,师长方虎山进行了周密的侦查、部署。他在松岳山正面展开1个团担任正面进攻,并把战前拆卸的三八线处京(汉城)义(新义州)铁路的铁轨秘密修好。当韩国军队被牵制在松岳山正面之机,方虎山命令另1个团乘火车突然出击,兵临开城车站,对韩国军队实施腹背夹击。顿时,敌人全线崩溃,只有一个团长只身逃脱。经过这次打击,韩国军队成了惊弓之鸟,一路南逃。
由四野164师改编的人民军第5步兵师沿东海岸南下,7月底进抵浦项地区,与原四野156师改编的人民军第12师协同作战,将韩国军最精锐的首都师包围在釜山地区。到美军仁川登陆前,尽管釜山的韩美联军一度增加到十多万人,但面对人民军的猛烈进攻仍毫无办法。
1950年9月下旬,“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割断了人民军的补给线。 9月22日至25日,双方在洛东江一线激战,弹尽粮绝的朝鲜人民军在敌军的两面夹击下,突然全线崩溃。在发动9月攻势的时候,朝鲜人民军尚有10万兵员,洛东江之役后,回到三八线以北的不到3万人。资料表明,朝鲜人民军战斗伤亡约1万人,被俘1.3万,转化为游击队的大约1.2万人,还有4万左右逃散了。
转化为游击队的大部分是老四野的部队,他们在中国打过多年的游击战。这些部队在敌军的疯狂围剿下,顽强生存,一直坚持到志愿军入朝后,才撤回,重新加入人民军的对敌作战。袁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