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比烟草杀人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32:55
2010-07-21 09:17:58
归档在 健康科学 | 浏览 25543 次 | 评论 6 条
撰文/姜汉忠
澳大利亚《时代报》七月十八日报道,肥胖如今在澳大利亚已经超过烟草成为早死与患病的主要因素。专家们呼吁政府当局拿出对付烟草的强硬立场来应对肥胖。
在澳大利亚,心血管病死亡率多年急剧下降后如今出现了反弹。专家们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肥胖惹的祸。
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澳大利亚成年人身体超重或者肥胖,与肥胖有关的问题据估计每年要耗去六百亿澳元,是在吸烟问题上的两倍。
南澳大利亚大学萨恩索姆健康研究所所长柯林·奥迪教授说:“这种趋势令人担忧且应对艰难。”奥迪教授说:“食品生产商是一群强大的院外活动集团。如果不同健康部门能够对烟草公司采取强硬立场,就应该面对食品生产商。我以为控制烟草的方式应该成为食品生产商效法的典范。这表明已经正确实行的规定可能是有效的。”
今年四月发表的“西澳大利亚疾病负担研究”表明肥胖给人们造成的威胁比吸烟要大,占各种疾病的百分之八点七,比吸烟多百分之二点二。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的情况预计与此十分相似。在过去十五年中澳大利亚烟民数量下降四分之一,可是身体超重或者肥胖的人数却上升了百分之五十。
澳大利亚全国健康预防工作组报告说,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到二○二五年澳大利亚总人口中将有百分之七十五身体超重或者肥胖。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对下面数据非常震惊,心血管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二○○七年是四万六千六百二十六例,二○○八年则达到四万八千四百五十六例。
心脏基金会新南威尔士首席执行官托尼·瑟尔维尔说:“心血管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积聚下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吸烟人数的减少以及对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可是令人惋惜的是,这种下降已经探底,在最近二三十年当中,心血管病患病率开始反弹。这非常令人关注,随着身体越来越胖,心血管病患病率开始增加。”
他认为,应该像控烟那样采取严格措施控制体重,对食品标签的使用作出更为有效的规定,鼓励人们进行身体锻炼。“这需要政府、工作场所、学校等支持。肥胖问题实际上很简单,就看你吃多少,释放多少热量。要人们少吃多锻炼,减少肥胖的发生。”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正在研究食品标签方面的法规和政策。眼下正在考虑的一项举措便是快餐出厂的时候强制标明能量、盐分、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量。
其实,不仅澳大利亚政府,美国有好几个州已经采取措施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奥巴马总统表示支持采取一项行动,在食品成分表中标明营养信息。
奥迪教授说:“美国政府应对肥胖就像应对流行病一样,因为肥胖就是流行病。澳大利亚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措施。肥胖危机不是在潜伏中,它已经实实在在来到了我们的眼。”
中国的情况又当如何?卫生部二○○九年二月报告,中国现有烟民二点七亿,不过我国城乡居民吸烟率却在缓慢下降,这与澳大利亚的“急剧下降”虽有差别,但是毕竟是在下降。二○○八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营养学教授巴里·波谱金发表文章指出,如今百分之二十五的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尽管这个数字比埃及、墨西哥、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低,但是增长率更快。看来我们跟澳大利亚面临相同的问题,吸烟率下降的同时,肥胖率增加。肥胖率上升的原因是不是跟快餐食品有关呢?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数据,不过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未雨绸缪,早谋良策,以免问题变得不可收拾。
二○一○年七月廿一日
 

1
上一篇 << 姿势与健康的六个误区
乌有来客 [2010-07-21 10:59:10 AM]
肥胖的中国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必须以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治理。

LYJason [2010-07-21 11:00:43 AM]
食品引起的肥胖,确实比吸烟更加危害健康。香烟有重税,油腻和含糖多的食品是否也该重税呢?(欢迎点评《政治互信直达两岸统一》等37篇原创文章)

乌有来客 [2010-07-21 11:04:17 AM]
如今的中国就像一个糖尿病人。糖尿病本不是病,而是自然对人类奢侈消费的惩戒,其实,治疗糖尿病与治理目前的社会病一样,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它只需要人类重返朴素的生活方式,并将这种方式视为正常而不是“病”。

乌有来客 [2010-07-21 11:05:29 AM]
如今的中国就像一个糖尿病人。糖尿病本不是病,而是自然对人类奢侈消费的惩戒,其实,治疗糖尿病与治理目前的社会病一样,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它只需要人类重返朴素的生活方式,并将这种方式视为正常而不是“病”。

zcouchy [2010-07-21 11:26:08 AM]
糖尿病本不是病,而是自然对人类奢侈消费的惩罚.

海恋01 [2010-07-21 03:39:24 PM]
谁能每年组织一次全国网民大聚会?如果有人组织参加的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