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练习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23:21:56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       ②增其旧制________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④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⑤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       ⑥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
2.选出词意、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而:环而攻之而不胜  感极而悲者矣
B.一: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C.然:满目萧然  然而不胜者
D.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根据提示,用原句填空。
①第一段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________是极为赞赏的。
②“前人之述备矣”这句照应的是________。
③第五段中,“古仁人之心”是指________,“二者之为”是指________。
4.出自本文已沿用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至少找出三个)
5.第三段、第四段是两个并列描写段,分别由________两词引出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这两段是第二段的分写段,照应第二段中的________。
6.联系全篇,作者的构思是:由□□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自然引出□□,说明作记的意图。
7.“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________,“退”指________。
8.联系全文思考,分别用八个字写出“以物喜”和“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①与“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②与“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①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实际上已透露了全文的主旨。 (    )
②第五段巧妙地利用设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忧君思想。 (    )
③第五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    )
④第五段论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 (    )
10.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11.第五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A.设问  对偶  引用  反问
B.对比  排比  比喻  引用
C.反问  比喻  反复  排比
D.比喻  设问  引用  夸张
12.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就是。
B.文中的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水中。)
探究能力测试
13.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我们的借鉴意义。(80字左右)
阅读下则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4.给下面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③食不给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________  义:________
15.翻译文中画线句。
译:________
16.选文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________》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做太守②规模③通“嘱”,嘱托④详尽⑤两种心情⑥(既然)这样,那么……  2.D
3.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物喜,以己悲。  4.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气象万千、一碧万顷
5.“若夫”、“至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叙事,大观,一悲一喜,对比,议论  7.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①√②×③√④√  10.①不因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A  12.B
13.此题结合现在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一心为公”来谈,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读书的目的和人生的理想,言之成理即可。
14.①d4n吃②zh6就,总是③j!供应④ch2n说别人坏话  15.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16.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③刻苦自立而心忧天下  17.岳阳楼记;揭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