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在我们这边:查理曼帝国后欧洲的危机与胜利(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3:32:09
公元843年签署的凡尔登条约宣告了查理曼帝国的终结。条约将帝国的版图一分为三,分别称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尽管皇帝称号仍然先后由这三个王国的国王传承了一段时间,但是皇帝已经没有多少实权在手。查理曼的子孙们为了皇帝的虚名内战连年,结果是使本以衰落的王权更为软弱。出于战争的需要国王们不断的增加封臣的数量,与此同时,为了维系老臣的忠心他们有不得不一次有一次以自己领下的属土属民作为恩赏。这种无节制的恩商造成了王权在三个加洛林王国的全面衰退。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成熟,贵族们的力量占了上风。国王在力量削减之后的力量已经和他最强大的封臣差不多了。此时的西欧又面临着新的外来威胁,维金人和MSL的军事压力加速了西欧的封建化进程。
从军事角度来看,众所周知的是,直到罗马帝国的覆灭,步兵一直是西欧军队的主力。包括六世纪到七世纪最后入据罗马故地的法兰克人和萨克森人在内的蛮族十有八九也都是步兵。当这些勇悍的步兵面对骁勇善战的ALB轻骑兵时他们也能获胜(例如公元751年的普瓦提埃会战)。但是西欧各国的将领们逐渐意识到了骑兵的优越性,于是法兰克人的军队开始了由步兵向骑兵的重整。但是由步改骑对于早期的西欧国家来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组建一支骑兵部队的首要条件就是大量的战马。一匹优良的种马的价格相当于三十到四十头奶牛,而一套重骑兵的全副披挂的价格决不低于这个价格。因而只有富有的贵族才可能购买这样的装备。维持重骑兵的高昂代价制约了西欧国家骑兵的数量。制约骑兵数量的另一个原因是,领主们担心骑兵的规模过大话势必要从自己的领民中去招募士兵,这样一来万一他们临阵倒戈的话就太危险了。西欧封建社会早期,上阵打仗是封臣对封君的神圣的义务。每逢开战,大小诸侯率领各自的封臣构成了军队的主力。“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了西欧封建制的特点。即便国王的封臣,不履行义务为国王征战也是经常的事。一支由二到三百名骑士或重骑兵所构成的军队在当时就堪称“大军”,很有可能这就是一个王国的全部武装力量。富勒在他的名著《西方军事史》中指出:“当时的绝大多数战役不过是个别骑士之间的肢体冲撞而已。”基督教国家之间的战争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会的制约而变得较为仁慈。比如说所谓的“主日和平”规定如果领主没有做过主日迷撒便不得在礼拜日攻打他的敌人。因为骑士之间的战斗禁止使用密集队形再加上“将敌人从马上打落即可,不必取其性命”的信条使战争变成了决斗。骑士的仆从们是不被允许参加战斗的,他们的任务是帮助自己的主人披挂、上马并在其落马时加以救护。由教会制定的最著名的一条规则就是“对基督徒不得使用石***”。
这样一来,人数很少、禁忌很多的骑士军队当然敌不过维金人和诺曼人的队伍。早期的诺曼人根本不理会“骑士精神”这一套,在战斗中他们要做的就是干净彻底的歼灭敌人。诺曼人对西法兰克王国的侵扰席卷了九世纪。公元911年西法兰克国王“昏庸者”查理(898-922)封诺曼人首领罗洛为诺曼底公爵,诺曼人终于在欧洲大陆上扎了根。正当法兰克人疲于应付诺曼人的进攻时,他们的东部领地已经在在不知不觉中被斯拉夫人蚕食了。当时散居于原罗马帝国潘诺尼亚行省内的斯拉夫人各部在短期内被统一为大摩拉维亚国。九世纪下半业摩拉维亚封建内讧不断,国势衰落。公元862年,拉提斯拉夫为了反对自己的封君普林比纳邀请临近匈牙利人的援助。结果,尽管拉提斯拉夫成功的驱逐了普林比纳,但是那些匈牙利人却由此开始了在欧洲的冒险活动。
直到公元889年,匈牙利人依然居住在埃泰克兹(大致相当于今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当时的匈牙利人分为七个部落:涅克、马扎尔、居特尔焦尔马特、陶尔扬、耶诺和凯西。五世纪中叶这些芬-乌戈尔语系民族离开了他们在西伯利亚的老家迁移到了广袤的南俄草原。在南俄草原匈牙利人和哈扎尔突厥人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其地域北至基辅、西至喀尔巴阡山脉、东至顿河。在南方匈牙利人与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以黑海和多瑙河为界。当匈牙利部落联盟和哈扎尔人分离后,他们因为受到了东方的佩切涅突厥人的威胁而渐次西迁。在埃泰克兹的匈牙利人群居在所谓的“毡城”中,实际上就是成千上万的毡帐。匈牙利人的主业是畜牧业,他们饲养马、长角牛、猪和鸡。他们的农业是对畜牧业的补充,农业提供生活必需的蔬菜和水果。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人的冶金技术有相当的水准,他们可以生产非常好的金银制品和铁器。但是上述这些生产活动并非匈牙利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他们对打家劫舍的喜好远甚于弯腰播种。
以小队行动的匈牙利人经常袭击北方的斯拉夫部落,他们把俘获的斯拉夫人带到黑海岸边的港口,再从这里运到希腊的奴隶市场出售。匈牙利人谋生的另一途径就是充当雇佣军。他们最多能提供一支由20000名轻骑兵所组成的大军来为外国的君主服务(雇主通常是德意志的封建诸侯或拜占廷皇帝)。作为报偿,他们将从雇主那里得到相当数量的战利品和金钱,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毁灭欲。如果有合适的目标,他们也会背离雇主而自作主张的大肆虏掠,甚至连雇主也会遭殃。例如公元862年匈牙利人帮助拉提斯拉夫打败普林比纳后,他们在公元864年又一次渡过了多瑙河,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的目标恰恰是前雇主拉提斯拉夫。 九世纪五十年代后,保加利亚人和佩切涅突厥人分别从东方和南方威胁着埃泰克兹。为了有效的抵御外敌侵犯,匈牙利人的七大部落的首领在埃泰克兹滴血为盟,阿尔莫什被选为匈牙利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这个军事民主制的部落联盟已经具有了国家的雏形。从这时起,匈牙利人的军事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抄掠,他们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公元892年,一支匈牙利大军应东法兰克国王阿尔努夫(887-899国王,896-899皇帝)的邀请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前往讨伐皇帝的叛臣斯维尔托卜路克。匈牙利人的勇士们被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喀尔巴阡盆地深深的吸引了。两年后匈牙利人再次光临这片地,当然这次是为了自己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