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十大倾城名妓 世间各领风骚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43:42

一、青楼头牌--李师师:绝代佳人 才艺双绝
能够使一代才子周邦彦和宋徽宗双双败于裙下的佳人,古往今来只有一人--李师师是也。传言,李师师琴棋书画、歌舞技艺无一不绝。宋徽宗遇见李师师后,兰房恣意,春宵回暖,早朝归去晚回鸾,羡煞天下众人!
可惜,好景不长宋徽宗玩物丧志,很快就失了城池。李师师也难逃此劫,宋徽宗失势之后,她下落不明。而今再想寻得佳人音讯,可谓是华事可伤,芳踪难觅……

二、痴情青莲--董小宛:凌波仙子 薄命红颜
古代的名妓之中,若要数脱俗第一:当属董小宛;若要数痴情第一:仍属董小宛!自小便有冰雪天姿和幽清气韵,堕入青楼实在让人感叹天地不仁,不过她遇见了毕生最爱之人--冒襄,甘心作妾,倾尽心力,为冒襄一家的安危,甚至可以弃性命于不顾,此等痴情就算是平常女子也无法比拟。
可惜,董小宛只活了29年,红颜薄命,在冒襄一家逃难途中病死。

三、倾国名姬--陈圆圆:秦淮绝艳 色艺超群
能够与跟天下第一反贼--李自成、天下第一卖国贼--吴三桂和天下第一皇帝--崇祯先后有过瓜葛的名姬,古往今来,只有陈圆圆一位!
圆圆能歌善舞,色艺超绝,时称"江南八艳"之一。吴三桂对陈圆圆一见倾心,后纳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滇王,圆圆随往,成就了一段千古良缘!

四、钱塘诗妓--苏小小:玲珑秀美 才富五车
钱塘诗妓与放荡文人阮籍的相恋,在后世传为佳话。传说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籍。两人一见倾心,阮籍到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籍形影不离,每日游山玩水。但终因阮父阻拦,分道扬镳。
离开了阮籍的苏小小,一病不起,虽是车马盈门,却仍梅花傲骨,终是佳人薄命,年方十九便咳血而亡,葬于杭州西泠之坞,令无数文人雅客惋惜不已。

五、金陵佳人--柳如是:风骨不在 侠义犹存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就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后清军入京,柳如是不畏强权,留守金陵,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
柳如是的一生,书画俱名,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以侠义刚烈而闻名于世。最终,当钱谦益过世,乡人来抢夺钱氏物业的时候,烈女柳如是自尽表示抗争,香消玉陨。

六、高丽美人--黄真伊:不拘一格 为爱而生
黄真伊又名真娘,艺名明月,是中宗时代一个进士的庶女。熟读四书五经以音律跟诗书最有名。15岁进入妓界,跟文人硕儒交往以卓越的诗才和美貌魅惑众人。诱使修炼十年准备成为活佛的天马山知足庵知足禅师破戒,魅惑当代大学士徐敬德不成最后两人结成师徒关系。后来跟当代一流的名士碧溪守深厚的恋情让她开始诗作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
黄真伊是16世纪朝鲜时代的名妓,集名妓,诗人,歌客三重身份于一身,她与当时的学者,艺术家,士大夫等交往密切,为人不拘一格,做事特立独行,其风采令无数男人倾倒,又因文艺和音乐出色而被众多朝鲜诗词所记载。
在艺术中感受爱情,在爱情中滋润艺术。为爱而生--是黄真伊绝佳的诠释!9月25日起,《大长今》之后又一宏篇巨作韩国版《艺伎回忆录》--《黄真伊》将于星空卫视亚洲风剧场火热开播。实力明星河智苑、金英爱落力主演,配以绝妙剧本构思,绝对超出您的期待!

七、一代画魂--潘玉良:深谷幽兰 艺坛奇葩
这一位"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孤儿--雏妓--小妾--艺术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经历。
与潘赞化的相遇相恋是原名张玉良一生的转折点,而与刘海粟的相识相知则是潘玉良事业的启明星。世事变迁,一代画魂潘玉良最终没有回到她的祖国,1977年,60岁未到的潘玉良在法国巴黎的医院中停止了呼吸,安眠于城外的一座墓地,在她宏伟的黑色墓碑上刻着一行用中文镌刻的碑文: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

八、传奇花魁--赛金花:乱世彩云 命运多舛
作为世纪末20世纪初叶中国的最具传奇色彩的女子,赛金花的一生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来简单概括,《孽海花》描述的就是关于她的故事,铁打的赛金花,流水般的男人。
年幼时被卖上花船为妓,后与"前科状元"洪钧相识,成为了可以出使欧洲四国的公使夫人。洪钧病故,赛金花再度沦落风尘,乱世之中,与军阀来往甚密,但终因风韵不再,遭致晚年穷困潦倒,在北京的旧胡同里凄苦死去。

九、一代名伶--小凤仙:侠骨柔情 十年一梦
名动公卿的小凤仙,最为令人称道的是与蔡锷将军的一段情,开始蔡可能有"狎妓"以麻痹袁的意味,但人都有自身弱点,饮食男女在所难免。蔡锷当时33岁,小凤仙17岁,两情相悦,英雄美人悱恻缠绵成了千古美谈,民间亦多有传说。从蔡锷赠小凤仙两联中可看出俩人的一番真情: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当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送有挽联: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串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真可谓侠骨柔情,情深意长!

十、东瀛佳丽--岩崎峰子:艺能达人 魅力难挡
《艺伎回忆录》小百合的原型--岩崎峰子,可谓是日本艺伎界最为举足轻重的巨星。15岁正式出道,成为全日本的第64名舞伎,当年便成为收入最高者并保持"花魁"称号6年之久。21岁时完成"更领"仪式正式成为艺伎,每天晚上几乎要到10家或10家以上的茶楼和料理亭接待客人。
在岩崎峰子的嘉宾名单上,可谓"大牌"众多:美国总统福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查尔斯王子等都曾是她的座上宾。因为女王对宴会上的日式美食不感兴趣,峰子便利用与女王丈夫聊天的机会略施小计地做了几个小动作,没想到这居然使得伊丽莎白女王醋海掀波,着实让负责接待的日本官员惊出一身冷汗。
--------------------------------------
晚清别开生面的妓女评选
近年,纵观娱乐界,炒作成风,美女经济来势汹汹,而且带来的效益让人眼红,一场“超级女生”,再一场“超级男生”,让湖南卫视名利双收,惹得各电视台争先恐后打“选美牌”,要寻找中国美女经济及其娱乐造势的源起,和诸多“艳榜”、“艺榜”等排行榜的风起云涌,得从中国晚清的妓女评花榜聊起,晚清的妓女评花榜才是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的源头。
晚清,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那时候科举还没有被废除,有事没事国人还喜欢考考试,西方人除妄想一打开大清国的国门,就让他的国人一切听从指挥,比如诸事来场民主选举,别浪费那么多笔墨纸砚,考来考去。
任那些洋人把西方的政治选举说得天花乱坠,大清国的良民们也不为所动,我考我的科举,你选你选举,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但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晚清时的上海,自开埠以后,受西洋文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开风气之先的举措。洋人洋事见得多了,西餐也吃了,四轮马车也坐了,回力球也玩了,洋泾浜英语也会讲,买办也会做,那么投票选举也就没什么不敢试或不肯试的了。
投票选举啥呢?选美女。晚清时的上海,相比与当时的中国其他地区,要繁荣娼盛一些。经济一繁荣,娱乐业自然而然也就跟上去了。当时的上海,妓女多,文人多,洋人多,小报多……总之,是个经济繁荣,生活内容丰富,但同时国恨家愁也无处发泄的城市,憋不住的文人名士们,开始主持起妓女评花榜活动来。
"国宝级"的岩崎峰子在音律、舞蹈、茶道、礼仪素养方面都是行内里手,在举手投足间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表现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惜在她鼎盛时29岁激流勇退,令无数人扼腕不已。
首开花榜的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李伯元,名宝嘉,别号南亭亭长,生于世宦之家,他祖父、父亲、伯父都是科第出身。但李伯元的思想要比前辈们开放得多,写小说骂官场骂腻了,李伯元办起了报纸。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伯元创办《游戏报》,他在《游戏报·告白》中公开宣称:“上自列邦政治,下逮风土人情……无义不包,有体皆备。”李伯元说到做到,首创在报纸上开花榜、捧妓女的风气,使得《游戏报》在上海各界广受欢迎,销量一路飙升,李伯元自己也得到了“小报鼻祖”、“骚坛盟主”、“花界提调”等等褒贬不一的声名,名噪一时。
1897年,李伯元亲自制定《游戏报》花榜的“凡例六条”,即妓女评花榜活动的选举标准,如:一、统申江而论,隶乐籍者凡三千余人。万紫千红,讵能遍阅?此次花榜,悉凭荐书多寡为定,益复参以舆论,以昭平允。二、定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人,其余悉置三甲。沧海遗珠,知不能免,挂一漏十,阅者谅焉。三、如曹梦兰、陆兰芬、花翠琴、花玉田、谢湘娥等,或久饮香名,或早树艳帜,或华年已去,或身份自高,似不必再与群芳争胜,故不录入等等。
由此可见,花榜分色艺两项,划为一甲、二甲、三甲,不用动笔,不用交卷,但仍然需要打分,亦还在模仿科举考试,有区别的是采用了投票选举的形式,由报纸来主办。
花榜选举的票,当时不叫“票”,很文雅地被叫作“荐书”,一份荐书算一票,以票数的多寡分胜负。不管得票多寡,只要进入一、二、三甲,其大名及其住所都会黑字白字地被刊登在报纸上。有了名就有利,进入三鼎甲的美女,将来自然少不了捧场的人。
李伯元《游戏报》的花榜评选活动从1897年夏开始之后,每年皆会评选四次,据说最有含金量的是当年的首次选举。1897年夏的第一次选举,看热闹的多,投票者少,据说状元仅得九票,榜眼和探花,各得七票。而且寥寥几人中,还有外国人,有一个叫雅脱的美国人也参与了这次投票,但雅脱认为丑的排前,美的落了后,因而特意写信抗议,要求更正。
这回可是按你们西方国家的“民主原则”原则来办事的,所以雅脱老兄你就别开玩笑了,更改,那是门都没有的事,要怪只能怪你的审美观跟我们中国人太不相同。
有关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自然还有很多的趣话,《历史的空白处》一书有文说:
花榜高第虽然一不能做官,二没有奖品,但所得到的好处也是明显的。发榜之时,报上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注明了住所,而且开列了些赞词,据说这些赞词都来自于荐书,名次越是靠前,赞词就越长。赞词的话有长短,可肉麻程度却差不多,比人则非西施即王嫱,喻物则非花即月,什么“清若白梅”,什么“与月争妍”,连最后两名,也是“身材俏丽”和“琪树琼花”(从后来流传下来当时的照片看,这些当年被吹成羞花闭月的美人,大多面容平板,目光呆滞,以今日之眼光观之,一点都不美)。
发榜之后,不仅榜上有名,尤其是名次靠前的名花们以后生意兴隆,收入骤增,就连写荐书的秀才们,也因其文辞的艳丽,因此多了些在报上露脸的机会,可以多收点润笔。
当然,得到好处最多的是发起活动的报纸,销路增,广告来,评一次花榜,怎么也吃上几个月。事实上,随着花榜的评选,相关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拉动。当时中国的照相业刚刚起步,正是由于花榜后来上了妓女的玉照,最终吊起了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胃口,得以蒸蒸日上。而妓女的服装,由于报上的宣传,而被广大的良家妇女所效法,因而服装裁剪业也发达起来。报刊也因为美女的玉照一天天多起来,由妓女而女学生而名媛闺秀,日益兴旺发达,迎来了中国传媒业的第一个春天。其他被拉动的产业,估计还会有,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起来也神奇,虽然,娼业在中国古代早已算一个行业,但真正转变为美女经济,应当属为晚清时候妓女评花榜活动的兴起。因为妓女评花榜活动的影响力实在太巨大了,民俗学者张耀铭在《娼妓的历史》一书中剖析说,近现代上海娼妓业日盛一日,嫖界捧妓之风也极盛,其开花榜的规模之大、形式之多、次数之频,可谓首屈一指,冠绝全国。
此实,自李伯元在《游戏报》举办妓女评花榜活动之后,到1917年到1920年,上海花榜的场面和规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仅是报社举办评花榜活动,游戏场所也参与其中,两者共同主持花选,花选的优胜者由嫖客投票选举产生。
1917年,新世界游戏场甚至别出心裁地创办过一次群芳选举大会,特意聘请了《新世界报》总编辑奚燕子为大会主任。选举仿效民初的民国选举制度,由游客和嫖客购买选票,一票售价一元,选票上需填写妓女所在妓院地址及妓女优点。此次入选妓女达210余人。花榜选举,此后欣欣向荣地绵延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