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信息化战争的误读:战争真的“四化”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15:38
专家谈信息化战争的误读:战争真的“四化”了吗?(1)
2010-07-16 15:58:15 中国国防报 【大中小】发表评论

外军太空作战系统精确打击地面目标构想图
目前,随着作战方式和手段等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战争本质的认识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一个较有代表性,可以称之为战争的“四化”论,即战争泛化、战争简化、战争慈化和战争屏化。这四种认识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互为支撑。正是因为泛化战争,才会出现简化战争、慈化战争、屏化战争,而简化战争又给战争慈化和战争屏化埋下了伏笔。关于战争的这四种认识虽然看似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加以澄清和纠正。
信息化战争没有泛化
持战争泛化论者认为:战争与和平构成一对矛盾,和平的对立面是战争,一切与和平相悖的社会状态都是战争,因此可以把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非和平状态都纳入战争之列,可以把黑客攻击等破坏和平秩序的行为纳入战争之列。然而,从概念可以看出,战争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是一种极端特殊的社会状态,并非与和平完全对立,并非一切非和平的状态就是战争,因而不能因此而泛化战争。
战争泛化论认为:如果承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那么政治性的暴力都是战争,因此张扬政治目的、具有政治诉求的政治恐怖主义就是战争;具有政治对抗背景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也是战争。但要看到,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己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武力对抗、暴力对抗始终是达成战争目的的主要方式。因而,只有政治矛盾持续恶化,敌对双方采取“最高的斗争形式”,进行“你死我活”的对抗时,军事冲突才能演化成为战争。故此,并非所有的武力对抗、暴力对抗都是战争。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信息时代,战争与非战争之间依然有着明确的界限。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与对抗,虽然可称为各种各样的“战”或“争”,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即使那些非典型的对抗和冲突,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的“9·11”事件,无论在手段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与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切战争行动的基本目的。要消灭敌人,就离不开暴力。许多情况下,单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手段很难使对手服从己方意志,暴力手段往往是最后的解决方式。因此,以非暴力手段使对方俯首不能称为战争,只有以暴力手段迫使对方就范的行为,才能称之为战争。

外军一体化联合作战
信息化战争不能简化
持战争简化论者认为:信息时代,全球化加剧,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利益的共同化使得战争可以更“简单”地避免;大量信息系统的运用,使武器变得越来越智能,作战行动只需远在战场千里之外的办公室摁摁按钮就可以了;精确打击技术的发展,使得作战行动可以直指对方“大脑”,迅速瘫痪对方作战体系,战争行动被大大地“简化”了。
持此种观点者首先是脱离了战争发生的背景而谈战争。战争的起因非常复杂,其根本动因往往不在军事而在政治经济。因而马克思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且,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往往表现得十分复杂,脱离这一背景来看战争,必然会把战争简单化。
从战争的结局看,总的来讲,正义战争最终必胜。但具体到每场战争或某个特定时期,其结局往往十分复杂,难以预料。因为单纯赢得军事不算胜利,关键在于赢得政治;仅仅赢得战争不算胜利,关键在于赢得和平;凭借武力占领别国不算胜利,关键在于赢得人心。
从战争的过程看,凭借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现代战争似乎就像在饭店点菜一样,设计好打击目标清单后,就只等待出结果了。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就连信息化水平最高的美军也认为:你可以永远在一块土地的上空飞翔,你可以轰炸它,向它投掷原子弹、将其夷为平地,也可以彻底将生命从其上抹去,但是,如果你想保卫这块土地、保留它的文明,你就必须像古罗马军团那样,把你的青年人钉牢在泥泞里,坚守这块土地。可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战争变得简单了。
点击查看共有评论0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
上一篇:学者:美国遭遇前苏联式威胁才可能放弃对台军售
下一篇:中国的“MP5”:新型警用冲锋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