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中国农民工(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29:12
[图集] 中国农民工(1)
——蒋 铎
2010年05月06日08:07 来源:人民网
屈指算来,记者追踪拍摄农民工已26年了。26年来,中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壮阔、最为巨大、最为深刻的变化。这当中有不止一代农民工的汗水和心血。
亿万农民工走过怎样的道路?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憧憬、苦恼、艰辛、忧虑与快乐?许多城里人不一定了解,虽然农民工就在您的身边。26年,农民工自身,有的在变,有的没有变。
虽然我没能通过照片更全面,更深入的反应农民工,但确实记录了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崇敬。——蒋铎摄影

蒋铎
蒋铎,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曾任人民日报摄影组组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荣誉理事、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多次担任全国新闻摄影评选评委。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拍照片讲究真实、生动、自然。采访中自觉走新闻摄影的抓拍之路。结合实践写过《新闻摄影与解放思想》、《从乌干达干旱是否摆拍说起》等有关新闻摄影的文章。1994年出版《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2003年11月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授予的“特殊贡献奖”。2006年12月,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摄影家”。



劳动节之日,专题在人民网主页发布。
人民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陆周莉) 5月1日国际劳动节之际,中国摄影名家蒋铎大型图片专题《中国农民工变迁图记》在人民网独家发布。该专题以300余张照片,生动记录了近30年来中国农民工诞生、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
作者将镜头对准农民工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聚焦他们每年返乡的迁徙,城市生活的片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1984年开始拍摄农民工题材照片,蒋铎26年不曾间断记录。如今已是78岁高龄,他依然在继续。
从专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农民工投入的无限的关注。不久前,他将冲印好的照片,送到工地给照片中两个下班后牵手回家的恋人,表达他对农民工的祝福和敬意。
下面是专题的一部分图片,所以题为《中国农民工》。

1988年4月。北京。新世界大厦工地。
江苏农民工。钢筋工。一位农民工在施工事故中失去生命!

1988年4月。北京。
江苏农民工。这些年轻人如今也有四五十岁了。

1991年5月。青海花土沟。
我所拍到的最西部一位农民建筑工。由于强紫外线,年轻人的脸被晒的黝黑。

1993年7月。北京。
为尽量减少影响交通,东三环工地(现在的国贸桥)夜间施工浇筑水泥。

1993年7月。北京。
东四环立交桥(四环桥)工地。紧张施工中的农民工。

1994年12月16日。北京。
冒严寒施工的建筑工。四川人。

1995年1月。北京。
朝阳门外交部大楼工地。冒严寒工作的钢筋工。

1995年9月。
大山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穿越太行山的太(太原)旧(旧宫)高速公路加紧施工。一座跨越谷地的特大桥在农民工手里诞生了!工程不是洞就是桥。

1995年9月。
大山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穿越太行山的太(太原)旧(旧宫)高速公路加紧施工。农民工加固护坡时,阶梯式运水泥,粉尘很厉害。

1995年9月。
大山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穿越太行山的太(太原)旧(旧宫)高速公路加紧施工。农民工加固护坡时,阶梯式运水泥,粉尘很厉害。

1995年9月。
大山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穿越太行山的太(太原)旧(旧宫)高速公路加紧施工。农民工加固护坡时,阶梯式运水泥,粉尘很厉害。

1995年9月。山西。
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从垒牢一块石头开始。穿越太行山的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

1995年11月13日。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一位一丝不苟的老石匠。路基中有他的辛劳。

1995年11月13日。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正是成千上万这样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农民工,造就了奇迹。

1995年11月13日。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正是成千上万这样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农民工,造就了奇迹。

1995年9月。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认真工作的农民工。

1995年11月。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筑路者的住处。

1995年11月13日。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
年轻的筑路者。女工多是工地食堂炊事员。

1995年11月13日。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上的年轻农民工。
正是成千上万这样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农民工创造了奇迹。

1995年11月。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工人的午餐。

1995年11月。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工人的午餐。铁桶是盛菜的。

1995年11月。山西。
山西太旧高速公路工地工人的午餐。

1997年9月。乌鲁木齐。
农民工工地的午餐。现在的边城乌鲁木齐已建设成为高楼鳞次栉比,繁荣的大都市。

1999年2月4日。
跨越大山的山西晋(晋城)焦(焦作)高速公路建设者、隧道碎石工邹进步。下班时,他满脸粉尘。年方30岁。安徽人。

1999年
跨越大山的山西晋(晋城)焦(焦作)高速公路建设者、隧道碎石工贾长友。下班时,他满脸粉尘,他肯定吸了大量的粉尘。应该设法保护他们。

1999年2月4日。
参加跨越大山的山西晋(晋城)焦(焦作)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位老石匠。旁边大跨度石拱桥,就有他凿的石头。

2006年1月2日。北京。
手机通话胜家书

2007年5月6日。北京。
央视新址建设者。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农民建筑工。

2007年9月5日。2008北京奥运工程。
钢筋工。

2007年9月5日。2008北京奥运工程。
建筑工。

2007年9月。2008北京奥运重点工程——鸟巢工地。
一位穿文化衫的年轻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青年有共同爱好。

2007年9月。2008北京奥运重点工程——鸟巢工地。
年轻的农民装修工。

2007年9月。2008北京奥运重点工程——鸟巢工地。
一位敞胸、戴项链的年轻装修工。

2007年9月5日。北京鸟巢工程配套设施工地。
一位手捧水杯的普通建设者。

2007年9月5日。北京鸟巢工地。
一位汗流浃背、提着饭盒的建设者。

2007年9月5日。北京。
鸟巢工程配套设施工地。建设者的午休。

2007年9月5日。北京。
两位鸟巢建设者的工地午餐。大约一年后,当奥运开幕,烟花腾空的欢乐夜晚,他们在何处?

2007年12月20日。北京。
鸟巢工地旁的一瞬。
[图集]中国农民工(2)
[图集] 中国农民工(3)
[图集] 中国农民工(4)
[图集] 中国农民工(5)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