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老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06:05
最近老是做些旧梦,孩提时代的,最多的是与老屋有关的人和事。
每次经过开发区,都会不由得扭过头去看我的老屋,虽然老屋早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高新技术的企业厂房。但老屋曾经存在的那个地方,我却想忘也忘不了,总是能于万千变化中找出它原来的模样,连着它带给我的还有那些永远永远厌倦不了的回忆。
老屋是我孩提时候家里人建的,八十年代的平房,前面和左边一块连片的竹林,后面一个菜地是妈妈辛苦挖种的,右面是邻居家的菜园和果园,菜园果园之外又是树林,树林间有一个冬暖夏凉的小溪,夏天那里是我们最爱去玩耍戏水乘凉的地方。夏天,户外三四十度的高温,老屋里至少低上三五度,把后门打开,透过山间溪流吹来凉爽爽的风,为此左右邻居们成为我家的常客,话话家常,拍拍蒲扇,日子就在平和惬意里飞逝。冬天,勤劳的母亲总是早早地劈好一杂屋间的大柴,天气转冷,便把火盆架搭上,盆里的两三根树起劲地烧着,上面吊下个可以伸缩的挂钩,挂着一具炊壶,邻居们围着火炉,手里的茶热气腾腾的,喝完了就从炊壶里倒,你一言,我一搭,一个冬天就这样不经意地过去。
我在老屋里度过了童年,青年时开始外出求学,渐渐和老屋有些生疏。我嫌月假相隔太久,于是总在一个个周日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借上同学的自行车一溜烟地蹬回家,为的只是回家吃一顿妈妈做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吃上一大盆菜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后来有一次,班上二十多个女生应我之邀组织了一个自行车队,齐刷刷地蹬去了我家,把妈妈的菜地和腌菜坛翻了个遍,临走还闹了个笑话:一同学两手拎着良薯去上另一同学的自行车,一不小心落空摔倒在地,我们关心她摔伤摔疼了,她两手高高举起,连连说不要紧:“只要没丢了我的良薯就行!”
再后来,我离老屋更远了,学校放假才能回家一趟,那几年和老屋有些隔膜。那年寒假,我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永远离我而去,老屋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太多的笑容和身影,看着叔叔阿姨一家人悲苦的样子,我心如刀割,假期没过完,就匆匆离开了老屋。
成家以后,母亲渐老了,也闲了下来。她最大的希望就是盼着我们多多回家,而我,突然觉得隔膜了多年的老屋一下子又变得如此亲切而眷恋。于是,总在每个周末,邀上老公一起回老屋,看着母亲为我们忙前忙后,夏天依然一屋子人乘凉,冬天依然一屋子人烤火,吃着母亲精致可口的饭菜,心里总是被装得满满的。孩子出世渐渐长成后,我们也每个周末基本上都会跑去母亲的老屋,陪陪老人,让孩子看看山,尝尝水,体验着别样的生活,以致好些年以来,孩子都以为外婆的老屋也是我们自己的家。邻居们都笑我,好象是嫁不出去的女,还拖儿带崽的往家里跑。而老公也一直喜欢和我一起回老屋,他说,去岳母那里总是有被宠的感觉,而回自己妈妈那边没人会把他当回事!
开发区搞建设,企业园进驻,老屋早在被征收范围。一到周末,母亲每每来电催我们回家,生怕我们在老屋少呆了一天。老屋拆迁那天,我不在家,母亲打了电话,听着母亲哽咽的声音,我的眼泪流了出来----毕竟,那里,是我生长了二十多年的老屋!
按照政府统一规划,母亲后来建了一栋三层的漂亮楼房,搬进去已有两年,我虽然也时时跑回家看母亲,但两年时间里,在家住了不过两三个晚上,与这新屋,仿佛总有着一层隔膜。冬天再也没有旺旺的柴火可烤了,都是电烤炉,整个房间里冷冰冰的;夏天必须开空调才会凉快;前前后后都是整齐划一的水泥车道,绿化带少得可怜。邻居们走动也少了,老屋的老邻居们都分散开了,新邻居里面,没有一个我熟悉的面孔,见面都是礼貌性地打声招呼。
现在,老屋的地方早已成为一家大型公司的地盘,我没想过要进去看看,只是远远地看着,透过新的厂房默默地怀念我的老屋----那曾经属于过我的地方。
人说,恋旧是衰老的标志。我不承认我那么老,但我确确实实怀念着我的老屋,怀念那山、那水和那里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