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迁徙:关于承诺的故事 大头:唏嘘嘅猪肉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14:23
鸟的迁徙:关于承诺的故事
2005年6月6日 23时45分 ┆ 归类于『 耳 目 』 ┆
每一年秋天,出生不久的北极燕鸥就要离开自己甚至还未熟悉的家乡,跟着亲人们一起飞过大约一万八千公里,到达南极的浮冰区过冬。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一定会匆匆启程,飞越非洲西海岸,飞越北大西洋,再度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
许许多多类似北极燕鸥的候鸟,来自不同大陆,相聚是为了分开;它们的后代从没有预习,也不用探路,便能开始生命中的第一次远足,最后准确抵达。《鸟的迁徙》讲述的,就是这些候鸟们一次完整的迁徙,一次伟大的飞翔。
一个半小时之后,我在片尾悠远低回的 To be by your side 中闭上眼,觉得自己似乎还在舒缓地飞翔,甚至可以听见双翼切割气流的声音。末了四周终于平静,情不自禁立起身,一个人鼓起掌来,向雅克贝汉(Jacques Perrin)和其他三百多个参与缔造这部作品的人们致敬,向这部与飞翔同样伟大的作品致敬。
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向你讲述我所目睹的这一切。我的飞翔始于那只被网缠住的灰尾雁,在小男孩为它剪开网眼之后,它就带着脚上的网绳,追向自己的伙伴。我们一起掠过宁静的湖面和金黄色的麦田,穿过桥洞和引水渠,飞过丛林、沼泽、自由女神像和艾菲尔铁塔。向北,向北,飞往熟悉而陌生的家乡。
后来我和灰鹤们一起飞落在某个农户前歇脚。门开了,一个老妪蹒跚着出来。尽管我们需要她手中的食物,但是谁也不敢靠近她。她端着麦子,走过来,走过来,向我们伸出手,我们却终于起身逃跑了。我知道的,她一定跟我一样失望。
我和斑头雁一起在雪地里休憩,在雪山堪堪崩塌之前若无其事地离开,任凭漫天冰雪在我们身后咆哮;我与天鹅们缓缓飞过农庄,看它们安详地浮在阳光下的湖面,羽毛映照出晶莹的光芒;我还和雅克贝汉一起,陶醉在丹顶鹤优雅的舞步里,它们飞行的样子像慢动作一样自如而完美。
最美妙的是,我们在飞翔的时候,耳畔没有赵忠祥老师心事重重的普通话,甚至没有超过十句台词。只有鸟儿们或低沉或高亢的鸣叫,只有它们的羽翼掠过高空的风响,只有它们扬起的水花和海浪的呜咽,只有圣歌一样悠扬旷远的乐声。
那些乐声总能在最适合的时候出现,为丹顶鹤和天鹅们的舞蹈鸣响最好的节奏,为新生的雏鸟们从父母的羽翼中第一次探出小脑袋欢喜唱诵。那些天籁一般的歌声甚至与雪雁和北鲱鸟一起越飞越高,和阳光一道洒落大地。
火柴枪,又名链条枪。基本上,这是由自行车零件构成的枪械(大致如下图)。铁丝拧成的枪架上,串着若干自行车链扣。链扣们的另一个孔供枪栓活动。最前端的链扣需要打入一个自行车辐条顶端的螺帽,以恰好留出一个火柴棍大小的孔。整串链扣和枪栓分别用从自行车内胎剪下来的橡皮筋箍好,使用时掰开最前端的链扣,将火柴棍塞入螺帽形成的孔并向外拉出,而火柴头上的火药则留在螺帽内。扣动扳机,枪栓高速撞击火柴头的火药,从而产生能让我们无比满足的巨响和烟火。
所有上面说到的自行车零部件,大多是我们平日里苦心搜寻得来,凑齐所有材料殊为不易,而如果做工不细,还可能做出不会响的哑巴枪,被其他孩子笑掉大牙。因此,能拥有这样一把威风的枪,无疑是当时一个孩子所能奢望的最大财富。
[火柴枪]

筷子枪。两根筷子,一根皮筋即可。将筷子甲的头部截下寸长,截下的一小段削成一端可以翘动的开关固定在筷子乙上。筷子乙的头上刻一个与皮筋粗细相当的小槽。把皮筋一头勒在筷子乙头顶的这个槽上,另一头拉到开关上固定,按下开关,急速回缩的皮筋因为弹性,会飞射出去。我常用来打苍蝇,百发百中。
我收藏了台湾九十年代中期出的一套儿童玩具邮票,上面就有筷子枪。那些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