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日中一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5 08:46:47
为什么要日中一食?——妙祥法师 谈谈崇祯皇帝
法师简介及开示
问:为什么要日中一食?
妙祥法师:为什么日中一食,佛讲啊,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过午呢是畜生食,傍晚是鬼食,你吃哪顿饭就种哪个因。所以说,日中一食能断三恶道的因,三恶道,他能直接成佛。所以说,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我也不想升天,我更不想当畜生,我也不想去地狱去,所以说,日中一食。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的,我们一定要往日中一食去做。这个呢,它很有道理,从科学来讲,一个胃肠得到修补,而且减少了贪欲。你吃两顿饭,必然有两顿的生理的冲动,它产生能量的,这种能量你转化不了,就变成淫欲。所以说呢,这种吃饭越多,越堕落,淫欲心越重,最后到三恶道里去了,所以说这个饮食啊是很重要的一关,很重要一关。
昨天晚上有个师父问我,说你看这个饮食的问题,和受戒的问题。我就跟他讲,我说如果你不守清净斋戒,不能给人受五戒,五戒不能受,八关斋戒不能受,比丘戒不能受,菩萨戒不能受,一切戒都不允许你受,所以这很重要的一点。斋戒是我们佛法里很重要的一点,佛法里是过午不食,是没有开缘的,必须这么做。另外日中一食的好处很多,从我们身体来讲,可以增加我们的免疫能力。另外呢,它也锻炼我们吃苦的精神。
佛在世为什么能成道,因为佛就在雪山上苦行啊,六年,每一天就是日中一食,一麻一麦。所以说六年的苦行,才能在菩提树下成道。我们现在就找到菩提树下,我们住别说四十八小时,住四年八个月他也不成道。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苦行的这个基础。什么叫苦行,是就是断这个贪图享受这个欲望,这个工夫没有,它能把这个贪欲能克服住。佛为什么成佛,就是因为这个。上人说,释迦牟尼佛在苦行时候就可以证道了,但是为什么不在那儿证,就怕末法时候众生怕苦,所以才到菩提树下再示现证道的。但是我们通过这看出这个日中一食是非常重要的。
佛成道了以后,所有的僧团还是日中一食,后来有病,病比丘才开了一个早粥。早粥还不允许筷子立住不行,不能早粥吃馒头不行,那吃饺子更不行了,还得有病。所以说我们都严格持戒,才能还得生惭愧心,这才能持好这戒律。当然了,这个末法众生身体有各种不同,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但是呢佛的戒律我们必须知道,应该努力遵守。现在泰国,还是日中一食呢,是不是?美国万佛城还是日中一食呢,是不是?这都存在,所以说我们应该了解。日中一食啊,好处太多了,好处太多。现在有一种饥饿疗法,瑜珈功啊,有一种不吃饭,几天不吃饭,来那个提高身体的素质,采取这种办法,现在也非常时兴。
前几天行脚乞食还有个,一个居士多长时间,现在两个多月没吃饭了。他最近是,听说在报纸上发表一篇要三个月不吃饭,要打破什么什么斯记录啊,他说打破那个四川陈建民的记录,他要争夺世界第一。咱不争世界第一,咱们就争怎么早点成佛,咱们怎么争这个,做一个好佛子。另外大家呢,都日中一食,就争这个。
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日中一食,佛这么规定的,那我们跟佛学,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做。虽然在摸索期间,也给以后的人创造一点儿条件,说过去有过这体会,这样的话,我们以后人走的时候,他就少费点儿事,这是日中一食,应该做的。另外它还有很多的利益,不可讲。你象乞食的时候,我过去生过这一念,我说别说一顿,三顿饭,两顿饭,我就吃一顿饭我都生惭愧心。我觉得没有啥修行,不应该,这饭都不应该吃。但还得吃,不吃要饿的慌,身体还需要,还要走道还要修道,但是确实生惭愧心,生惭愧心。
修道人要吃苦(谈谈崇祯皇帝)
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福报的银行就没有存款了。
不应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侥幸得来的福。好像强盗,抢人家的钱,自己享受,这是不讲道理的享受,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福报银行的户头就透支了。应享的福,享完之后,就报销了福,何况不应享的福,硬要勉强享受?这不但消福,而且还要亏本。因为这种关系,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我们做人,要明白这种道理。在困难的环境中,欢喜接受逆境,这样便无怨恨,也没有不满现实的心在作祟。
真正学习佛法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世俗人正好相反。世俗人是顺着生死去造业,修道人是逆着生死来消业。无论在什么境界上,处之泰然,心安理得,便不觉得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至理名言。
现在讲一个受苦的公案,作为参考。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名叫崇祯。他虽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没有皇帝的福报。为什么?因为他的苦没有受尽。他前生是个沙弥,因为未到受具足戒的时候,就死了,所以还是个小沙弥而已。他做沙弥的时候,凡是搬柴运水的苦工,都由他来做,任劳任怨。天天做苦工,来护持道场。
有一天,他到房顶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坠地而死。师兄弟就去报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后果,想成就小沙弥,替他了苦。于是乎,对大家宣布:「这个小沙弥,做事不小心跌死,对道场有很大的损失。因为他犯了侵损常住的过错,要惩罚他。你们用马来把他的尸体拖散为止,免得买棺材埋葬。」大家一听方丈的话,不以为然。师兄弟们发恻隐之心,而不听方丈的命令,因为不忍心这样去做。于是共议:「我们是师兄弟,同修一场,应该把他安葬,不可用马拖尸。」乃出钱买棺材安葬于荒山中。
这个小沙弥,因为替庙做苦工,积有功德,来生为人,做了皇帝,身为崇祯。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穷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都是在忧患煎迫中度日。这事是被好心的师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尽。如果他们当时听方丈的话,用马拖尸,苦便了了,不会害得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为国殉难。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